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》第78篇:業力本來是個阿賴耶識,是一個種子位,是誰把它喚醒?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
「安樂行」是什麼意思,蕅益大師說:身無危險故安,心無憂惱故樂,身心安樂,三業清淨,故能弘通妙法。
那麼安樂這兩個字有兩個解釋,蕅益大師說,身無危險故安,心無憂惱故樂。安就是你能夠遠離各種的障礙跟傷害,一個弘法法師,起碼要讓你自己感到安全。
第二個在弘法過程當中,沒有各種的憂惱,沒有各種的煩惱活動,就叫樂。總而言之,身心安樂,三業清淨,故能弘通妙法。
從事修的角度,就是要遠離傷害,遠離煩惱,對外遠離傷害,對內不要去激發你的煩惱,這樣子你才能夠弘揚《法華經》,這是從事修。
慧思禪師云:一切法中,心不動,故曰安;一切法,不受,故曰樂;自利利他,故曰行。
我們看理觀,這個理觀就有點深了,就是你在弘揚《法華經》的時候,你儘量做到於一切法中心不動,心要是擾動的了,一下子想東,一下子想西,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取相分別。
別人跟我們講什麼話,別人給我們什麼臉色,其實這個是外境嘛。外境跟內心本來是不同的法界,為什麼你這個外境,會跑到你的內心干擾你呢?
是我們自己把它取過來,放到心中去分別的。所以怎麼辦呢?就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你不要取這個相狀,你的心就保持不動。
第二個,不受,這個是關鍵。你如果要行菩薩道,要到眾生苦惱的法界去行菩薩道,你最好把你的感受給收起來,不要相信你的感受,就你高興也好,痛苦也好,你就照你原定的計畫去做就對了。
其實不要說弘法,一個人能夠堅持的做功課,也是要把感受收起來,時間到了就去做功課,不管你願不願意,你如果跟著感受走,你這一輩子大概就一事無成了,因為感受是最容易誤導我們的。
你要能夠安樂,第一個對外境不要太在乎,第二個對你內心的感受,也不要當一回事。
這就是安樂,境界更高。法身菩薩安住清淨心跟菩提願,所以對他來說,生命沒有什麼安樂跟痛苦,沒有這回事情,他根本就真的離相了,他安樂也好,痛苦也好,對法身菩薩根本就不算一回事。
但是凡夫不一樣,凡夫的感受是不可能完全關閉的,這是現實,所以你要選擇性的去弘法,後面會說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的,你要量力而為,弘揚佛法就是儘量讓你自己保持安樂,因為你承受太大壓力,你的弘法事業就做不久了。
修行也是這樣,包括你做功課也是這樣,你把功課排得很緊,你一天工作忙完,生活作息完,你可能只有一個小時,你一定要排別人三倍的時間,你這個修行不安樂,不會持久。
我們是一個有感情有感受的眾生,我們要先瞭解自己的定位,我們是活在五蘊,色受想行識,我們是業報身,所以我們深受感受的影響,所以不管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想辦法讓自己保持安樂,你這樣才能夠長長久久。
四安樂行
所以佛陀必須要安立四安樂:身安樂,口安樂,意安樂跟誓願安樂。用四種法來保護,或者說是堅固我們的善根。你要弘揚佛法,要先讓自己的善根不受傷害,這是前提,你要把自己的腳跟先站穩了。所以佛陀講出四個法來保護自己,身、口、意、誓願。
這個四安樂行有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其實它真正的修法只有三個,一個是止行,一個是觀行,一個是慈悲行。
一、止行,就是你要有方法調伏你自己,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時候,你怎麼樣能夠把你自己的煩惱調伏下來,這個是講到持戒跟修定。
二、觀行,就是你要有辦法引導你自己,但這個引導這個觀跟我們理觀不一樣,我們在講理觀的時候,是一個生命的整體觀,那是一心三觀的即空即假即中,這裡的觀是屬於對治觀,對治觀就是說有可能修空觀,修空觀它是引導到清淨心,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觀,特別是口安樂跟意安樂修假觀,引導到菩提願。身安樂的修空觀是引導到清淨心,所以這個觀是指空假二觀的一種引導。
三、慈悲行,慈悲的誓願,也就是說,以成就大乘的戒定慧,這個戒定是止行,調伏,慧是觀行,是引導。那麼我們就是用止、觀跟慈悲三法,首先調整我們的身、口二業,接著調整意業,最後端正我們的菩提願。就是整個修行四安樂行,雖然是它的所緣境有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其實它的方法就是止、觀跟慈悲三種。
為什麼用止觀跟慈悲呢?因為止最後成就斷德,觀成就智德,慈悲成就思德,那就整個佛陀的三德,斷德、智德、思德都成就了。
