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named.jpg

 

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(68)

凈界法師講述

圖片1.png

本文重點:
1、畢陵伽婆蹉的圓通法: 觀身根
2、須菩提的圓通法: 觀意根
3、舍利弗的圓通法: 觀眼識
4、普賢菩薩的圓通法:觀耳識

 


25圓通-觀六根.png

我們在修《首楞嚴王三昧》的時候,有一句話是非常重要的,說是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。」一個修行人,你要找到你的方便門,你過去生的因緣,你在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哪一個門是你特別熟悉的,你修起來會「事半功倍」,甚至於「日劫相倍」,找到你的門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
第二點掌握到門的時候,你要掌握它一個修觀的方法,空假中三觀是怎麼觀的,它的一個操作的過程,你要很清楚。你若掌握你的門又能夠掌握修觀的方法,那你這個人就上路,雖然還沒有達到目標,但是你已經知道你已經在回家的路上,你的生命沒有空過了,每一天對你來說都是在增上。

所以我們在修止觀,第一個掌握你的門,第二個掌握你的智慧,這二個重點。

畢陵伽婆蹉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初發心從佛入道,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。

明吳彬繪二十五圓通_畢陵伽婆蹉.jpg

【明代  吳彬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佛像冊 

畢陵伽婆蹉翻成中文叫「余習」,因為他過去生五百世的婆羅門,身份特別的尊貴,所以他養成一種貢高我慢的習氣。比方說,他要過恒河的時候他不坐船,就在恒河邊叫河神出來,說:小婢斷流。

當然他身為一個阿羅漢,講話有威德,河神乖乖就把河水斷掉,讓他走過去。經常這個樣子,河神就非常生氣,就去稟告佛陀,說:某某阿羅漢,經常要我去斷流,他對我也很不客氣,叫我小婢。

佛陀就請畢陵伽婆蹉,如是如是的告誡。說:你不應該對河神這種態度,你要向他懺悔。畢陵伽婆蹉跟河神懺悔的時候,他還說:小輩莫瞋。這時候,佛陀就出來打圓場說:其實他沒有這種意思,他是阿羅漢,他覓之我都不可得,他怎麼會貢高我慢,這是他過去的習氣。所以叫做「余習」。

尊者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。講他過去的一段因緣,說:「我剛開始發心隨佛出家修道的時候,佛陀經常開示什麼道理呢?佛陀經常的來開示世間「苦諦」的道理,不可樂事;佛陀經常告訴我們,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觀世間呢?

用三個角度來觀世間:
第一、這個世間有很多苦惱的事,比方說“老”,衰老的時候身體虛弱,病痛的時候,死亡的時候,這種不安樂的果報現前的時候,會產生苦惱,觀察苦惱的事情是逼迫的,叫「苦苦」。

第二、你觀察世間上有一個安樂的果報出現,但是安樂的果報它有一個問題,它容易變化,你看昨天是這樣,今天馬上改變了,你根本捉摸不定。所以快樂的果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不安穩性,你沒有安全感,你明明花了很多時間掌握到它,但是它又變來變去的,所以這不安穩本身就是苦,安樂的果報叫「壞苦」。

第三、行苦,這個不苦不樂的境他有遷流之苦,它就整天在那個地方擾動,對我們寂靜的心產生一定程度的干擾,叫「行苦」。

他平常就經常思惟無常、苦的道理。這是他出家,他所學習的法門。

三種苦.png

乞食城中,心思法門,不覺路中毒刺傷足,舉身疼痛。

有一天他在城中乞食的時候,因為內心專心思惟苦諦的法門,所以他不知不覺當中,就被路中有毒的刺傷到了腳足,整個毒跑到他的筋脈的時候,全身疼痛,非常的疼痛。

疼痛是一個刺激的感受,就產生他修止觀的契機出現,因為他的疼痛也就帶動他的專注力。我們看他怎麼利用痛的感覺來就路還家。

我念有知,知此深痛,雖覺覺痛,覺清淨心無痛痛覺。我又思惟,如是一身寧有雙覺?

