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57-2.png

《法華經》第57()(收藏)詳說窮子喻,看佛陀如何扶植甘當掃糞工的窮子成為真佛子
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  

窮子喻對應.png

又以他日,於窗牖中,遙見子身,羸瘦憔悴,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。即脫瓔珞、細軟上服、嚴飾之具,更著粗弊垢膩之衣;塵土坌身,右手執持除糞之器,狀有所畏。

雙方達成協議以後,就把這個窮子請到家裡面來工作了,就是掃廁所。掃了一段時間以後,“又以他日”,就經過一段時間以後,這個長者並不是把他請過來就放棄,他還在旁邊看。在哪裡看呢?在窗戶。

正中的大門是中道實相,這個牆壁上的窗戶就是偏空的思想。因為窗戶比較小,它光明狹小,表示偏空的理性,不圓滿。所以佛陀是在窗戶裡面偷偷地看這個窮子,他到底做事情是怎麼回事。結果他看到的是什麼情況呢?“羸瘦憔悴,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。”。

“羸瘦憔悴”是指他能觀的智。就是說,窮子開始消除垃圾了,他用什麼方法呢?用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,叫能觀的智。因為能觀的智不帶六度的福德,但修空性,不修福德,所以“羸瘦憔悴”。就是不再談六度福德了,我們先不追求快樂,但求離苦,不求快樂。所以他現出來的智慧是羸瘦憔悴的智慧。

“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。”那麼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四種智慧是觀什麼呢?觀凡夫的身、受、心、法,看你的色身、看你的感受、看你的想像、看你心中的輾轉的執取。這身、受、心、法充滿了煩惱跟生死罪業,所以“糞土塵坌,污穢不淨”。

相對於大乘佛法所面對的是一個廣大的佛道、廣大的波羅蜜,小乘佛法相對是不淨的,因為它面對的是眾生法界的身、受、心、法。

那麼這個父親這一看,說,不錯,孺子可教也!非常投入,很努力地用四念處觀照身、受、心、法,修我空觀。佛陀就覺得這個人不錯了,就開始怎麼樣?變身。就是從華嚴會上的報身,這種無量功德莊嚴的身相,所謂的勝應身,就顯出一個劣應身,顯出一個丈六的老比丘相。

這時怎麼辦呢?“即脫瓔珞、細軟上服、嚴飾之具。”就把法、報的那種功德莊嚴的瓔珞脫掉,“細軟上服”,這種柔軟的衣服也脫掉。細軟上服是大乘的無生法忍,大乘無生法忍那是不思議境,“諸法從本來,常自寂滅相”,沒有什麼追求涅槃這件事情。

本來就涅槃,你追求什麼?這種不二法門就是,在生死當中就是涅槃,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。但佛陀把這種無生法忍,大乘尊貴的衣服,拿掉,顯出怎麼樣呢?顯出小乘的衣服,小乘的空性。

把這個瓔珞脫掉,柔軟的衣服也脫掉,嚴飾的這些大乘的福德功德也脫掉,那麼穿上什麼呢?穿上“粗弊垢膩之衣”,“塵土坌身”。就是說,佛陀開始示現雜染。

首先,佛陀的八相成道示現娶妻。你不用怕,你娶妻,我也娶妻。而且示範生子,示現這種煩惱相。陪同眾生,示同凡夫,就現出這種垢膩的衣服。先示現娶妻生子,再現丈六比丘相,最後,成道以後還示現老病死的相狀。

甚至於“右手執持除糞之器”,佛陀也示現,說你修四念處,我跟著你修;你調伏煩惱,我跟你調伏煩惱。而且更嚴重的是“狀有所畏”,佛陀還現出業報相。

比方說,佛陀曾經被金槍刺腳、三月馬麥。就是國王請佛陀去三個月供養,結果這個國王享受快樂,忘了送飲食,所以佛陀三個月就吃馬麥。有這個金槍馬麥之報,就是佛陀顯出這種受業力果報的情況。這個《阿含經》裡面有說到了。

我們舉一個例子。釋迦牟尼佛的家族是怎麼亡的?是被琉璃王滅族。諸位!一個佛陀的家族被滅掉,這是不得了的事情。你不是說“佛為法王,于法自在”嗎?所以大乘佛法、小乘佛法有些地方看起來表面上是矛盾。

佛陀你那麼自在,你為什麼不能阻止琉璃王呢?《阿含經》現的是應化身。他如果現報身,那不是這樣境界了。應化身,他必須遵守生死業力的原則,所以佛陀不能去改變琉璃王去滅族,這個是他們的因果,佛陀是不介入的。

佛陀也示現頭痛、金槍、馬麥,因為業感緣起的理論之下只有一句話,叫做“萬般皆是業,半點不由人”,包括佛陀。《阿含經》就是這個說法,就是佛陀都不能夠避免生死業力的軌則。

當然,這樣子在《華嚴經》《法華經》是不同意的,“佛為法王,于法自在”。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大小乘的差別。就是說,你今天的教法是業感緣起,那就是業力主導;但是《華嚴經》《法華經》是真如緣起,那是“一心萬行,萬行一心”,佛陀可以一念心中變現無量法,也可以從無量法會歸到一念心。

一心萬法,萬法一心,那叫做“佛為法王,于法自在”。這兩個不衝突,看你是從大乘的角度,從大乘的緣起來看事情,還是你願意從小乘的緣起看事情。所以,佛陀為了攝受窮子,脫掉了尊貴的衣服,現出了垢膩的衣裳,狀有所畏。這樣子幹什麼呢?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
就是說,讓他看:你看我這樣子做,我也證得阿羅漢果,你們也做得到!來鼓勵窮子。這個是說明佛陀用化身來攝受他。當然,化身攝受,這也還得要佛法的教育。

你連人生是痛苦的都不知道,那你這個人就沒法度化了

我們前面說過,窮子的流浪,是因為他舍離了三寶,慢慢流轉以後,善根退轉了,但是他的出離心沒退,這是他唯一得到救拔的地方。我們說過,一個人要得到佛陀的救拔,基本的就是出離心。就是,你不能解決痛苦,但至少你要知道這個是痛苦。

就是“知苦”,這是基本,這是佛陀度化你的底限。你連人生是痛苦的都不知道,那你這個人就沒法度化了,沒辦法度化了。因為你所有的修行的激發點、出離心都來自於知苦,其他都可以慢慢來。