那麼因名身口意三業,最後轉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。所以初心菩薩想要修圓教的一佛乘的妙行,甚至於要入五濁惡世弘經,那麼為外在的五濁惡世的眾生所干擾,自行不立,亦無化功,所以佛陀講四安樂行來保護他自己。
爾時,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世尊,是諸菩薩甚為難有,敬順佛故,發大誓願,於後惡世,護持讀說是法華經。世尊,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,云何能說是經。
爾時,就佛陀講完《勸持品》以後,文殊師利菩薩就仰仗佛力,就跟佛報告說:世尊,前面的法身菩薩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,弘揚《法華經》,甚為難得,為什麼呢?因為心中依止敬順佛故,發大誓願,所以他能夠在惡世當中,護持、讀說是《法華經》。
世尊,如果是一個凡位的菩薩,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,他要怎麼樣來弘傳《法華經》呢?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?
法身菩薩跟凡位的菩薩,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別,就法身菩薩他內心沒有煩惱業力,所以他沒有所謂的內憂,他只有外患。那麼凡夫就複雜了,凡夫他本身就有問題,我們凡夫本身就有內憂,再加上外患。所以我們必須選擇性的弘法。
法身菩薩對於逆境的安忍不動很簡單,只要兩個理由,第一個敬順佛故,第二個發大誓願,他任何的坎就邁過去了。但是凡夫就沒有那麼簡單了。凡夫不能夠無差別的面對所有境緣。他必須怎麼樣?選擇性的修四安樂行。
佛告文殊師利,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,欲說是經,當安住四法。
這個地方講出,凡位菩薩在五濁惡世當中,要安住身、口、意、誓願四個法門,先把這個法門標出來。
一者,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,能為眾生演說是經。
第一個叫做行處,第二個叫親近處,這個行處是正行,親近處是個助行,什麼叫做行處呢?這個行的意思就是安住,一個人安住一念心性,你對外境的攀緣執著自然會降低了,我們只有在不安住的狀態,我們心才容易被干擾,變成脆弱,一個人安住的時候,你本身的內心相對堅固,所以首先你要安住一念心性,觀即空即假即中,這個安住理觀的智慧,這是第一個。
什麼叫做親近處?安住是目標,那怎麼安住呢?遇到如果我不安住的時候怎麼辦呢?必須要有一些助行。講到事修的方法,就是當我進入不安住的狀態的時候,我怎麼樣把它調整,讓我自己趨向安住。
所以行處是修學的目標,目標就是安住,安忍不動。那麼親近處就是趨向安住的方法,一個是目標,一個是方法。那麼你能夠把這個行處跟親近處掌握了,能為眾生演說是經。
慧思禪師說:
什麼叫身安樂行呢?就正慧離著安樂行,正慧--有一種正確的觀慧,使令我們離開相狀的執著,正慧離著安樂行,這是身安樂。
什麼叫口安樂行呢?無輕贊毀安樂行。無,不要有輕慢,不要有讚歎,不要有譭謗,無輕贊毀安樂行,這個是口安樂行。
什麼是意安樂行呢?無惱平等安樂行,你面對眾生的干擾,第一個你不要生氣,無瞋;第二個保持平等,不要傷害你的平等心,保護你的中道實相的平等。就無惱平等安樂行,這是意安樂行。
什麼是誓願安樂行呢?慈悲接引安樂行。四種安樂行。所以它後面講得很複雜,你只要把這個四句話背後下來,你就知道大概它的意思是怎麼樣。
身安樂行
文殊師利,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?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,柔和善順,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,又復於法無所行,而觀諸法如實相,亦不行,不分別,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。
這個行處就是安住真如本性,安住行處就安住。文殊師利,佛陀就招呼了文殊師利說,什麼是菩薩弘揚佛法的內心的安住處?佛陀自己回答,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,這是關鍵了,因為我們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第一個當然安忍不動,那麼安忍不動,這個地方它先講外相,這個外相怎麼修,再講內心怎麼修。
我們先看外相,這個忍辱地的外相是什麼呢?