這當他疼痛現前的時候,也就帶動他全身的專注力,他就正好於此色身的疼痛的感受來當作所觀境。這時他並沒有被疼痛的假相所轉,反而是生起觀照。

他說:為什麼在我的色身當中有一個了知的功能,能夠知道疼痛呢?我觀照我的身心當中有一個了知的功能,這個了知的功能,能夠去覺察我色身的疼痛。

這時候他就迴光返照,問這了知的功能、知道痛的功能:「你從什麼地方來?」這個地方他發覺了,這了知的功能有二個相貌:
第一個、「雖覺覺痛」,在我的色身當中有一個了知的功能,它能夠很清楚的知道疼痛的感受;也就是說他跟疼痛是相應的。
第二個、「覺清淨心無痛痛覺」,但是他又找到另外一個了知的功能,這個功能它是安住在清淨心,它是沒有疼痛感覺。

所以當他內心感到疼痛的時候,他觀察那疼痛的感受,發覺他的內心當中有二種功能:第一個是感覺到疼痛,第二個是沒有感覺到疼痛。這時候他就深入的思惟,為什麼在我一個身根當中,有二種知覺存在呢?一個是疼痛所能到達的,一個是疼痛所不能到達的;一個是有眼耳鼻舌身意,有色聲香味觸法,一個是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。

為什麼在我色身當中,這二個功能都存在呢?他這個地方就產生這樣的一個疑情,也就值得他深入的去觀察,探討他生命的真相。

攝念未久,身心忽空,三七日中諸漏虛盡,成阿羅漢,得親印記發明無學。

“攝念”指的是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的智慧現前。他發現二個感受,一個知道疼痛,一個是沒有疼痛。那他找的是誰?找的是那個沒有疼痛的是誰。因為你疼痛那是你隨相而轉,那是一個因緣所生法。

他找的那個是離一切相的,沒有疼痛的感覺,到底它是誰?所以他就觀察,疼痛所不能到達的那個身的感受到底是誰?他順那個方向觀進去的時候,根身識心,突然間就空亡而不存在了。

在三七日中諸漏虛盡,一切的見思煩惱都消滅窮盡,證得我空的真如,成就阿羅漢果。佛陀親自印證,成就小乘的無學。

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純覺遺身,斯為第一。」

現在佛陀問我圓通的法門,正如我所修所證「純覺遺身」,我依止身根的覺了之性,而消滅根塵識的障礙是最為殊勝。」他從「慧相入性」從有感覺的疼痛,進入到沒有感覺的疼痛,最後回歸到一心真如。在這個地方值得一提,就是「空觀」,幾乎所有的調伏煩惱都要修空觀。但是小乘的空跟大乘的空觀的確是有所不同,他們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,造成不同的結果。

小乘的空觀,古人的形容叫「滅色起空」,他是從無常無我切入。我的色身會變化、會死亡,所以總有一天我會消失、總有一天,叫「滅色」,當色法消滅以後,它顯現空的真理出來。

「滅色起空」的道理,他是從無常切入,有個問題;就是說,小乘的空觀他是從作用上來空,所以他空了以後他出不來;小乘一旦是假相因緣回歸到偏空涅盤以後,他就跑不出來了,他是單向的思考。

他可以從假相到空性,但是他不能從空性又回到假相,所以小乘的教法,沒有「從空出假」這四個字,沒有這四個字,他的思考是單向的。所以你看《阿含經》他的思考模式就是無常故苦。

為什麼是苦呢?因為我們身心世界是變化的,所以我沒有安全感。我沒有安全感,我經常感到憂慮不安,所以這就是苦。「苦即無我」,為什麼苦呢?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。

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己痛苦,但是我痛苦就是不斷的出現,表示我沒辦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。沒有一個自我來控制它,是業力控制,所以「無常故苦,苦即無我,無我即空。」他從這個地方切入空性,但是這樣的空切入以後有一個問題,他這樣的思考是單向的,他出不來!

大乘佛法的空,叫「緣起性空」。它是緣起無自性,因為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他是從體性上,他不是空它的作用、相狀,他空它的自體。所以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是不壞假相的,他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,然後從體性上空。他是從假入空以後,再從空出假,這個假相從空出來以後還可以再用,還可以依止假相懺悔業障,積集資糧,依止假相積功累德,求生淨土。

小乘佛法是破壞假相,「滅色起空」,他對因緣所生法的身心世界,你看小乘的經典是全盤否定,沒有價值。在小乘的觀念,人生沒有價值,一個阿羅漢大概證得涅盤以後,他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等待涅盤的到來,就這個想法而已,他不會主動的「為諸眾生不請友」,廣泛的度眾生,他沒有這種事。