這個窮子雖然智慧退失了、菩提心退失了,但是他對痛苦的覺察這一塊是在的,所以佛陀和他相遇以後,就展開了善根修補的工作。只要你知道這個人生是痛苦的,有出離心,那所有的都可以想辦法了。

所以佛陀就利用他要厭離痛苦的心態,帶他到二乘的四諦法門;四諦法門以後,佛陀為了能夠更親近這個窮子,就脫下了富貴的衣服,穿上污穢的衣裳,那麼跟他怎麼樣呢?同事攝。

但是,你不是只用色身來攝受他,你還得要佛法來開導他。我們看佛陀在他工作的時候做了哪些開導。

方等時

父——>長者有智,漸令入出

子——>心相體信,入出無難

語諸作人,汝等勤作,勿得懈息,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。後傷告言:咄!男子,汝常此作,勿復餘去,當加汝價。諸有所須,盆器米麵鹽醋之屬,莫自疑難,亦有老敝使人須者相給,好自安意。我如汝父,勿復憂慮。所以者何?我年老大,而汝少壯,汝常作時,無有欺怠、瞋恨、怨言,都不見汝有此諸惡,如餘作人;自今已後,如所生子。即時長者更與作字,名之為兒。

佛陀就開導掃廁所的這個窮子。他開導什麼呢?開導四念處法。這個四念處法是一個正修,它觀察的物件有四個:身、受、心、法。身、受是一組,心、法是一組。我們對於色身跟感受產生貪愛的煩惱,所以佛陀用不淨跟苦來對治。

比方說,我們為什麼會貪愛呢?要麼就來自於物質世界,就是身,你可能吃了美好的食物,或者是享受什麼樣的遊戲,這個貪愛是由色身產生的;或者是來自於感受,一種心靈的感受。不管是來自於物質還是來自於精神,這種快樂,佛陀要我們觀察不淨跟苦來面對。

其實,在四念處操作的時候有別相念、總相念,但真正操作起來是互相作用。比方說對治愛取,我們淨土宗也是要對治的,因為你厭離娑婆,第一個對治的就是愛取

對治愛取有兩個:一個是不淨,一個是苦諦。不淨就是說,雖然這個物質世界、精神世界會給你快樂的感受,但是你要想一件事情,這個快樂是有過失的、不淨的。就是它這個美好的蛋糕的背後是有毒藥,“初雖美味,終成大患”。

什麼樣的過失呢?它裡面有煩惱業力。你享受這個快樂,你就要付出老病死的折磨的代價。“以有煩惱故,有諸罪業故,有老病死故”,所以“非實安樂住”。

所以,遇到三界的快樂,你要做如是思惟:這個快樂只是一時的,但是你要付出以後長遠的痛苦。所以用這種苦諦跟不淨的思惟來調伏你的愛煩惱,這是第一個。調伏愛煩惱,意思就是建立出離心。

有出離心當然不夠。第二個,“觀身受心法”這個“心”。什麼叫心呢?就是“我”的自體。我們凡夫去掌控人生,就來自於內心,那個內心捏造一個“我”。這個“法”就是“我所”,由我所掌控的人、事、地、物都叫法,我所。這個對治我、我所就是無常、無我。

當然有兩個選擇。你可以先從“我所”控制。比方說,我們有些人喜歡去掌控子女。這個子女好,你就高興;子女要是不聽話,你就痛苦。這種主宰性來自於外境,你就觀察無常、無我,這些都是生滅變異、虛偽無主的,這人生是不能掌控的。

人生在世那叫做業力的釋放,完全都是業力在釋放。業力會好,它就會好;業力會不好,它就不好。眾生各有各的業力,不是我們說了算。所以,你可以從“法”上來對治主宰。

或者,你可以直接觀你的內心。你的內心,這個“我”是不可得,那你看我們的心刹那刹那生滅,沒有一個常、一、主宰的我。所以,用無常、無我來破除我跟我所,這個就是空正見

所以,整個聲聞法,就是一個出離心、一個空正見。就是透過四念處,身、受、心、法。就是出離心,放棄主宰,就這兩件事情。那麼這樣子生死業力就慢慢慢慢地沉澱、淡薄乃至於斷除。這第一個,“語諸作人”,就是四念處(不凈、苦諦、無常、無我)

四念處,我們剛開始可能是一個聞慧,那慢慢怎麼樣呢?要不斷地加強觀慧的相續。就是你不是只有知道,要每天有一個功課來觀照,讓它輾轉相續。所以,這個四正勤就是,你要能夠讓這個觀慧輾轉相續到煖位,就入這個內凡的加行位,叫做煖位。

“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,後復告言:咄!男子,汝常此作,勿復餘去。”佛陀就是用這樣的一種四念處,然後再加上精進,這種方便來誘導他,使令這個窮子慢慢地隨順於空性,也拉近了父子之間的距離。這是第二個,透過四正勤來加強他的觀慧。

“汝常此作,勿復餘去。”前面的四正勤是偏重在觀慧的增長,這個四如意足偏重在禪定的成就。就是你要成就禪定,不能只是打坐、修止觀,開始要息諸緣務,加強專注,修這個欲、勤、心、觀

禪定第一個,。你要有得到禪定的強烈的欲望,我一定要得到禪定。然後再透過精進;透過,就是專注;透過,就是配合四念處的觀慧,慢慢調伏妄想,對治昏沉,慢慢得到禪定,這個禪定就入頂位。煖、頂、忍,這個四加行的第二個,到頂了。

到了頂位以後,佛陀就給他怎麼樣?加價。一開始本來談的工資是多少,現在給他加倍。為什麼呢?就是說,本來是四念處的觀慧是散亂心的,但是他這個觀慧得到禪定以後,他有什麼好處呢?

