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》第86篇:一念隨喜的功德有多大? 不管現在、未來都有享不盡的好處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
《隨喜功德品》
隨喜功德第一個,〝隨〞就是隨順,我們透過聽聞深奧之法,包括跡門的佛陀智慧,也包括本門的佛陀功德。簡單說,你能夠對於一佛乘因跟果的事理產生隨順。
隨順以後,〝喜〞就是歡喜,歡喜也分了兩個部份:一個對自己的歡喜,一個對佛菩薩的歡喜。對佛菩薩所成就的法身功德隨喜,也對自己修行佛陀智慧,一心三觀,而感到信解歡喜,這兩種歡喜。
此隨順歡喜來自行教他為因,招感未來殊勝的功德為果,所以因果合稱叫《隨喜功德品》,因為你隨喜佛德,也隨喜佛慧,所以,未來有廣大的功德,叫做《隨喜功德品》。
一念隨喜的功德
我們聽完法身常住的功德以後,已產生利益,這地方主要包括深位菩薩有十一種的證聖益,以及相似位的發心。也包括中位菩薩佛世四信,滅後五品,就是觀行位的。
那我們初心菩薩呢?
佛陀特地為滅度後的初心菩薩,就講到《隨喜功德品》,我們在學習、讀誦《法華經》時,產生一念的隨喜,包括對佛陀功德的隨喜,也包括對一心三觀的隨喜,未及事修,沒有談論六度萬行,就是一念的隨喜而已,那麼它到底有什麼功德?
隨喜功德其實有淺深的差別,從深處說,稱為隨喜轉教,這是觀行位,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內心隨喜,不但信解還產生觀照,甚至為人說法,這種隨喜是深,是屬於五品觀行位了。
我們凡夫的隨喜是聽法勸人,從淺處來說,屬於外在的隨喜,包括有四種:自往聽法、分座與人、勸往聽經、具聽修行;我們不能產生觀照,只是一種簡單的信解產生隨喜,但我們可以去聽聞,去勸人聽聞,或者別人聽聞的時候,做種種的護持,這樣子也是功德不可思議,所以這個隨喜,它有淺深兩種差別。深處來說是內心的隨喜,是觀行位,淺處來說是外在的隨喜,是名字位。
爾時,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世尊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是法華經隨喜者,得幾所福?而說偈言:世尊滅度後,其有聞是經,若能隨喜者,為得幾所福?
彌勒菩薩就說:世尊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聽聞《法華經》,包括一佛乘果地的法身常住,包括一佛乘因地的一心三觀,對於佛果跟佛慧生起隨喜,這個隨喜有多大的福報呢?
這裡的隨喜有兩個特點,第一個初心,第二個初聞。「初心」這個人是善根深厚的初學者;「初聞」這個人第一次聽《法華經》就產生隨喜,所以基本上沒修什麼福報,未及事修,就是一念的隨喜的情況。
爾時,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:阿逸多,如來滅後,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及余智者,若長若幼,聞是經隨喜已,從法會出,至於餘處,若在僧坊,若空閒地,若城邑、巷陌、聚落、田裡,如其所聞,為父母、宗親、善友、知識,隨力演說,是諸人等,聞已隨喜,復行轉教,余人聞已,亦隨喜轉教,如果輾轉,至第五十。
佛告訴彌勒菩薩說:阿逸多,在如來滅後,或者一位比丘、比丘尼,一位出家眾,或者在家居士,乃至於一位智者,這個人有智慧,但沒有受三皈五戒,也沒關係,或者長、或者幼,重點是剛剛學佛,而且第一次聽《法華經》以後,產生一個信解,也產生深刻的觀照,最後產生隨喜。
當聽完《法華經》以後,從法會離開,到其他的處所,比方說寺廟,或是人口稀少的空閒地方,或者到人口聚集的城市,或者到了街頭巷尾、聚落、鄉村、田野…等等,把前面在法會所聽到的法義,包括佛陀的功德、智慧,為他的父母,親屬,或者同參道友、好朋友,隨力演說。
隨力演說,並不是講述整部的《法華經》,是擇其要點加以說明,比方說讚歎一心三觀,所有的功德就在你心中,只是你沒有開顯而已,觀照它,你不斷地觀照這一念心,本自清淨,本自具足,心的功能就會顯現出來。你把這種扼要的思想告訴對方,就是隨力,不一定把整部《法華經》的思想都告訴他,挑其重點而說之。
輾轉說法的第五十人,指的是從法會出來的人,告訴第一個人,第二個人再告訴第三個人,一直告訴到第五十個人。那麼後後劣於前前,因為在講述的時候,法味越來越薄,功德越來越劣,但是理無錯謬,道理都沒有錯,只是表達沒那麼善巧。