所以基本上他比較悲觀主意,他對人生的認為,他認為這人生是多餘的,早一點離開早一點好。大乘佛法對人是雙向思考,他認為我不能夠執著這個色身,但是我也不能沒有這個色身。

他是從假入空,這是一個思考,我要跟色身保持距離,身心世界靠太近,你會被它的因緣所生法所系縛,但是你不能靠太近,你不能沒有它,沒有它你用什麼來拜佛念佛?你還得要借假修真。

諸位要好好體會,滅色起空跟緣起性空的差別,滅色起空是單向思考,緣起性空是雙向思考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諸位你看大乘經典在講話,很少講一句話的,除非佛陀在對治你。

「猶如蓮花不著水」下面一定有句話,「亦如日月不住空」,佛陀基本上講話是空有雙照的,大乘佛法你翻開經典,基本上都是二句話、二句話的。這是訓練一個菩薩,你的思考模式是雙向思考,你不能過分喜歡它,但是你也不能沒有它。

當然這跟我們的凡夫思考的有關係,因為我們習慣單向思考,但是我要提醒大家,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薩道,你要慢慢訓練自己雙向思考,「不即又不離,不取又不舍」。

初學大乘佛法會覺得,哦!這心你很矛盾,不取又能不舍,但是你習慣了以後你就知道,哦!原來佛陀的意思就是這樣,是「中道」。

所以「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純覺遺身,斯為第一。」從身根當中它會產生一種覺了的功能,這個覺了的功能當它向外攀緣的時候,帶動了根塵識的因緣和合,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,就回歸到一個清淨本然的覺性。

這個就是雙向,「一念迷生死浩然,一念悟輪回頓息」,只就是一份的“覺”,同樣一個東西,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脫,用得不好它就傷害你。所以問題不在色身,問題是你的觀照力有沒有現前。

須菩提,即從座起,頂離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曠劫來心得無礙,自憶受生如恒河沙,初在母胎即知空寂,如是乃至十方成空,亦令眾生證得空性。

須菩提.jpg

【圖片資料來源:佛光山】

須菩提尊者他所觀的是意知,見聞嗅嘗覺知,“知”的功能。須菩提翻成中文叫「空生」,因為他出生的時候,他家中的財寶突然間瞬間消失掉,等到他出生不久以後,財寶又再出現,因為有這樣的瑞相,所以取名為「空生」。

尊者在這時候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說:「我多生多劫以來,我這一念第六意識的心是很特別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「心得無礙」,“心”指的是第六意根;我第六意根去分別種種心中的法塵善惡的時候,我就了知這一念分別的心,是本自空寂,所以對一切法塵所產生的假相,我是不生取著,無障礙的。(這個地方就是有空觀的意思。)

「自憶受生如恒河沙」這是空觀的智慧產生的宿命通。而且我自己能夠悟知我每一次受生的種種的狀態,我到天上受生,我到人間受生,我到各式各樣的因緣受生,他都能夠很清楚的去預知。

就著今生來說,我今生初在母胎的時候,我就知道五蘊身心本自空寂的道理。(這個地方古德的解釋是一種我空的智慧現前。)如是乃至出胎以後,我能夠瞭解這外在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,這一切依正二報的世界,也是當體即空的。(古人解釋這一段是法空。到這個地方是二空自調,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調伏自己的見思煩惱,這地方講大悲利他。)

亦令眾生證得空性

而且我能夠有善巧的方便來開導眾生也能夠悟入空性。這個地方,蕅益大師解釋說:是在般若會,佛陀要須菩提尊者來轉教菩薩,來破除菩薩的法執。

蒙如來發性覺真空,空性圓明,得阿羅漢,頓入如來寶明空海,同佛知見,印成無學,解脫性空我為無上。

今生承蒙如來的種種慈悲的教授發明,發明二個道理:
第一、「性覺真空」“覺”指的是第六意識覺的功能;我能夠瞭解我現前一念覺知之性,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,所以我知道我這一念心是,心即是空,從這一念心而明白我空法空的真理,「從假入空」。
第二、「空性圓明」我也知道,空即是心,空性當體就是我一念的覺知之心。他能夠知道這一念心當體即空,又知道這空性的真理,當體也能夠衍生這一念心。他能夠因為這樣子的因緣,在跡門當中成就阿羅漢果,從本門當中能夠頓入如來寶明空海。

