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 (書二二六)

圓濤法師譯

印光大師28.png

原文:

佛法乃心法,非世間一切法所能喻。其喻者,不過令人會其義。何得死執其事,而敵體論之,舉扇喻月,動樹訓風。必於扇上求光明,於樹上求披拂。是尚得名為智乎。夢境是假的,因果是真的。亦不妨以夢境喻因果,悉令敵體相符。何也,妄心是因,夢境是果。若無妄心,決無夢境。此決定不易之論也。善惡及修持之心之事是因,得善惡及修持之果報是果。閣下為信也,否也。妄心為夢因,則得夢境。念佛之心為佛因,則近之即得往生西方,遠之畢竟圓成佛道。是滋君之疑也,抑起君之信也。

 

白話文:

佛法是心法,不是世界上一切別的法能比喻的。用些比喻也不過是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,怎麼能頑固地執著打比方的事相,與真理相提並論呢?

舉起圓圓的扇子來比喻月亮,指著拂動的樹枝來標示風,就一定要從扇子上尋求光明,從樹上尋求呼呼的風嗎?這樣是聰明嗎?

夢境是假的,因果是真的。現在不妨用夢境來比喻因果。妄想的心是因,夢境是果。如果沒有妄想的心,一定沒有夢境,這是肯定的。善惡和修持的心是因,得到善惡和修持之果報是果。您信呢還是不信?

妄想的心是做夢的原因,就得到了夢境。念佛的心是成佛的原因,近呢就得到往生西方的果報,遠呢就得到最後成佛的果報。

我說的這些話是使您更加懷疑了呢?還是能使您更加相信佛法了呢?

 

原文:

佛為究竟有無且置。閣下必欲致詰佛之有無,且問閣下自己畢竟是有是無。若謂是無,此一上絡索,是誰述說。若謂是有,請的的指出其述說者語言,系喉舌與識心相即而有。文字,亦識心手筆運動而現。二者皆不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,皆非閣下自己。離此五法指得出,許閣下問佛究竟有無為大智慧問。若指不出自己之有無,欲先知佛為有無,乃狂妄無謂之問,非切己窮理之問也。佛畢竟是有,因汝凡情未滌,決不能見。閣下自己亦是有,因汝五蘊未空,亦不能離色受想行識,的的指出也。

 

白話文:

佛的究竟有,還是沒有,暫且擱置不論。您一定要問佛的有無,姑且問您自己畢竟是有還是無。如果說是無,那麼上邊您信上那些話,是誰說的?如果說是有,請你的的確確地指出來。

語言就是喉舌與心相結合,這樣就有了文字,心和手和筆的運動相結合,就出現在紙上。這二者都沒有跑出“色受想行識”五蘊之外,都不是您自己。

離開“色受想行識”五蘊,您如果能指出哪是您自己,那麼我就贊許您問佛究竟有還是沒有,是個大智慧的問法。

如果您指不出您自己是有還是沒有,要先知道佛究竟是有還是沒有,我就說你這是個狂妄無知的問法。

佛確實是有的,只不過因為你凡心沒有洗淨,絕對不能見到。您自己也確實是有的,也是因為您五蘊沒有空,也不能在“色受想行識”五蘊之外,把你自己的的確確地指出來。

印光大師介紹.png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