阿逸多,其第五十善男子、善女人隨喜功德,我今說之,汝當善聽,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,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若有形、無形、有想、無想,非有想、非無想,無足、二足、四足、多足,如是等在眾生數者,有人求福,隨其所欲娛樂之具,皆給與之。一一眾生,與滿閻浮提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,諸妙珍寶、及象、馬、車乘,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。是大施主,如是佈施,滿八十年已,而作是念,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,隨意所欲。
這個地方的佈施,先看財富的佈施,這第五十個人一念隨喜的功德,跟下面這個人比較。比方說,在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,這麼多的六道眾生,有卵生的小動物;有胎生的,比方說人道;濕身的微生物;化生的天人或地獄…等。身心世界有些是有形的,比方說欲界、色界有形的;或者無形的無色界;或者是有想的,比方說無色界裡,空無邊處跟識無邊處;或者無想的,比方說無所有處;或者非有想非無想的,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。或者身體是無足的,比方說蚯蚓,或者二足的人道天道,或者四足的,就是一般的動物,或者多足的,比方說蜈蚣…等等。
總之,在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當中,有一位大施主,當這些眾生向他求福,這位大施主,有辦法隨這個求福的人心中所希望,皆能夠一一滿足他們。
給他們滿閻浮提的金銀、車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,這麼多的珍寶,給這個求福的人做種種裝飾,也可以給這個人,象馬車乘做交通工具,甚至於可以給這個求福的人,用七寶所蓋成的房子,或者是一層的宮殿或者兩層的樓閣。直到對方滿八十歲。
這位大施主做這樣佈施以後,心中就想,我已經佈施種種娛樂資具,滿足他所有的希望,這是財施。
然此眾生,皆已衰老,年過八十,髮白面皺,將死不久,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。即集此眾生,宣佈法華,示教利喜,一時皆得須陀洹道、斯陀含道、阿那含道、阿羅漢道,盡諸有漏,於深禪定皆得自在,具八解脫。
這些求福的眾生年過八十,精神體力已經衰老,髮白面皺,將死不久。一個人死亡,這財富就沒有用,所以大施主就想,我當以出世間的佛法來教育他。於是把那些求福的人,集合起來宣佈法化。開始跟他們講出世間的四諦十二因緣,說所有的快樂都是無常,就是痛苦,人生不可以掌控,無我,所以透過無常、苦、無我,慢慢的把他們引導到我空的真理去。
透過示教利喜,讓他們產生受益跟法喜,最後令這些求福的人,一時之間皆得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盡諸有漏,斷除了三界的見思煩惱,乃至於教他們修學禪定,使他們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,達到頂級的阿羅漢,還有各種三昧神通。
把這兩種人拿來比比看。第一種人,第一次聽《法華經》,產生的隨喜跟觀照,然後把法義一直輾轉相傳到第五十個人,較量之本。第二種人,是大施主,供養所有眾生到八十歲,為他們說法,令成就阿羅漢。這個布施主是不可思議的,能讓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,現生得到安樂,臨終得到解脫,等於是讓眾生利益最大化,是一個非常圓滿的佈施。這兩種人要做比較。
于汝意云何?是大施主所得功德,寧為多不?
彌勒白佛言:世尊,是人功德甚多,無量無邊,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,功德無量,何況令得阿羅漢果。
佛陀就問一句話說,前面透過財施、法施,做非常圓滿佈施的大施主,他先用種種資財,讓無量無邊眾生成就安樂,直到八十歲,再為他說四諦、十二因緣的出離之道,令他們成就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這樣子所得的功德是不是很多?