柔和善順,百不卒暴,心亦不驚,三種相貌,就什麼是忍辱
第一個柔和善順,就是調柔,不能有對立相,不卒暴就是寂靜而不瞋惱,心不驚怖,就是安穩而不畏懼,所以身安樂就是,我怎麼知道你的身是安樂呢?就看三個相狀:你是不是調柔、寂靜、安穩。這三種相狀。這是約外相的修學。你能夠在整個自利利他的時候,表示調柔、寂靜、安穩,那你就是身安樂。
那怎麼做到呢?我們看他的內心的觀照,這個復於法無所行就是觀一切法空而無所得,這樣子就隨順觀諸法的真實相了,這真實相,從一切法無所得裡面,我們就能夠回歸到一念心性而安住,即空即假即中有空有平衡的狀態。
在這當中,亦不行,不分別,不行就是也不執著於空性,雖然觀一切法清淨心,但是又不妨礙你的菩提願,不斷滅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。其實這個行處,就講出你的身業的目標,就是你要怎麼樣保持安樂呢?三個判定標準,你是不是調柔,你是不是寂靜,是不是安穩。
那麼為什麼忍辱再加一個地呢?它是要有一個依止處,要依止理觀智慧,我們如果從因緣觀,從業感緣起來修忍辱,你這個人傷害我,我對你那麼好,我還傷害我。你會不會忍辱?你會忍辱,這種忍辱叫做強忍。就是說我上輩子欠你的,你這個忍辱修得心不甘情不願的。你認為這件事情是真實的,但是我看在業力的角度,我忍受你,就這麼情況,所以這個忍辱是修得既不調柔,也不寂靜,也不安穩。
因為你心中有對立。所以它這個忍辱就是說,要有大地,有理觀作基礎,我們看這個什麼叫以理觀作基礎。
一、眾生顛倒相
因緣有,善惡業力;顛倒生,取相分別;輾轉相續
首先你要忍辱,你要對你內心的相狀有所瞭解,相狀是很重要的一個傳遞的橋樑,就是說,諸位,你說外境傷害你,可現在有個問題了,你以外的東西,怎麼就跑到你內心來傷害你呢?
外境是個色法,是一個質礙的東西,你的內心是一個心法,這個心法跟色法這兩個是有界限的,它怎麼跑到你內心來傷害你呢?原來它有一個相狀,就是我們去取這個相,首先第一個出現了是一個因緣的相狀,第二個產生一種分別的相狀。
他講這句話,你為什麼痛苦呢?
他講一句話,這是一個很多文字的組合,從諸法因緣生的角度,就是你跟他有業力,如果你跟他沒有業力,他講什麼話你都不會痛苦,要不然你怎麼說諸法因緣生呢?