“諸有所須,盆器米麵鹽醋之屬,莫自疑難,亦有老敝使人,須者相給。”有了禪定以後,你再修行就更自在了。比方說米,米就是我空,米比較粗;麵就比較細,它的本質比較細,麵就是法空。

所以聲聞人又有法空。不過,這個法空跟大乘法空不一樣。那麼鹽醋,這個鹽就是調味料,鹽就是無常的智慧,醋就是苦諦的智慧。透過無常跟苦諦的調治,使令這個止觀出入更自在,就是“莫自疑難”。這個是禪定的好處,使令他修止修觀更加的自在。

“亦有老敝使人,須者相給。”那麼禪定還可以怎麼樣?產生神通,五種神通來供給我們日常生活的妙用。這個是講到四如意足成就以後價錢就加倍。

第四個,好自安意就是成就五根。五根就入忍位了。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。我們前面沒有成就根,沒有成就信根之前你怎麼知道你拜佛已經達到信根了?信,就是你願意隨順。你拜佛的時候你帶勉強,念佛的時候帶勉強,表示你對佛號這個法是排斥的,帶點勉強,所以你這個信根不具足。

但是你信根生起以後,你那個心要進入佛號的時候就很自然,“好自安意”。一個人對整個佛號生起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善根的時候,他佛號念起來是安穩自在。這是成就五根。

第五個,進一步,“我如汝父,勿復憂慮”,那麼就成就五力。五根是生善,生起善根;五力就破惡了,成就破惡。這個時候,成就五力以後,佛陀就開始鼓勵他、安慰他了。因為成就五力以後,他入了世第一。

世第一,離小乘的見道位初果就很靠近了,非常接近,所以他就不用再憂慮。為什麼呢?因為到世第一他不退轉於凡夫了。所以佛陀這個時候要加把勁,佛陀就鼓勵他說:“我年老大,而汝少壯,汝常作時,無有欺怠、瞋恨、怨言,都不見汝有此諸惡,如餘作人。”

他說,我年紀大了(就比喻佛陀已經證得無學了),我自己已經證得無學了,佛陀作證。而你智斷未成,但是沒關係,你就差那一步了。我觀察你工作時,你現在的工作,沒有欺誑,就是信力成就,沒有懈怠就是精進力成就,沒有瞋就是正念力成就,沒有恨就是正定力成就,沒有怨言就是智慧力成就。我看不出你有這種欺怠、瞋恨、怨言,所以你的修行應該很快要成就了。

所以佛陀就給他安慰,從今以後,你“如所生子”。諸位!窮子是一個外來打工的人,佛陀竟然跟他說,你現在跟我的關係就很像是我的兒子了。雖然還不是兒子,但是我們關係已經親密到,就是說我已經把你當兒子看了,是這樣子。這個到了世第一了。

最後第六,七菩提分。“即時長者更與作字,名之為兒。”經過佛陀前面的五根、五力的鼓勵、開導以後,最後入七菩提分。七菩提分就正式地證得我空,斷了三界的見惑,這個時候“名之為兒”。

因為他已經怎麼樣?接觸了佛陀的道法。諸位!小乘的道法就是大乘的道法,《法華經》就是這樣說的。聲聞智斷就是菩薩無生法忍,這個是其他經典沒有講到的。一般其他經典是小乘、大乘分得很清楚,我空就是我空,真如就是真如。

《法華經》不是這個看法。《法華經》認為,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”,真理只有一個。所以當他證得法性的時候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,“名之為兒”,你現在在菩提道上已經是算是兒子了。當然,這時候離真正的真如的兒子還有一段距離,所以一般小乘我們叫做什麼?我們叫做庶子。菩薩是長子,旁邊的生的叫庶子,至少他是一個兒。

爾時,窮子雖欣此遇,猶故自謂客作賤人。由是之故,於二十年中,常令除糞。

前面經過佛陀的開導,從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以後證得初果,名之為兒。那接著後半段就斷思惑了,要斷惑證真了。

這個時候“窮子雖欣此遇”,一個人見到心中光明的時候,他是歡喜的,證得我空。而且他會知道,一個人成就聖道以後,他一定會知道。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他一定知道他證得聖果了。證得聖果不用問別人,他自己可以印證的。

“猶故自謂客作賤人”,就是說,雖然證得初果,但是還不能發菩提心。就好像說,你一個打工的,你再怎麼工作、跟老闆的關係再怎麼好,老闆把你當作兒子看待,但是這個打工的人總是覺得說,我還是個打工的,客作賤人,我是外面的,我不是家族的一部分,我是外來打工的。他還是這樣想,所以他覺得他跟佛陀還是不一樣。

最後,“由是之故”,經過二十年,經過八正道分。其實八正道分的第一個,“正見、正思惟”的那個正見,是無漏的智慧,是見道以後起修道。所以八正道分不是凡夫修的,理論上八正道分是他從初果見道以後生起的修道。

那麼這個地方經過了二十年是怎麼說呢?就是無間斷惑、解脫道證真。他經過無間道、解脫道、無間道、解脫道……次第地斷三界的八十一品思惑,最後證得我空的真如,成就阿羅漢果。就是經過二十年,成就二乘的圓滿果位。

那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窮子來到了大富長者的家族來打工,大富長者不但給他很多的錢,還陪著他一起工作,不斷開導他。那麼最後的結果叫做什麼呢?“如所生子。”關係到這麼密切了。

你雖然是外來的,但是我已經把你當作兒子看待了。但是,這個窮子是怎麼想呢?雖然老闆對他很好,這個人還是怎麼樣?“客作賤人。”說我還是打工的,你對我好是一回事,我不敢直接承認我是你的兒子。

我們從這段經文來看,等於是創造雙贏了。看這個情況,窮子很高興,叫做“雖欣此遇”。因為窮子的目的是什麼?他要離開痛苦。小乘佛法,對於成就功德莊嚴,它沒有這個本事給你;但是怎麼離開三界、怎麼消除三界的業力、怎麼解決生死的痛苦,是它的專長。

所以四念處大小乘共修,淨土宗也要修,因為你厭離娑婆。你不修四念處,那你厭離娑婆就是個空話,你怎麼厭離娑婆呢?我們生生世世在三界輪回的原因,除了業力以外,就是我們喜歡三界的果報,就愛取,沒有愛取是不能夠滋潤業力的。

所以淨土宗,我們前面說過,淨土宗是要內心做出改變才會往生的。不是說你把佛號拿來念一念,然後你就會往生了,按照正常情況是不會往生的。因為你往生你要帶業往生,既然是帶業往生,你不能把十二因緣那個轉盤轉得這麼熾盛。

業力有一個開關,就是我愛執,那種主宰性。你把那個“我”拿掉,那個輪盤就不會轉動了

所以,佛法解決生死問題,那比外道高明多了。我們說過,外道就修苦行,說,我有生死業,那我就趕快消吧。用痛苦來消業障,你消到什麼時候?所以苦行不是辦法。

佛陀說,業力有一個開關,就是我愛執,那種主宰性。你把那個“我”拿掉,那個輪盤就不會轉動了。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……生老病死,你把那個無明關掉,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……生老病死滅,那個無明就是我愛執

從分段生死來說,那個無明就是我愛執。所以,佛法的善巧,是從根本去關掉開關。外道是從枝末上,我有業力,我要消業障,所以我這一天就吃三顆米,日食三米;要麼就是整天泡在水裡面,要不然就是用有刺的植物放在床上,就臥在刺上,用種種苦行來消除業障。不可能的!

