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39472984-4115751312.jpg
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

造佛像有什麼功德?為什麼能成佛?

造佛像是一個因緣。有些人並沒有馬上去學經典,沒有去學《法華經》。那麼佛陀面對一個粗重的凡夫,是怎麼度化他呢?佛陀說,你就去造佛像。

我們看這個造佛像會有什麼結果。

若人為佛故 建立諸形像 刻雕成眾相 皆已成佛道

或以七寶成 鍮鉐赤白銅 白鑞及鉛錫 鐵木及與泥

或以膠漆布 嚴飾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

我們看佛陀的方便。“若人為佛故”,就是有些人是為了恭敬心去禮拜供養的緣故。這個地方要注意,它要揀別。你造佛像如果只是用來做生意、做買賣,為了賺錢,那就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“皆已成佛道”的範圍。它的前提是,你造這個佛像是為了要恭敬禮拜。你建立了很多的形像,不管是站的、坐的、臥的,雕刻成各式各樣的形像。這些人過去生無量劫來,皆已成佛道。這是一個總說。

他到底是用什麼東西造佛像呢?金、銀、琉璃等七寶刻成,或者是用鍮鉐(就是波斯所產的高級的黃銅)、赤白銅(赤銅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黃銅,白銅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白鐵)、“白鑞及鉛錫”(白鑞就是石膏,鉛錫就是馬來西亞所生產的鉛跟錫),或者是鐵,或者是木材,或者是泥土,或者是膠漆布(就是以棉紗織成的材料,類似我們現在的玻璃纖維)等等。

總而言之,以前面的種種材料來莊嚴修飾成佛像。當然,這個地方還是有過程。我們前面說過,整個修行的因緣觀裡面,短時間來看,造佛像的因果不太一樣,有些人因為造佛像生天,有些人造佛像只是做人等等,但是它究竟的引導“皆已成佛道”。

前面是雕刻成一個立體的佛像,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畫製成一個平面的佛像。我們看這個過程。

彩畫作佛像 百福莊嚴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

乃至童子戲 若草木及筆 或以指爪甲 而畫作佛像

如是諸人等 漸漸積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

但化諸菩薩 度脫無量眾

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段:先看它因地的修學,再看果地的功德。看因地。他是怎麼來作佛像呢?他用種種的色彩來畫制佛像。這個佛像要怎麼畫呢?有一個原則,你要把它畫成“百福莊嚴相”,就是要有慈悲、要有智慧,這兩種福慧莊嚴的相狀。那麼你是怎麼做呢?

或者你自己做,或者你出錢叫人做,這個人,“皆已成佛道”。“乃至童子戲。”就是小孩子在遊戲當中,一念的善心,用各式各樣的泥土塑成佛像,或者是草木及筆。你的經濟條件比較差,你是用很粗劣的草木,或者是一般的毛筆,甚至於直接用指爪甲來畫作佛像。

這個是講他畫佛像的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工具。我們看他最後果地的結果。他會因為畫佛像的因緣,漸漸積功德。就是他會自然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,而且他的內心也會產生變化,會具足大悲心,最後皆已成佛道。成佛道以後他也是一樣,開示一佛乘的法門,教化無量的菩薩而度脫無量的眾生。

這一段跟前段的因緣都很接近,一個是雕刻佛像,一個是畫制佛像。方法不一樣,但是他的所緣境都是佛的相狀。那麼畫佛像為什麼能夠成佛?

當然,畫佛像這個地方講的過程更清楚,這畫佛像是有一定的規矩的,就是我們說的“百福莊嚴相”。懺公師父說,我們在選佛像的時候要有兩個重點:第一個要安詳。所以佛像的眼睛不能打得太亮,他要開三分眼。佛像的眼睛完全閉起來那就變阿羅漢了。他“慈眼視眾生”,他的眼睛只能開三分眼,安詳。

第二,安詳當中,遠遠看去帶一點慈悲。這個很重要。這種相狀,就是安詳又慈悲、慈悲又安詳的相狀。當然,畫佛像的人,就是一筆一畫慢慢熏習、慢慢熏習。我們講過,真如“不思議熏,不思議變”。請你別忘了,你這個相狀不是一般的相狀,是佛的相狀。

這個相狀,如是相、如是性,它就會帶動佛法界的十如是。我們今天是從佛的相狀,但是佛的相狀隱隱約約帶有佛的內心,他有慈悲跟智慧的內心。如是相、性、體、力、作,最後會產生佛陀的因緣果報。他為什麼能夠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?這個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,就是淨法熏習。

我再強調一次,前提是這個相狀是佛的相狀,你這個相狀不能亂取。要是看起來這個佛像好像一天到晚很生氣,那就糟糕了。那這樣子熏習就不是“具足大悲心”了。就是說,為什麼造佛像他能夠成佛呢?因為那是佛陀的相狀。

而我們這念心它就這樣,我們說過,清淨本然,但是它能夠跟外在的因緣互動,它受熏。所以,畫佛像、雕刻佛像,都因為接觸佛的相狀的不斷熏習,他就能夠漸漸地滅惡生善,生起大悲心,然後慢慢地修學一切法,所以皆已成佛道。這個就是佛陀的方便。
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