如果這句話本身它就能夠讓所有人痛苦,那這句話就有自性了,那就不是諸法因緣生了,但事實上不然,你看他講這句話,四個人聽到,三個人都沒有痛苦,只有你一個人痛苦,那表示你有問題了。
就是這個相狀跑到你內心的時候,你有不安的感覺。很簡單,業力。你跟他過去一定有某種業力,某種程度,就是你對他有業力,所以它現在反彈回來。
第二個你又把這個相狀取過來,加以想像,分別,那麼這個事情就變成更加複雜了,就不是單純的過去的業力了,還加上你今生的妄想,那麼經過你的這麼一想像,這個事情就牽涉到很多事情了。
你可以想到過去,想到未來,然後在這句話裡面不斷的取相、分別,然後你跟他的因緣就又會產生另外一個業力,因為你一定會反擊,那麼這個業力到來生的時候,又會產生一個妄想,所以就墮入了一種生命的惡性循環。
其實人生是無解的,如果人生你不學佛就順其自然,為什麼人生無解?我告訴你,第一個你前生有業力才來嘛,然後你又沒有好好的面對,然後你又用情緒面對業力,就把這個業力擴大了,擴大以後來生業力更重。
按照正常的發展,善因緣會越來越好,惡因緣會越來越糟
母親與兩個兒子
過去,有一個母親,她生了兩個兒子,那麼其中考快到的時候,這個母親就先到大兒子的寮房,去看他用功的情況,她一看,哎,這個大兒子在打瞌睡,手上拿一本書。她很生氣,這個兒子實在是懈怠。那麼接著她又到小兒子的房間去,一看這個小兒子也是在打瞌睡,拿一本書。她很高興,這個兒子精進。
然後這人父親回來了,那這父親說,今天兩個兒子用功情況怎麼樣?這個母親說啊,這個大兒子實在是懈怠,沒有善根,這怎麼說呢?你看,他拿到書本就打瞌睡,他可能平常不見得打瞌睡,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,那小兒子呢?小兒子非常好,他打瞌睡的時候,還不肯放下書本,你看多好,是吧,連打瞌睡都不忍心把書本放下。
相同的相狀,但是進入到母親的心中,產生不同的震盪,我們諸法因緣生,她跟大兒子過去生結惡緣嘛,那麼結惡緣以後,這個相狀以後經過她的分別就擴大了,她開始用身口意去把這個業力擴大了。
她跟她的小兒子就是結善緣,他所有的行為進入心中,她作美好的解讀,這就是感受的問題。我們太相信自己的感受,所以我們讓業力直接進入到我們的心中。
業力本來是個阿賴耶識,是一個種子位,是誰把它喚醒?
就是我們把外來的相狀,引到我們內心裡,就喚醒了我們過去的業力,然後再把這個業力加以分別,然後又儲存到心中讓業力更加的強大,
這人生無解,你們母子關係,我沒辦法調停,無解。因為各打各的妄想,如果人生只有業力那很簡單,我今生還你就算了。如果人生只有妄想,那各打各的妄想,你也不理我,我也不理你,那也就算了,最可怕就是業力跟妄想合在一起了,那後果只有四個字,叫輾轉相續。
二、諸法如實相
一心真如,即空;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,清淨本體,即假;十界十如,歷歷分明,隨緣相有和,即中;萬法唯是一心
處理之道,佛法就是遇到所有的事情,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,因為傷害你的不是外境,它只是一個助緣,你要調整你的心態,表示你進入了顛倒想,如果你還覺得說是別人在傷害你,那你永遠就無解了,你的人生就無解了。
我們從中道實相來看,遇到事情第一個就是先修清淨心,就是迴光返照,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,這個地方的清淨最關鍵就是那兩個字,叫做本然,這是很關鍵了。
你在煩惱的時候,你在躁動的時候,你哪有清淨心呢?從表面來看你是躁動的嘛,但這個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,如果你認為這個清淨是要修來的,那你永遠沒有清淨心了。在你煩躁惱動的關鍵時刻,怎麼能夠帶領你自己安全的過關呢?