離開痛苦的方法就是證得我空的真理,沒有其他的方法消除生死業力

所以到此為止,達到了雙方都滿意。那窮子滿意我們可以理解,窮子得到涅槃寂靜,他沒有痛苦了。那麼父親怎麼滿意呢?我們前面說過,父親見到兒子是要把家產給他的。你別忘了,小乘的真理就是大乘的真理,這就是《法華經》的思想,聲聞智斷就是菩薩的無生法忍。

只要你有本事,拉到佛法真如也好,進入空性,沾到真如的一點邊也好,後面佛陀就有辦法了。只要你入聖位,佛陀一定有辦法把你帶入真如,遲跟早了。

般若時

父——>顯示珍寶,所應取與

子——>領知眾物,無心希取

過是已後,心相體信,入出無難,然其所止,猶在本處。世尊!爾時長者有疾,自知將死不久,語窮子言:我今多有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,其中多少,所應取與,汝悉知之,我心如是,當體此意。所以者何?今我與汝,便為不異,宜加用心,無令漏失。

爾時,窮子即受教敕,領知眾物,金銀珍寶,及諸庫藏,而無希取一餐之意,然其所止,故在本處,下劣之心,亦未能舍。

我們知道,窮子從一個在外面流浪打工的流浪漢,到了大富長者家族打工以後,得到穩定的衣食,甚至於這個長者不斷給他加價、加價、加價,他已經非常滿意了。但是佛陀似乎是不太滿意,還要給他一些增上。但是作為這個窮子來說,他已經是心滿意足了。我們看佛陀後面要怎麼樣再讓他進步。

“過是已後,心相體信,入出無難。”過是已後,就是這個聲聞人經過了阿含時,證得阿羅漢果以後。阿羅漢一成就以後,雙方面,這個父子關係改變了。什麼改變呢?“心相體信。”內心當中互相信任,這個很重要。我相信你,你也相信我。為什麼呢?兒子為什麼相信父親呢?因為他已經知道這個父親所言不虛,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,所以他怎麼樣呢?聞大不謗。

所以說,入了聖位以後為什麼很好引導?因為他聞大乘法不再譭謗了。不像凡夫,凡夫受到痛苦折磨以後,你跟他講中道實相,他譭謗,他墮三惡道。所以佛陀非常害怕,佛陀不敢隨便地跟業障凡夫講大乘中道實相的法門,很怕你“破法不信故,墜於三惡道”。

入了聖位以後,佛陀對你有信心,你對佛陀也有信心,互相都有信心,所以你說什麼都可以了。“入出無難。”所以在方等會上,入,他始聞大乘方等法門;出,猶見丈六比丘說小乘法。就是說,阿羅漢們證得阿羅漢果以後,本來都想要入涅槃,但是佛陀以他的威德力把他們叫來聽方等經。

他聽方等經的時候他也是隨順,但是他從法會下來,佛陀還是現丈六比丘相給他說法,所以這兩個已經不互相衝突了。一方面聽大乘法,一方面習小乘法,這樣子對他來說,他可以達到平衡了。

雖然聽大乘法,他的內心有變化嗎?沒有變化,“然其所止,猶在本處”。這個地方我們說明過,方等是彈偏斥小、歎大褒圓,佛陀展現了大乘的功德,用《維摩詰經》的功德,大乘的不二功德來刺激他。

你說他沒有改變,其實他還是有改變,叫“動執生疑”。就是他以前在《阿含經》的時候,對涅槃寂靜是非常的執著,是百分之百的執著,現在這個執著有點動搖了。他心想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原來大乘功德並不是我之前想像的那麼不好,是這麼好。

你看文殊菩薩,《維摩詰經》中他們是那麼的自在,他們就算顯神通都比我好。我顯神通能夠變出一隻鳥,菩薩可以從變成一隻鳥,這只鳥又變成十隻鳥,這十隻鳥又變成一百隻鳥。他一看,光是神通力,阿羅漢就比不上大乘了。就是“一為無量、無量為一”的那種自在境界,阿羅漢實在是大開眼界。

但是他的心態還是:雖然如此,我還是喜歡涅槃寂靜樂。但是已經有一點點動搖了。方等會上的目的就是動執生疑。我們再看佛陀進一步加碼,用般若法水洗除他的法執。

“爾時長者有疾”,這個時候到般若會上,佛陀知道他一期的教化即將結束。“自知將死不久”,沒有太多時間等待了,所以就在般若會上說,“我今多有金銀珍寶,倉庫盈溢,其中多少,所應取與”。

前面這個窮子來到家族是掃廁所,做卑賤的工作,現在讓他管理庫房。就是說,窮子,你現在在我們這邊最資深了,你不要掃廁所,你現在“領知眾物”,我的倉庫裡面什麼是金銀財寶,有多少,你應該要清清楚楚,以後就歸你管理。

般若,叫做轉教付財,佛陀要聲聞人代替佛陀講法空的思想。給誰聽呢?給菩薩聽。那麼聲聞人為什麼能夠講呢?佛陀就安慰他說,沒關係,你講,你會講不是你的智慧,是我加持你的。

其實蕅益大師說,聲聞人會講,表示他對法空是有所理解,他只是不能承當而已。所以開始怎麼樣?“領知眾物。”就是說,你來做我的管家,你“當體此意”,你應該好好體會一下大乘佛法六度的功德的內涵了,你不能老是活在偏空的涅槃,你要好好瞭解大乘功德,它是怎麼樣進出的,怎麼樣開合,多少的等等。

“今我與汝,便為不異”,這地方說到重點了。就是說,在般若會上佛陀釋放的消息是說,雖然你是打工的,雖然我是老闆,其實我們之間是沒有差別的。這個地方般若會上有兩層意思:

第一個,蕅益大師說,“加被令說”。就是說,你說的法跟我的法是一樣的,所以聲聞人說法空的思想以後,佛陀說“如是如是”,你說得太好了,你說的法是如,我的法也是如,一如無二如。佛陀加被他們,所說的法佛陀加以印證。