彌勒菩薩白佛言:世尊,這個人功德甚多,是無量無邊之多,為什麼呢?如果這位施主只佈施一切世間的資具,讓一個人到八十歲成就安樂,這功德就無量了,更何況讓他們在晚年的時候,證得無生阿羅漢果,成就永恆的解脫。
解脫道必須把六根都攝起來,而安樂道剛好是放鬆六根
這個財法二施,簡單的說叫做難能可貴,它可貴在哪裡呢?今天能夠讓一個人成就安樂,就不可能成就解脫,因為安樂道跟解脫道,對凡夫來說是衝突的,一個人享受快樂的時候,一定會刺激感受,刺激想像,所以福報越大的人,他的感受力特別強,想像力也特別豐富,當他被豐富的外境刺激,這時候最難修行了,所以才說〝福報大生死業障重〞。
安樂以後,增長受想二蘊,六根就開始鬆散,而解脫道剛好相反,解脫道第一件事要都攝六根,沒有例外,要把所有心力集中起來,你今天攀緣吃的,攀緣住的,攀緣睡的,心光外洩,根本沒有能量去專注所緣境了。
所以這位大施主,是難能可貴,是大悲善巧,非常有智慧的人,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佈施。
佛告彌勒:我今分明語汝,是人以一切樂具,施于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,又令得阿羅漢果,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,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,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。阿逸多,如是第五十人,輾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尚無量無邊阿僧祇,何況最初于會中聞而隨喜者,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,不可得比。
佛告彌勒,我非常明確的告訴你,這個大施主,一開始用世間安樂的資具,來佈施給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道眾生,供養他們財物、珍寶,乃至於宮殿、車乘等等,令他們滿足一切世間的快樂,到對方滿八十歲以後,為他講四諦、十二因緣,令他們成就阿羅漢的出世解脫。可是這樣的功德比不上那第五十個人,聽聞《法華經》一偈而一念隨喜的功德。
當然〝隨喜〞它是包括信解、觀照,是觀行位的隨喜,不是一般的隨喜。這第五十個人只是隨喜,沒有再往外說法,只有自受用,相對第一個人來說,法味最薄,功德最弱。
這位大施主的功德,根本就趕不上這第五十個人,其至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。阿逸多,輾轉聽聞的第五十個人,產生一念的隨喜,尚且功德是無量無邊,何況是在法會當中,最初聽聞而生一念隨喜,這個人法味最濃、受益最大,那麼這個功德呢,就更加的超越前面的大施主,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了。
你不要小看一念隨喜,他的內心在無量黑暗當中,出現人生的第一道光明,才知道,原來打這麼多妄想是白打了,妄想都是暫時的,而本質是清淨的,總有一天妄想會消失,就達妄本空。
所以,一念心性,清淨心,你不斷的觀照它,未來,你就可能去跟法身相應,心性是因,法身是果,成就法身以後,盡未來際就可以去廣度眾生,令一切眾生皆能成佛。所以蕅益大師說,你一念隨喜就包括了念念信解、念念觀照、念念隨喜,這個就是大乘善根的成就。
「熏習義者,如世間衣服,實無於香,若人以香而熏習故,則有香氣,此亦如是。真如淨法,實無於染,但以無明而熏習故,則有染相。無明染法,實無淨業,但以真如而熏習故,則有淨用。」
什麼叫內心的熏習呢?舉一個譬喻,世間的衣服本來沒有味道,也沒有香氣,沒有臭氣,如果你用香在衣服旁邊,不斷的熏衣服,這個衣服就有香氣了。
那這句話是講什麼意思呢?一個人會成善成惡,不是一天造成的,我們的內心就是熏習出來的。
真如淨法,實無於染,但以無明而熏習故,則有染相。一個人的本質是一心真如,本來清淨,本來具足,那怎麼會有貪瞋癡煩惱呢?因為最初動了一念的無明妄想,而這無明妄想的勢力強大,就熏習我們這一念清淨心,漸漸就產生貪瞋癡煩惱。
一個惡人,並不是一天養成的,一個大善人,也不是一天養成。可能剛開始受到朋友的誤導,或者接受邪見,產生第一念,這個念沒有消除,而去造了一個業,造業以後,種子起現行,然後又沒懺悔,一直造一直造,變成習慣,變成個性。
其實,你的個性就是從最初一直熏習而來的,都是虛妄相。如果自己認為改不了,那就真的改不了。