「寶明空海」就是大乘的第一義諦空,我空法空的真如理。大乘的空是能夠顯現妙用的,我們前面講過,大乘的空性現前,是不壞假相的,跟假相在不在沒有關係,它是體空觀,它是性空觀。小乘的空觀是不容許假相的,所以小乘的空觀現前,不容許有因緣所生法的假相存在,不可以的!小乘的空觀是漢賊不二立,有色就沒有空,有空就不能有色。

大乘佛法的空叫作「寶明空海」,是一種第一義諦空,所以能夠同於佛陀的知見,印成小乘的無學,解脫性空我為無上。在空性當中得到入、住、初的這種自在,這是最為殊勝無上的。須菩提尊者對於空性,是有很深很深的體驗,看過去的因緣就知道。

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諸相入非,非所非盡,旋法歸無,斯為第一。」

須菩提的空他的切入點是從“意”,第六意根切入的。現在佛陀問我圓通的方便門,正如我所修、所證,是「諸相入非,非所非盡」。這一段蕅益大師解釋是說明:“諸相”指的是因緣所生的我相、法相,“入非”它能夠入於非相;“非相”就是空性,把假相的因緣回歸到我空法空的體性,乃至於「非所非盡」“非”指的是能觀的智,“所非”指所觀之境,乃至於能所雙亡,諸相頗得,唯是一心。蕅益大師說:他把因緣所生的我相法相,回歸到一念清淨本然空性的心性「攝用歸體」。

〝旋法歸無,斯為第一〞。又能夠把這一念,緣生無性的心當下承當,它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,斯為第一。」這地方我們解釋:須菩提尊者在觀空的時候是以「一心」為根本,他這個觀法跟『大乘起信論』非常接近。

『大乘起信論』的觀法它是以一心為中,所以它叫「一心真如」,它的真如在一心中表現出來。這個觀法其實非常好用,你不管看到什麼事情,你就觀想它是唯心所現,「思諸法如夢」,外境都是一念心顯現出來,外境是空,先把外境空掉,然後再觀「觀心性無性」,能分別的這一念心,最後也覓之了不可得,「思諸法如夢,觀心性無生」。第三段再肯定,這一念清淨心,當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,先否定再肯定。

諸位你看大乘經典,你看佛陀對心的描述,你說:欸!佛陀講話怎麼一下講這個,一下講那個,一下說心是罪業的根本,你不能隨順它;一下子又說,自知我是未成之佛,諸佛是已成之佛,其體無別,我們這一念心跟諸佛是一樣的,要肯定!

佛陀對心有時候是採取否定的狀態,有時候是肯定。這怎麼辦呢?哪一個是對呢?它這是一個次第的問題,剛開始你要否定,剛開始我們這一念很多顛倒,你一肯定就完了,你肯定你就被它帶著走。

「大乘佛法,否定門入,肯定門出」,剛開始先否定自己的心,你所有的作用,你內心釋放很多的感受,很多的想法,告訴你自己這都是假的,不要被它騙了!你打你的妄想,我修我的止觀。所以剛開始我們對心性是否定的,就是我們前面說的「諸相入非,非所非盡」,完全否定;但是否定到最後的時候,你要轉成肯定,回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,你要重新肯定。

『大乘起信論』它說:「觀一切法離言說相,離分別相,離名字相,唯是一心。」到這個地方,把一切萬法回歸到一念心性,最後還有一句話很重要,「是名真如」,重新肯定這一念心性當下就是真如。

你看「是故一切法,從本以來,離言說相,離名字相,離心緣相,唯是一心」,這個地方是完全否定,然後「是名真如」,叫一心真如。

所以我們在調心的過程當中是否定、否定、再否定,最後肯定、肯定、再肯定。但是《楞嚴經》的角度是完全否定,《楞嚴經》基本上它是從假入空,《楞嚴經》從空出假講得很少,它是讓你把心帶回家。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它不二的本性,開始從空出假,那你要讀《法華經、華嚴經》,都是這樣。

所以你看為什麼經典要判教,這一部經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它的定位是什麼,有五味,它的滋味是什麼?的確每一部經的效果不一樣,佛陀講話的口氣不一樣,產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樣。

《楞嚴經》它偏重破執,它這一部經的目的,就是在根塵識的因緣當中把你拉回來,「把心帶回家」,《楞嚴經》就達到目的了。至於你從家裡面再出去,那你就研究《法華經》、研究《華嚴經》怎麼樣發菩提心,怎麼從假相當中建立如夢如幻的因緣,從如夢如幻當中積集如夢如幻的功德,那你得讀《法華經、華嚴經》。