第二個,“法性皆如”。就是眾生心如,佛心亦如,一如無二如。你證的空性雖然是我空,我是法空,但是一空無二空,所以“今我與汝,便為不異”。慢慢地怎麼樣?化解這個聲聞人的法執。所以在般若會上說,“汝宜加用心,無令漏失”,你要用功學習,不要老是漏失於偏空的真理當中。這個長者如此用心,我們看窮子的反應怎麼樣。

“爾時,窮子即受教敕,領知眾物,金銀珍寶,及諸庫藏,而無希取一餐之意,然其所止,故在本處,下劣之心,亦未能舍。”窮子經過領知眾物以後,他的心態不一樣。我們說過,窮子剛剛來到大富長者家是非常沒有自信的、非常怯弱的,但是現在不一樣了,現在能夠站在大眾面前來領導整個大富長者所有的珍寶財物。

但是他的心情“無有希取一餐之意”。雖然在般若會上大談六度的功德、大談菩提心法門,但是他對這種大乘功德跟菩提心還是不生希求之心,所以他內心當中還是執著於偏空的涅槃,“下劣之心,亦未能舍”。

到般若會上,蕅益大師說,聲聞人密得別益,就是秘密當中已經成就別教的思想。什麼意思?別教是大乘的初期,別教是講無量法門。就是說,你透過佈施成就富貴,透過持戒成就尊貴身,透過忍辱成就莊嚴身,他把“無量的因成就無量的萬德之果”講得清清楚楚。

聲聞人聽了以後他也隨喜讚歎,但是他怎麼樣?別教的功德就差在一個地方,他不知道會歸一心,他不知道是眾生本具,就差在這裡。他以為這些都要修來的。當然,修來也對,但是你修德還有一個性德,他不知道無量功德是眾生本具。就是他得到別教的功德,但是沒有入圓教。

但是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得出來,他的大乘善根已經開始醞釀,準備啟動了。我們說過,聲聞人一開始學佛,是來自於厭惡痛苦。後來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是執著空性,他裹足不前,執著空性。

到了般若會上,佛陀把他空性的法執徹底給動搖了,所以到了方等生疑,般若生悔。般若以後他有點後悔了,早知道我應該走這條路才對,你看這個功德這麼殊勝。既然是又疑又悔,這個時候就是到了法華會上,就是佛陀正式出手要救拔他的時候了,要“會權入實”了。

攝漸歸頓:法華涅槃時

父——>此是我子,正式付財

子——>心大歡喜,得未曾有

復經少時,父知子意漸已通泰,成就大志,自鄙先心。臨欲終時,而命其子,並會親族、國王、大臣、刹利、居士,皆悉已集,即自宣言:諸君當知,此是我子,我之所生,於某城中,舍吾逃走,竛竮辛苦五十餘年,其本字某,我名某甲,昔在本城懷憂推覓,忽於此間遇會得之,此實我子,我實其父,今我所有一切財物,皆是子有,先所出內是子所知。

世尊!是時窮子聞父此言,即大歡喜,得未曾有,而作是念:我本無心有所希求,今此寶藏自然而至。

好,“復經少時”,就是這個窮子經過《阿含經》的斷惑證真以後,經過方等、般若的這樣的一種法力的攝受以後,終於到了法華會上的〈序品〉。這個時候佛陀講《無量義經》,佛陀在〈序品〉放光現瑞,這個時候他也了知了一為無量、無量為一,一心萬行、萬行一心的妙理了。

所以這個時候,“父知子意,漸已通泰”,他不再執著於小乘的偏空涅槃之小果,他的心量慢慢地擴大,而且“自鄙先心”,對於過去執著偏空涅槃而放棄了六度的廣大的功德,某種程度心生悔恨。所以佛陀知道度化的因緣終於成熟,他的大乘善根終於完全恢復了。

所以長者“臨欲終時,而命其子”,就昭告所有二乘的聲聞人,而且會親族,把過去華嚴會上的大菩薩,還有國王,蕅益大師說這個國王就是大小乘的經典,因為《法華經》可以會所有經典入一佛乘的思想。那麼為什麼大小乘經叫國王呢?因為每一部經都說它是最好的,每一部經都是國王,在一個國土裡面他就是王。

那麼把大小乘的經典也找來;包括大臣,就是〈序品〉中十八位等覺菩薩;刹帝利就是十地菩薩;居士就是前面的〈序品〉中三賢位的菩薩,諸大菩薩都召集來。“即自宣言:諸君當知,此是我子,我之所生。”說這個打工的窮子就是我的親生兒子。

那他以前是怎麼回事呢?“於某城中,舍吾逃走。”這個某城就是說,每一個人善根退失的城不太一樣。有些人善根退失,他追求財富去了,從財富之城退失了。

你學佛到最後,你今生學佛來生怎麼沒有學佛呢?因為你生長在富貴家,整天管錢財,或者是被感情,色的因緣,色塵給帶走了;或者是追求名,別人的讚美。

總之,眾生退轉善根的因緣是各各差別,所以叫某城。每一個人從什麼地方逃走不一樣,逃走以後,“竛竮辛苦五十餘年”,在六道裡面輪回,到人天三惡道等等。“其本字某,我名某甲。”他過去蒙佛陀教化的時候,或者在家,或者出家,有一個法號。

“昔在本城,懷憂推覓”。我在“本城”,我在法身的大般涅槃的時候,老是在思念這些在三界流浪、過去被我度化的三乘的諸子,看看有沒有度化的根機。

“忽於此間遇會得之”,就是終於感應道交了,窮子的出離心、佛陀的大悲心,終於不期而遇。“此實”,這個人真的是我所生的兒子,我也是他真實的父親。“今我所有一切財物,皆是子有。”我這些珍寶都是這個窮子所有。“先所出內是子所知。”我所說的這個功德怎麼妙用,我前面在方等、般若都跟你講清楚了,你只要直下承當就好。這個不是技術的問題了,只是你心態的問題。

“世尊!是時窮子聞父此言。”聽到佛陀說你是我的兒子,我們看這個窮子怎麼反應。“即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”這個窮子已經不像前面那麼的小智德薄,聞大逃避,而是怎麼樣?生大歡喜,得未曾有。

而且他作如是念:“我本無心有所希求,而此寶藏自然而至。”窮子來到大富長者家,是追求衣食,遠離痛苦。沒想到這麼一個經過以後,居然繼承了這個長者所有的財富。

當然,這個核心思想,他為什麼能夠“會權入實”呢?就是不求而得,這個很重要。諸位!我們剛開始修行要有所得,我們必須讓自己踏出第一步。因為我們面對煩惱業力的時候,一開始從解脫的角度,要找到一個你滿意的結果,比方說極樂世界,比方說偏空涅槃。