為什麼有些人貪欲重?有些人瞋恚重?有些人愚癡重?簡單的說,就是無明熏習,這些煩惱怎麼來的?就是從清淨心不斷的熏習,產生貪嗔癡的雜染相出來,那怎麼辦呢?無明染法,實無淨業。當我們變成無明所主導的時候,你是什麼性格,就容易造什麼業,有些人偏重殺生,有些人偏重偷盜,有些人偏重邪淫,各式各樣的。所以這個無明染法,基本上是沒有清淨業的。
讀誦受持《法華經》,是在無明妄想當中,啟動真如門,產生逆向熏習,我們前面講過,真能破妄,妄想再怎麼大,是因為你攀緣它、執著它,它才有力量。
一旦你內觀真如,知道本性是清淨、具足的時候,就產生一種破妄顯真的功能,就逆轉了。所以古人說,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!六道眾生是在夢中才會出現,一個人顛倒了,攀緣了,才會出現六道果報。
我們怎麼就六道輪回?因為我們做夢,被妄想熏習,所以就產生六道輪回,佛陀怎麼就受用法身功德?因為他是覺醒的。但是,只要你迴光返照,六道輪回就沒有了。
有一天成佛以後,你會說,我無量劫的六道輪回跑哪裡去呢?就跟做夢一樣,醒來的時候,我昨天做夢,遇到很多人事,現在夢境跑哪裡去了?覓之了不可得,覺後空空如大千。
世間上有三種人:第一種、標準的生死凡夫,不學《法華經》,整天只能夠跟著妄想走,把妄想當作自我,這種人就是冥冥隨物去,杳杳不知歸。第二種、靠事修的人,不斷的修學法門,念佛、持咒、拜懺,這種來自於外力的攝受,只能暫時調伏。你今生受了菩薩戒,所以不敢造業,並不是你自己有防非止惡,你是思惟我造了業以後,我會墮落三惡道,違背我的誓願,違背我的戒體,所以不敢造惡。而不敢造惡的力量,來自於外在戒體的攝受。
一念隨喜為什麼殊勝
當你沒有產生內心的調伏,所有的正念,都來自於外力的攝受,這個是非常危險的。那一念隨喜為什麼殊勝呢?因為它是第一次發自內心的觀照跟調伏,而這種功能,不借外境的,只能內善根,雖然只是一瞬間,但是真如是不可破壞的。
從來沒有聽說黑暗會破壞光明,一旦光明出現以後,光明只要累積一分,它就有兩分的力量。
第三種人,你看菩薩戒說,一個人成就大乘種性,就是成就菩薩戒體,真正的戒體,尤其《梵網經》的戒體,它是理觀,透過理觀,自知我是未成之佛,諸佛是已成之佛,其體無別。而產生的一種防非止惡,雖造惡業,速疾能悔,若墮惡趣,終不久留,這才是真正的功力。這個人萬一墮落到惡道,他很快彈出來,而這種善根力量怎麼成就呢?就是從一念隨喜開始的,從信解、觀照。
一念隨喜有深有淺,以下就是屬於淺位的,就是我們這種名字位,我們隨喜當然理觀薄弱,只能產生外在的隨喜,對《法華經》的信解、好樂,去聽法或者勸人聽法,這樣事修,跟《法華經》結下非常殊勝的善緣。
自往聽法的好處
又阿逸多,若人為是經故,往詣僧坊,若坐若立,須臾聽受,緣是功德,轉身所生,得好上妙象、馬、車乘,珍寶輦輿,及乘天宮。
佛陀又告訴彌勒菩薩,假設有一個人,心中好樂學習《法華經》,主動到寺廟或講堂中,到了講堂,可能有位置坐,也可能沒有位置坐,就是暫時站立,乃至於短暫的聽聞,他可能聽了一堂課,五堂課,十堂課,也可能聽了全部,就因為這樣聞法信解的功德,來生就有三品情況。
下品的得好上妙象馬車乘,就生長在富貴家了,以前只有富貴家才能夠有這種象馬車乘,一般人都是走路的,就是富貴家庭。中品的就是有這個珍寶輦輿,這個更高貴的馬車,就是生長在王族,王家,這中品的。那上品就轉身到天宮去了,這個欲界諸天的宮殿,這個宮殿是可以帶人飛走的。
怎麼就能夠分成三品呢?古德說,有兩個判定標準:第一個,聽聞妙法之廣略,就他聽聞的《法華經》的廣略的差別。第二個,領受法義的淺深,你對這個跡門佛陀的智慧,怎麼修一心三觀,對於本門佛陀的功德,你體悟有多少,還有因跟果之間的相互關係,就你這個領受法義的淺深。這兩個加起來,就是決定你的品位了。
分座與人的好處
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,更有人來,勸令坐聽;若分座令坐,是人功德,轉身得帝釋坐處,若梵王坐處,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。
如果有人,先到《法華經》講座當中坐著,聽到一半有人進來了,這個人可能猶豫不決,還在觀望,你主動的勸他坐下來聽。如果沒有位置,把你的座位讓一半給他。總之,你是促成他聽經的因緣。這樣的功德也分三品,中品成就釋提桓因,上品成就大梵天,下品成就轉輪聖王。
這個人等於是做義工,招呼人家有座位坐,令大家更願意來聽經,他不但是自己好樂聽法,還護持法會,分座與人,所以有這個利他因緣,除了福報以外,多了權貴,生長在貴族家庭,因為有利他的慈悲心。
勸往聽經的好處