就是來自于你本來的清淨心才有辦法救你,這個本來的清淨心,既然是本來具足的,那就不隨因緣的干擾,就是你起煩惱也好,起善念也好,它永遠就是清淨,叫做本然。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,就是離相。
你已經變成是不清淨了,因為你抓了很多相狀,所以你先從相狀裡面,迴光返照你的本來面目,這是第一點。你把相狀拿掉,你的分別心就沒有了。你分別心沒有了,你就恢復到你的相對清淨心了,這是第一個。
第二個,再重新出發,再重新面對,發菩提願。佛法是先否定再承當,就是先把這個相狀放棄,最後再重新面對。這不只是修忍辱,那是成佛之道,它本來是一個逆境,但是如果你能夠善用的時候,反而讓你內心更加的靠近真如,就是透過離相清淨,最後再發起菩提願。
這個叫住忍辱地。你的一念心性就是大地,以真如本性來面對大地上的草木,不管這個草木漂亮也好,有毒也好,是美好的草木也好,反正就是從大地的角度,來面對所有的顛倒相。這個叫做住忍辱地。
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?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、王子、大臣、官長,
首先面對我們因緣所生法的生滅心,要先遠離十種過失,這樣子才能夠成就親近真如,所以這個以下就是講到菩薩戒法,其實它是把整個瑜伽菩薩戒法,梵網菩薩戒法,有關於誓斷一切惡,這一塊的戒文,濃縮成十個重點,讓我們要去修學。
第一個、遠離豪勢
國王、王子這個是屬於,大臣屬於中央級的官員,長官是地方級的官員,這個地方就是說,你一個菩薩,你有志於學《法華經》也好,你有志於弘揚《法華經》也好,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少跟這些有權勢的人親近。
那麼為什麼要遠離有權勢的人呢?
蕅益大師說,因為有權勢的人,你順之增長貪欲,逆之身心損惱。這些有權勢的人,他講話有威德力,這種人基本上都是攀緣心比較重,在世俗名利裡面打滾的,跟我們修成佛之道的人,思考是不一樣,那你隨順他,你增長貪愛,你違背他,他的力量會給你壓力,你身心損惱,所以蕅益大師說,親近權勢,初似小益,久則大損。
你跟他相處久了,你不會改變他,他改變你。你會失去正念的道心,所以一個菩薩,你有因緣可以度化他,你可以教化他,重點是,你不可以親近。教化是一回事,親近又是一回事,就是你不能親近他們。
第二個、遠離邪見
不親近諸外道梵志,尼揵子等,及造世俗文筆,贊詠外書,及路伽耶陀、逆路伽耶陀者,
前面是遠離豪勢,這以下遠離邪見,邪見有幾種呢?第一個外道梵志,這個梵志指的是修學婆羅門的居士,他修十善法,那希望能夠生到大梵天,這種外道梵志。或者尼揵子外道,尼揵子外道其實他是一種出家眾,外道的出家眾,我們一般說的印度的瑜伽士,他是練氣、修丹乃至於各種禪定的,這個也是追求一種所得的這個法。
或者造作世俗文章的這種贊詠外書,贊詠就是世間的詩詞,贊詠哪一個風景很漂亮,哪一個地方怎麼樣,這贊詠這種世間的詩詞及外道的書籍。那麼乃至於路伽耶陀,路伽耶陀這是我們一般說的印度的順世外道,就是現實主義首,他強調物質創造一切,強調物質主導一切的生命的現象。
逆路伽耶陀,這個相反,他反而強調心靈創造一切,它這個心靈跟佛法說的心性是不一樣的,它這個有點斷滅見了。
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初學者,初機淺識,理觀薄弱,理觀薄弱你經常跟他在一起,你有兩種情況,第一個,互相爭論,你跟你他之間不和,你走的是菩提道,他走的是世間的法門,所以互相爭執。第二個你迷失正理,你要麼就是被他感化,這是第二種情況,所以不親近。
第三種,遠離凶戲