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,我們講「諸相入非,非所非盡」,把一切法匯會歸到一念心性,然後再「旋法歸無」,在一念心性當中來重新肯定,當下就是「如來藏妙真如性」。我就從這個地方成就圓通,斯為第一。」

觀六識指的是,能觀的智是一心三觀,所觀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,六識。

舍利弗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曠劫來心見清淨,如是受生如恒河沙,世出世間種種變化,一見則通,獲無障礙。

明吳彬繪二十五圓通_舍利弗.jpg

【明代  吳彬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佛像冊 

這地方講到舍利弗過去的因緣。舍利弗翻成中文叫「鳩子」,舍利是他母親的名稱叫鳩,弗就是子。他母親的眼睛特別的明亮像鳩鳥,所以叫作「舍利」。

他這時頂禮佛足而白佛言:「我多生多劫以來,我的身心世界有一種特殊的功德叫作「心見清淨」。“心”指的是什麼呢?第六意識生起的一種觀察的智慧,不是我們這種顛倒的分別心。這一念我空法空相應的妙觀察智,依止這個“見”;“見”指的是眼識的了別功能。

我第六意識依止眼根而產生眼識的作用;因為整個“見”由觀察智的加持,所以看到一切的境,都不為一切的境所染著,叫清淨;也因為因此的原故,在整個受生的過程當中,我都能夠對於世間的,包括六凡法界,出世間的四聖法界,種種因緣的變化,我一見到以後就能完全的通達而沒有障礙。

「心見清淨」就是我們大乘說的空觀,看到因緣的變化就等於是假觀。舍利弗尊者他過去就有這種境界。

我于路中,逢迦葉波兄弟相逐,宣說因緣,悟心無際。從佛出家,見覺明圓,得大無畏,成阿羅漢,為佛長子,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。

在今生的因緣,我剛開始是跟著外道的梵志出家,跟著外道修學梵志,他跟目犍連二個是師兄弟,都是外道。有一天在路中行走的時候,我遇到佛陀的弟子叫三迦葉;三迦葉三個兄弟已經現出出家相了,他們三個人並肩而行。

這時舍利弗尊者他身為一個外道的修行者,他看到釋迦的弟子威儀俱足,就過去以恭敬心請示說:你的師父是誰呢?
我的師父是釋迦佛陀。
那你師父平常是怎麼樣告訴你們怎麼修行的呢?
這時三迦葉就說明因緣法:「諸法從緣生,諸法從緣滅,我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」
舍利弗尊者一聽到這個道理以後,就「悟心無際」,因為他本身的心就特別心見清淨,所以他迴光返照,從因緣生因緣滅當中,就證得了初果,也知道我們這一念心,是本來就無邊無際的,所有的障礙都是我們向外攀緣起動了根塵識,自己給自己障礙的。

「我們這一念心,本來是沒有障礙」,這觀念很重要,我們修行者你要不斷的告訴你自己,你的心本來是沒有煩惱的。你為什麼有煩惱?是後來才有的。這地方在建立大乘的信心是很重要。

他悟心無際,證得初果以後,他回去告訴目犍連尊者,目犍連尊者聽到了這個因緣法也證得初果,二個人就同時隨佛出家。隨佛出家以後,經過佛陀的開導就「見覺明緣」。

前面講到,心見清淨,只是不受染汙,這時候他更能看到我們眼識的見,其實它本來面目的見性是特別光明,特別圓滿,而成就四無礙的辯才。從跡門來說成就阿羅漢果,在佛的座下,成為佛陀最大的長子。

佛陀在世的時候,佛陀整個徒弟二個代表,一個是舍利弗尊者,一個是目犍連尊者,一個智慧第一,一個神通第一;喜歡教理的,喜歡追求智慧的,就跟舍利弗;喜歡神通的跟目犍連。

二個各領五百個弟子去教化,但不幸的是這二個大弟子在  佛陀滅度之前,二個都滅度了,所以身後的法是交給迦葉尊者。所以佛陀弟子當中,最有代表性的三個,生前是舍利弗、目犍連,死後是迦葉尊者乃至阿難尊者,這是一個傳承。