你要離開三界,你要給自己一個讓你自己滿意的理由,來說服你自己。你說我離開三界沒有任何理由,那你不會離開的。凡夫的角度一定要先有一個目標。但是你從解脫到成佛的時候,成佛就不能求了。

如果你今天是窮子,你有兩個選擇:你還想領工資,那你一輩子就打工的,就算你做到管理者、當家師,你只要領工資,你就不是老闆的兒子。 “不求自得”是說,他本來是有所求而來到家族,後來他終於知道不求是最圓滿的求。他因為不求,也不再執著涅槃了,所以他的真如本性就顯現了。

有一位禪師,他問另一位禪宗的大德說: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”就是禪宗的心法是什麼?這個禪宗大德說:“與汝互動者是。”

這句話說得好!與汝互動者是,就是“不求自得”。就是說,你念佛,你念佛的時候心中出現佛號。諸位!誰跟佛號互動?不是嘴巴念佛,是你的心跟佛號互動嘛。

當你持咒的時候,與汝互動者是。說我心中創造一個咒語,誰跟這個咒語互動?能念的心,所念的咒語,是你的心跟它互動。好,阿羅漢他為什麼不求自得呢?說,好,我喜歡偏空涅槃的寂靜,與汝互動者是。誰跟空性的涅槃寂靜互動?就是你的心。

所以沒有錯,這是一個過程。我們剛開始遭遇痛苦,我們要有所求來離開痛苦,叫做解脫道。解脫道一定要有所求。但是解脫道進入到菩提道的時候,你有所求,你就不能成佛了。

所以這個佛法是一個過程。我們剛開始用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莊嚴來引導我們離開三界。但是我跟你保證,你到了極樂世界的時候心態會改變,你因為有所求而往生,但是你到了極樂世界,因為無所求你才可以成佛。不過沒關係,佛法講權法妙、實法妙,現在是要有所求,因為現在是你要解脫嘛。

總而言之,窮子從一個打工的升到最高的一個管理者——當家師,他為什麼變成兒子?就是四個字,因為他“不求”,所以“自得”,就這樣子,要超越因果法。你還想追求回報,你就永遠不會成佛。

五時說法.png

世尊!大富長者則是如來,我等皆似佛子。如來常說,我等為子。

這個地方先說明合法。說,“大富長者則是如來”。前面的長者是誰呢?就是世尊如來。“我等皆似佛子。”這個地方講父子相失,相失以後,他大乘善根退失了。所以剛開始佛陀只能講,你不是佛陀的兒子,但是你相似于佛陀的兒子,相似。

因為善根退失,所以子義未成。那麼等到後面的父子相見以後,如來才正式說“我等為子”。這個是讚歎。當然,其實這個時候是相對未來的道果來說。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,相見以後稱“我等為子”,也是一種稱讚,其實對望未來而稱為子。

世尊!我等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諸熱惱,迷惑無知,樂著小法。

初次見面,這個窮子前面並沒有這麼表白他的心情,說我剛開始見到佛陀的時候是什麼心情。說“我等以三苦故”,我們說過大乘善根有些會退,有些不會退,對痛苦的覺知、感受是不會退的。

所以,這個窮子可以說歷盡了整個六道輪回。這個地方包括了三苦指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苦苦特別指的是什麼呢?三惡道。地獄的刀山油鍋;餓鬼的饑餓口渴;畜生的系縛打殺。這種極度的痛苦叫做苦苦。

那麼什麼叫壞苦呢?就是人天的快樂果報。窮子他也不是完全造罪,他有時候也修善,他造善以後出現了富貴榮耀。但是這個富貴榮耀到最後怎麼樣?面臨死亡的問題,就是壞苦,它會破壞。他這個快樂本身不是苦,但是快樂裡面有痛苦的危機在。就好像我們說,一個美好的食物是甜美的,但是裡面有毒藥,這就叫做壞苦。

行苦特別指的是什麼?就是五濁惡世,就是人壽到了兩萬歲以後,他的身、受、心、法活動太熾盛,躁動不安,因整個環境的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的不安穩性,叫行苦。這個是遍於整個三界六道的。

這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窮子不能夠馬上接受大乘的菩薩道,因為他受到外境苦苦、壞苦、行苦的三種折磨。

所以他的內心世界可以說是有兩種情況:
第一個,受諸熱惱。長時間地在熱惱跟不安穩的狀態,到三惡道是受痛苦的逼迫而熱惱;到了人天,快樂,但他沒有安全感,他不知道這個快樂什麼時候要失掉,所以他老是活在既熱又惱的一種不安穩狀態。

第二個,迷惑不知。這不是外境而已,他內心也有問題,迷惑不知。長時間地受過外境的刺激,他內心不斷地有顛倒妄想來干擾他。

受諸熱惱,就是外境的傷害;迷惑不知,內心顛倒妄想的干擾。所以結果就只有一個,叫做“樂著小法”。樂著小法,因為對三界的苦有極度的厭惡,所以他遇到廣大財富的這個長者,他不求榮華富貴,他也不求珍寶,他就希望一個空,希望一個寂靜安穩的環境,就這樣慢慢地、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就好。這是他的心態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為什麼這個窮子拒絕了大乘佛法的召喚?因為他受諸苦惱,迷惑不知,樂著小法。這是他的一個心態。

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,蠲除諸法戲論之糞,我等於中,勤加精進,得至涅槃一日之價;既得此已,心大歡喜,自以為足,便自謂言,於佛法中勤精進故,所得弘多。

佛陀把過去的這個二乘人追回來以後,就知道他的大乘善根退了,所以就讓他在家裡面待著:你現在哪兒都不要去,在我這邊工作,你反正也是要打工,那你乾脆就在我家打工好了。

佛陀善巧方便,就說,好,你不能接受大乘的真空妙有,佛陀就怎麼樣?“為實施權”,把妙有這一塊先遮起來,先講空性。小乘人是這樣子,他被有為諸法搞怕了,所以他變成一種怎麼樣?他壞的不要,好的也不要。

反正在小乘的觀念裡面,“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”。不管你是有為的生死諸法,不管你是有為的功德莊嚴,只要是有為諸法,對他來說,他認為都是傷害。所以佛陀說,好,那我們不談有為法,我們談無為法。佛陀讓我們怎樣?思惟四諦法門。四諦法門所要修的是什麼?我空的真如,先求空性。