亦不親近諸有凶戲,相叉相撲,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,
菩薩他不要親近什麼呢?凶戲,就是這種互相打鬥、拳擊,頭牛鬥雞的這種遊戲,或者是相叉相撲,柔道相撲,或者那羅,那羅就是演戲的戲子,做各種表演的這種把戲的戲子。那麼這幾種情況,你要麼引發瞋心,要麼增長放逸,所以我們要遠離。
第四個、遠離惡業
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,畋獵漁捕,諸惡律儀,如是人等,或時來者,則為說法,無所希望,
遠離惡業,就是有些人造的罪業特別重,這個殺盜淫妄的業,比方說旃陀羅,旃陀羅就是古印度他專門從事殺業的,或者是畜養豬羊雞狗,我們受了菩薩戒是不能養這些動物的,因為這些動物,你雖然沒有殺他,你增長殺生的助緣,或者是畋獵就是打獵,或者捕魚等等,如是這種殺生的惡律儀。
那麼這種整天做殺生的人,他來跟你求法,你可以為他說法,但是你不能夠有一種希望要彼此的親厚,彼此友好。我們說過兩個人在一起只有兩種情況:第一個就是你跟他磁場不和,那你兩個就互相爭論,要不然你就是兩個磁場完全被同化。
當然你不可能同化他,因為你是凡位菩薩,結果你被同化,所以損害慈悲心,因為你一旦認同他,那你就損害慈悲心了。所以你變成進退失守,所以乾脆保持距離,就是遠離惡業。
第五個、遠離二乘
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亦不問訊,若于房中,若經行處,若在講堂中,不共住止,或時來者,隨宜說法,無所希求。
那麼我們一個菩薩道人也不親近求聲聞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這個地方指的是定性的,就他那種出離心特別堅固的,你不可能改變他的,他不可能發菩提心,這種對於苦諦有很深入的體驗跟思考的,這種求出離的這種四眾弟子。
乃至於彼此相遇也不需要打招呼,如果在房中,若經行處,也不共住一房,這個是講的很嚴重了,就是你不能夠跟他住在同一個地方,如果他主動來訪,來跟你請求開示,那你是可以開示,但是心中也是一樣無所希求。不要去跟他互相親厚。
當然這個地方有人就會覺得有疑問了,就是說聲聞弟子也是佛陀的弟子,三乘弟子嘛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它是這樣子,就是說,菩薩也追求涅槃寂靜,因為你成佛之道,你一定要安樂道、解脫道、菩提道,它是一條路的,你不可能跳躍,你這個過程是走得比較快,比方說一刀千紙,但是還是怎麼樣?歷歷分明。
那麼聲聞人的寂靜,我們也可以去修他的法,但是為什麼不能跟他這個人靠近呢?因為聲聞的人,他的出離心很強,所以他那個寂靜,就是你跟他在一起,他那個身口意所釋放的磁場,是帶一點偏空的寂靜,那麼菩薩的寂靜是中道妙有的寂靜,這兩個寂靜不一樣。
那這兩個寂靜不一樣,我們佛法修學是這樣,往上走是比較難的,就是我們跟不好的學習,我們被拖下來的機會比較大的,所以結果呢?你不可能把他的寂靜從偏空的寂靜變成中道的寂靜,結果是,你從中道的寂靜被拖入變成偏空的寂靜,就是你不可能改變他,結果就是你被他改變了。
佛陀為了阻止這件事情發生,佛陀制定菩薩,你不能跟聲聞人問訊、往來,乃至於不能有共住的情況,要保持距離。因為這個耳濡目染,習久成性。
第六個、遠離俗染
文殊師利,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,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,亦不樂見,若入他家,不與小女、處女、寡女等共語,
遠離我們心中的欲染,文殊師利,又菩薩摩訶薩,不應該對女人的色身而生取著想,取著這種男眾女眾的美好相狀的這種思想來說法,心中也不樂見,如果有弘化的因緣進入到他家,不與年輕的女子或者是沒有結婚的處女,乃至於寡婦等共言語,這個共言語指的是私下的言語,就是你不能跟她單獨在一起,必須有第三者在場。