阿逸多,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,有經名法華,可共往聽,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。
這個聽法勸人的功德,是越後面越殊勝,第三個主動去聽法,還勸很多人去聽法,就是護持整個《法華經》。阿逸多,假設有人,不但自己聽經,還主動勸其他人去聽經,說有一部經叫《法華經》,我們應該要一起去聽經,對方接受他的言教,一起去聽了。那麼這個勸的人會有四種功德。
是人功德,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。
第一個,他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,陀羅尼菩薩就是法身菩薩。一個生死凡夫,來生跟法身菩薩在一起,只有一種可能,往生淨土,才能橫具四土。
利根智慧
第二個,六根特別的明利,眼耳鼻舌身意,釋放出來的見聞嗅嘗覺知,特別明利。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意根,悟性特別好。
百千萬世,終不瘖啞
第三個,來生的福德莊嚴,也有四種,第一身相功德,自己去聽經,又勸人去聽經,來生百千萬世終不瘖啞,不會變成啞巴,而且聲音非常明亮悅耳。
口氣不臭,舌長無病,口亦無病,齒不垢黑,不黃不疏,亦不缺落,不差不曲。唇不下垂,亦不褰縮,不麤澀,不瘡胗,亦不缺壞,亦不咼斜,不厚不大,亦不黧黑,無諸可惡,
第二口相功德。口氣清香不臭,舌長且沒有任何病痛,口腔也不會長一些膿瘡之類,牙齒也不垢黑,不黃不疏,也不缺落,牙齒非常平整,不會參差不齊。嘴唇不下垂,亦不褰縮,就是嘴唇非常的端正平穩,也不粗澀,嘴唇細緻滑潤。口中不生膿瘡,嘴巴不缺壞,也不歪斜。嘴唇不厚不大,也不會暗黑色,嘴唇是看一個人的邪正,一個人的心術看嘴唇,嘴唇平正這個人心術比較正。
鼻不匾虒,亦不曲戾
第三鼻相功德。鼻子不會匾虒,就是鼻子凹陷了,亦不曲戾,不會有鼻樑不正的情況。
面色不黑,亦不狹長,亦不窊曲,無有一切不可喜相。唇舌牙齒,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人相具足。
第四面相功德。面色不會暗黑,也不會狹長,像有些人看起來特別消瘦,面部也不會有凹陷、彎曲,這種眾生不喜歡見的相。嘴唇、舌頭跟牙齒彼此搭配的非常圓滿,莊嚴美好。
鼻子修長高挺,面貌沒有凹陷、歪斜的情況,五官端正,眉高而長,眉毛比耳朵還高,眉毛比眼睛還長,這兩個都是長壽相。額頭高廣平正,這是智慧相。總而言之,人相具足,一切的福德莊嚴之相通通具足。
具聽修行的好處
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,信受教誨。
第四個,見佛聞法。今生勸人家聽《法華經》,等同跟十方諸佛結緣,因為十方諸佛,都是依止《法華經》的真如本性,而開顯成就的,所以來生就能夠遇到佛陀,乃至於聽法。
這地方講到四種功德,諸善俱會,智慧六根明利,福德莊嚴跟見佛聞法,這四個非常圓滿。不過蕅益大師說,這四種功德,它的判定,隨其功力,或者一或二,或具不等,《法華經》是這樣,你不管事修怎麼做,你是勸一百個人,勸一萬個人都沒關係,它判定是你的內心的理觀,說到底還是這樣,就是你這一念的隨喜,到底你體驗有多少,體驗有多廣有多深,來判定,這四種功德,你是具足一個,還是具足兩個,還是三個四個,就是隨其功力或一或二或具不等,還是看你的理觀的智慧來判定。
阿逸多,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何況一心聽說讀誦,而于大眾為人分別,如說修行,
阿逸多,只是偶爾在聽經的時候,勸一個人共往聽法,就有前面的功德,更何況你能夠一心一意,聽說《法華經》以後,回去還做功課,受持、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,每天用五種法門來熏習,那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,就是所謂的五種法師。
世界上最大的功德,就在你內心當中。在五品,內觀、理觀沒有堅固之前,佛陀是不讓你去動事修的。這是一個不同的修行方式,就是你必須要讓你的理觀堅固了,然後你才有辦法稱性起修,你才能夠把所有的法門,跟你的理觀產生對接,你理觀不得成就,你就永遠回不了家。
不斷地聽聞,去讀誦,絕對值得,因為《法華經》是頓超的法門,不走這條路,那就要走漫長的生滅道。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