聲聞人他這個時候得到空性以後,這個法跟他的心完全配合,這個是很重要的。就是這個機、法相應,產生他強大的願望,所以“蠲除諸法戲論之糞”,他就很快地證得我空的真如,消除內心的見思煩惱,就是一種不乾淨的東西。

“我等於中,勤加精進,得至涅槃一日之價”。這個地方的“勤加精進”,就是因為滿足他的願望,所以成就了他涅槃的少分功德。涅槃雖然沒有功德莊嚴,但是它能夠怎麼樣?滿足他衣食的溫飽。這個聲聞人求的就是安穩的環境,衣食的溫飽。

“既得此已,心大歡喜。”他就覺得,不錯了,起碼我不用去流浪了,我不用為衣食奔忙了。我在這個大富長者的家裡面,不再受風吹雨打日曬,就覺得滿足了。所以他就覺得“所得弘多”,起碼我已經不再經歷生死輪回了。

當然,佛陀不會就此放棄,佛陀會進一步地開導他。

然世尊先知我等,心著敝欲,樂於小法,便見縱舍,不為分別,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。

“然則世尊先知我等”,佛陀經過測試以後,知道這些過去的弟子們大乘善根退失,只有二乘的根性了,所以“心著弊欲,樂於小法”。一個人大乘的善根是中道,但善根退了以後他就走極端了。要麼他流入生死的時候就貪著生死果報,要麼就執著空性,就是要麼著有,要麼偏空,

所以“便見縱舍”。佛陀一開始就不跟他講中道的真空妙有的道理,先講空性。就是說,與其讓你著有輪回生死,不如讓你偏空。因為偏空還有救,你輪回生死,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了。所以,佛陀暫時不分別這種所謂的“如來知見寶藏之分”。

我們看,佛陀一開始在阿含、方等、般若,絕口不提要這個兒子去繼承家業,去繼承所有的珍寶,佛陀只是讚歎空性的殊勝、空性的圓滿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佛陀的意思,簡單講就是用空性來激發他的中道思想。這是佛陀高明的地方。

我們再講一次:善根是相通的,重點你要找到突破口。修行最怕的是你什麼都無所求。我們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求圓滿。你看很多人念佛,他為什麼進不去?他就讀《金剛經》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,結果他無所住,結果也沒有生其心。為什麼?因為不相應。

我們明明有所得心很重,你卻故意拿一個無所得的智慧把自己壓在上面,所以你這個機跟法落差太大。你的法太高,你的根機太低,這是小孩子玩大車,所以你這個法沒辦法轉動。

你倒不如(佛陀說的)務實一點。你看看極樂世界有哪些能夠打動你的心的:極樂世界七寶池、八功德水;我願意到極樂世界,因為沒有三惡道,我過去在三惡道裡面受到很大的傷害;我希望我的色身壽命長遠,不要老是經過死亡,每一次的死亡對我產生很大的不確定。

總之,我們看佛陀的攝受,他是先讓窮子打工賺錢,有所得;然後,在有所得裡面站穩腳步以後,再開始激發他的進步。

我想到過去讀佛學院的一段情況。我們讀佛學院的時候,我們的教務主任慧天長老,第一年對我們特別好,看到我們就嬉嬉笑笑問:最近怎麼樣?晚上睡得好不好?功課壓力大不大?第一年對我們是把我們當朋友看待,出坡的時候陪著我們,跟我們在地上喝綠豆湯,工作在一起,生活在一起。

到第二年以後就完全改變了,臉就拉下來了。所以我們第一年犯錯基本上很少人會受到處罰。我記得我們第一年的時候,慧天長老在黑板上寫一個“熬”字,修行不著急,慢慢熬,熬久了你就成功了。到第二年開學典禮,慧天長老寫了幾個字:嚴格就是慈悲。第二年以後公事公辦。

後來我就問慧天長老說,您老人家第一年對我們這麼好,第二年怎麼開始那麼嚴格?老人家說,第一年你們年輕,每一個人剛剛離開家庭,身心不安穩。我一要求你們,你們就跑回去了。所以我第一年要攝受你們,讓你們先安定。

經過一年的僧團生活,經過教育以後,你們已經站穩腳跟了,這個時候不再激發你們,不再嚴格要求你們,就快來不及了,快畢業了。就像佛陀說的,佛陀看到二乘人證得阿羅漢以後,我日子不久了,要趕快激發他了。

所以我們看一開始佛陀是怎麼樣?誘導返家,方便攝受。你不想繼承家業,沒關係,你在家裡面待著,做簡單的工作。而且佛陀不斷地鼓勵說,你這樣做不錯,你掃廁所掃得好,你這樣掃下去就很像是我的兒子。佛陀方便地讚歎攝受。

當然,攝受完以後,等到這個窮子證得阿羅漢果,證得空性以後,他的特點:聞大不謗,他不再排斥大乘佛法。我們說過,大小乘佛法是相通的,所以他證得空性以後,自然對妙有的東西不那麼排斥了。那麼佛陀就開始要去對治他了,我們看下一段就知道。

世尊以方便力,說如來智慧,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,以為大得;於此大乘,無有志求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,為諸菩薩開示演說,而自於此無有志願。所以者何?佛知我等心樂小法,以方便力,隨我等說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。

等到這個窮子證得空性、成就阿羅漢以後,佛陀口氣就改變了。世尊先“以方便力,說如來智慧”,這個方便力就是佛陀施設方等時的教法。方等時佛陀就開始怎麼樣?把大乘的功德給現出來。佛陀不是自己做,叫維摩詰居士。

維摩詰居士跟文殊菩薩就在阿羅漢面前顯出大乘的不二法門,顯現“一為無量、無量為一”的功德妙用。目的是什麼?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。就訶責小乘空性的不圓滿:你們只有空性而不含眾德,你看這些菩薩,他證得空性,又有無量的功德,這該多好!