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。第一個避免增長自己的染心,第二個避免世間的譏嫌。
第七個、遠離非器
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,以為親厚。
這五種不男就是說,他過去的貪愛的煩惱特別重,所以這種煩惱的心所招感的果報體。他現男眾相,但是沒有男根,或者說他現男眾相,他同時具足男女二根,他遇到男眾的時候,他顯出女根,他見到女眾的時候,他顯現男根,那麼這種具足二或者是無根的人,都不是修道的法器,所以我們要避免跟他在一起。因為這種宿世貪愛煩惱重的,你很難教化他的,他不是法器的。
第八個、遠離危害
不獨入他家,若有因緣須獨入時,但一心念佛。
菩薩在,當然這個古印度的時候,這個世間可能比較混亂,就是你不要隨便單獨的進入到居士的家裡面,可能會有外道,或者是各種因緣會傷害你,所以避免單獨一個人進入到這種世俗的家裡面。
第九個,遠離譏嫌
若為女人說法,不露齒笑,不現胸臆,乃至為法,猶不親厚,況復餘事。
如果是男眾就是不為女眾,如果是女眾就是不為男眾,就說法的時候不要有輕慢心,露齒笑就是輕慢心,也不要秀出胸膛,乃至於說法也不要彼此過分的親近、厚愛,況復其他的事情。就是這個地方更多的是遠離譏嫌。
第十個,不畜年少子弟
不要畜年少弟子,沙彌小兒,亦不樂與同師。
這段有兩層意思,就是面對於這種年少的弟子或沙彌,第一個你不能收年紀太輕的弟子,這個年紀的就是七歲到十八歲,十八歲以下的最好不要收;第二個你不要跟他拜同一個師父,為什麼呢?因為蕅益大師說,年少之人心性未定,他的心是躁動的,他沒辦法教化的,你去收他做弟子,妨礙你的修道的正業。
你跟他拜同一個師父,嬈亂請益,你要跟師父好好講個事情,他就在那邊跑來跑去的,所以你要遠離,不要跟他拜同一個師父,你也不要收他做徒弟,因為他這種心性未定,不堪教化。
那麼這十種,其實你要學過菩薩戒,你這十條應該都不陌生了,因為這個菩薩戒裡面,它是把那個誓斷一切惡裡面,遠離過失,摘錄出來。我們在學菩薩戒法要有一個概念,它跟我們修五戒十善不一樣,五戒十善它是沒有一個目標性的,它是追求一種人天的快樂,所以它戒法本身就是目標,就是你持戒就是目標了。
你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這個戒法就是你所有的,你的目標就是,因為這戒法創造快樂,你沒有太多的目標。但是菩薩戒法不一樣,菩薩戒法它是所有的法門都是為了成佛,所以它持戒,它是幫助禪定的。
你看蕅益大師的思想,他在這個注解他說,持戒是幫助你收攝身心,收攝身心的目標是説明你生起觀慧,所以菩薩的戒定慧是怎麼樣?互含互攝的,它不能切割的,所以你看菩薩戒裡面,它很多很多的,特別在修善這一塊。
今天你在家裡面,方圓四十里有人講經,這個講經是你陌生的,你一定要去聽,你不去聽,犯菩薩戒。我為什麼要追求那麼多的知識,因為你持戒跟這個智慧是有關係的,你智慧不夠,你這個戒也就持不好了,所以這個菩薩戒跟聲聞戒法,跟五戒法是不一樣的,它這個是沒有出世的妙戒,就沒有出世的定慧,沒有出世的定慧,並失出世的妙戒。
所以我們看菩薩戒,其實它戒定慧其實是很難切割的,你持戒持得好,你的禪定才會修得好,你禪定修得好你的觀慧才會修得穩定,所以它這十種法都是怎麼樣?遠離攀緣,收攝身心,為什麼?它不是為你說,我修這十種法追求來生的快樂,不是,它是為了禪定做準備的。
這以下是透過近,近就是修學,不斷的熏習,親近禪定,修學禪定,來成就親近于這個一心真如。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