當然,阿羅漢們雖然在方等會上列席,但是“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,以為大得”,他不生好樂。不過我們說過,雖然不生好樂,也是產生一種不思議的熏習,讓他們動執生疑。

所以,在方等會上你說阿羅漢完全沒有受到教育嗎?也未必。阿羅漢雖然看到大乘功德而沒有產生志向來追求,但是他內心深處有一種“恥小慕大”,他內心當中隱隱約約對自己的空性有一點覺得,好像我這樣子不太夠,對大乘的妙有開始有一點歡喜心。但這個歡喜還不足以付諸行動,叫恥小慕大。這是方等時。

經過方等的大乘功德的熏習以後,到了般若會上,佛陀講一切法空,而且不是佛陀講,他叫二乘人上去講:須菩提你上去講。“我等又因如來智慧,為諸菩薩開示演說。”般若會上叫做轉教菩薩,佛陀善巧方便,說你們聲聞人上去講法空的思想。

法空的思想當然就牽涉到大乘的無生觀。就是說,生死是因緣法,涅槃是因緣的還滅法,所以它是因緣的對立面,說是“因緣和合”所以“虛妄有生”,“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”,所以生跟滅都是對立面。

我們凡夫喜歡生這一塊,喜歡得到的東西越多越好,所以就受到傷害。二乘人喜歡滅,所以失去功德莊嚴。所以,從無生的觀念來看,生死涅槃是等空花,都是一念心所現。

這個時候佛陀沒有親自講,叫聲聞人講,為菩薩開示,轉教菩薩。但是,講歸講,他內心也是對這種大乘的無生理“無有志願”。“所以者何?佛知我等心樂小法,以方便力,隨我等說”,但是“我等不知真是佛子”。

所以這個時候他還不能夠承當他是佛陀的兒子而繼承家業。但是,小乘學者在方等時恥小慕大,在般若會上成功地消除法執,這個很重要。小乘的人為什麼不能夠馬上回小向大,因為他對空性的執著太重。他長時間在輪回當中,受到這種生命的不確定傷害太重,所以他得到空性以後,他抓著不放。

佛陀跟他講,說你這個空性也是個假相,就跟生死一樣,生死是個假相,涅槃也是個假相,都是唯心所現的假相。所以這個地方他成功地消除法執,為以後繼承家業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。

今我等方知,世尊于佛智慧,無所吝惜。所以者何?我等昔來真是佛子,而但樂小法,若我等有樂大之心,佛則為我說大乘法,於此經中,唯說一乘,而昔于菩薩前,毀訾聲聞樂小法者,然佛實以大乘教化;是故我等,說本無心有所希求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,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。

“今我等方知”,這個“今”是什麼呢?這就到了法華會上。聲聞人證得空性以後,經過方等時的恥小慕大、般若會上的消除法執以後,到了法華會上,他終於能夠承當佛陀中道的智慧,終於知道,佛陀對兒子的教育,不管是小乘大乘,他是平等地教化,“無所吝惜”。

為什麼呢?“我等昔來真是佛子。”我們跟大乘人都是一樣,都是佛子,所以三乘就是一乘,只是說我們一開始被三界的生死折磨到害怕,所以好樂空性的涅槃,希望能夠做一個緩衝,所以佛陀也接受。

如果我們當時遇到佛陀的時候,我們馬上有這個接受大乘法之心,佛陀就給我們講大乘法了,講一心真如了,就不用經過空性的過程。

所以“於此經中,唯說一乘”,到了法華會上,佛陀把方便門打開以後,就是說,其實空性是佛陀假設安立的一個過渡的休息站,真理只有一個,就是非空非有、即空即有的一念心性。所以,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人生,那叫一個即空即假即中,這個才是唯一的真理,空性是一個過渡。

所以過去在方等會上,佛陀在菩薩面前是毀訾聲聞樂小法者。佛陀在《阿含經》中,對四諦法是種種的讚歎,說這個是阿毗達磨,是無比法。說的也對,相對凡夫跟外道來說,至少它了生死。但是我們平心而論,四諦法,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,我們看不到有任何的功德可言,這個空性不容眾德,你沒有看到裡面有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沒有看到六度的功德,只看到一個空空蕩蕩的涅槃寂靜。

佛陀在《阿含經》的時候讚歎空性涅槃,但是到了方等會上佛陀開始訶責,說是,你一天到晚安住在空性,那叫一個焦芽敗種。所以開始刺激他,用大乘的功德來刺激他。“然佛實以大乘教化”,雖然表面上是在刺激他,其實佛陀等於是讓他恥小慕大,已經把大乘的善根慢慢地往聲聞人的心中栽培,慢慢地建立他一種好樂大乘的善根。

所以“是故我等,說本無心有所希求”,就是我們到大富長者家裡面本來是打工的,要賺錢的,沒想到“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”。就是說,我們的發心本來是回家要賺錢的,結果變成繼承家業,“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”。

天臺宗講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,佛陀教化弟子有兩個方法:一個是公開式的,就針對式的,我這句話就是針對你講的,比方四諦法。就是說,佛陀把這個窮子帶回來以後,就跟窮子說,你就給我好好掃廁所,啥事都不要幹,其他人去外面做買賣,那個法身菩薩做買賣、做生意,跟你都沒有關係,你就把這個廁所掃好就好。就是公開地、針對性地去教化某一個人。這第一個。

第二個是佛陀高明的地方,叫做秘密教化。比方說,佛陀講方等、講般若,這本來就沒有小乘什麼事。他說,你們去聽聽看,說是維摩詰生病了,舍利弗尊者,你們代我去問候。其實我們看聲聞人在方等會上一句話都談不上,就文殊菩薩跟維摩詰居士大談不二法門,顯各種神通,顯各種功德莊嚴。

神通裡面去變一朵花,一朵花裡面變一百朵花,再變成一千朵花,最後這個花在空中消失掉。二乘人看得是目瞪口呆,因為二乘人他的神通是固定的,他不能一為無量,又不能無量為一。

那麼為什麼叫秘密教化呢?就是說,表面上我不是針對聲聞人,我不給你壓力,就是說你去旁邊旁聽就好。但是旁聽叫做一種不思議熏習。聲聞人他本來就是說,我本來不想來了,佛陀要我來,那我就在旁邊聽著。

結果七聽八聽,開始恥小慕大。在般若會上,佛陀更厲害:你代我去講法空思想。聲聞人本來說,那是佛陀的加被,但是七講八講,結果消除法執。這個就是怎麼樣呢?

佛陀雖然不是針對你,但是佛陀叫你在旁邊聽,這個就是秘密教化,讓他產生動執生疑,搖動他對空性的執著,讓他產生疑惑:好像這個空性沒有我想像的這麼圓滿,我是不是應該要從空出假,從空性走出來,去接受大乘的功德妙有?這個就是一種秘密教化。

《法華經》第57()(收藏)詳說窮子喻,看佛陀如何扶植甘當掃糞工的窮子成為真佛子
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