所以他有資格成為佛的長子,他的因緣是「從佛口生,從法化生」,這個地方不是講色身,舍利弗尊者自己說他法身是佛的金口教化而有,也因為佛的教化因緣而增長。

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心見發光,光極知見,斯為第一。」

現在你問我圓通法門,正如我所修所證「心見發光,光極之見」,我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引生智慧之光,而產生一個“知”的功能。而“見”已經不再依止眼識為知為見,而是一念心性產生的智慧光來當作“知”,來當作“見”;已經不是經過根塵碰撞產生眼識,來當作知跟見;這種是從最深、最深的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的那一念心性發動出來的“知”跟“見”。

普賢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,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,修普賢行,從我立名。

明吳彬繪二十五圓通_普賢.jpg

【明代  吳彬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佛像冊 

“普賢”是什麼意思?體性周徧叫「普」,隨緣成德謂之「賢」。他等於是稱性起修,依止一念眾生本俱,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,發動的整個功德是體性周徧,而且是隨緣成德。

這個菩薩他白告佛陀說:「我過去曾經親近過恒河沙的如來,在如來的座下成為法王子。正如《華嚴經》說的:「一切如來有長子,彼名號曰普賢尊」,他是位居等覺,來幫助十方諸佛弘揚教法。他在整個弘揚教法的定位是什麼呢?十方如來教其弟子,只要這弟子俱足菩薩種性的,一定教他一定要修學「普賢行」。

解釋「普賢行」:我們前面說過,「體性周徧,隨緣成德」,「普賢行」最有代表的是十大願王,從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,廣修供養乃至於普皆回向。「普賢行」它的特點,簡單的講就是時空無盡,你看:
第一個、眾生界盡,眾生業盡,眾生煩惱盡,我此禮敬諸佛,乃至普皆回向無有窮盡,這是空間的無盡。

第二個、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,無有疲厭,時間的無盡。

我們一般依止識,你看修行者你依止的是生滅心,我可以在淨律佛學院發心,我可以在淨律寺發心,但是我到其它的地方不一定可以發起這個心。我們的發心是有時空的障礙,要在某一種特殊的因緣,你才能夠發起心,那就不是「普賢行」。

普賢行是在空間上沒有障礙,在時間上也沒有障礙,時空無盡。這個地方的特點你就是要依止不生滅心,你依止的心,不能夠說是依止根塵碰撞以後產生的識,那就完了!

因為根塵每一次碰撞產生的識都不一樣,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不一樣。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會一樣嗎?當然不一樣嘛!那你要依止這個心發心,那就完了。昨天的心已經覓之了不可得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《金剛經》訶責是生滅心。

他是以不生滅心為因,而產生無窮無盡的妙行。這個行為什麼從我立名呢?

為什麼十方如來要教他的弟子修學「普賢行」呢?有二層意思:

第一、始令弟子有所效法,十方諸佛希望他的弟子,都能夠效法普賢菩薩所依止的不生滅心,來產生時空無盡的妙行。
第二、始令弟子能夠承蒙菩薩的加被,而破除一切身心的障礙,因為你修普賢行,你就跟菩賢菩薩感應道交,得到他的加被。

我們在修行,從《楞嚴經》的啟示,我們要建立一個重要的觀念,說是「無住跟生心」的觀念,你該剛始一定要無住。智者大師很強調要懺悔業障,他說什麼心態懺悔業障最快?你要站在「無住」的角度,你一開始就相信,你本來是沒有業障的。

那你為什麼會有業障呢?那是因為後來的一念妄動,根塵的碰撞產生了六識,所以才有業障。智者大師說:你一開始就認為你有業障,你這個業障你一輩子懺不乾淨。

你看有些人業障懺很久還是沒辦法懺清淨。你站在業障的角度來懺悔那就完了,你要站在一個清淨心的角度來懺悔這才對!在《楞嚴經》講「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」,你修行站的角度很重要,大概《楞嚴經》都不贊成你站在外境的角度來修行。

你站在清淨的角度來懺悔,站在一個無所求的角度來求,站在無所得的角度來得,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建立一切法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講「應無所住而生起心」,這個次第是很重要的,站在無住的角度而發起菩提心,你這觀念掌握住了,大乘的妙法綱要,你就掌握住了。

你看有些人一開始就,你要幹什麼?我講實在話,初學者你沒資格說你要幹什麼,初學者是打得念頭死。所以剛開始你要先否定自己,初學者太多理想抱負,這個人是沒辦法修行的。

你還沒有經過「無住」的階段,講實在話你沒有資格談「生心」這個道理。大家要體會一下,這佛法的操作它有一定的軌範,有一定的軌則,你要錯亂修學,你自己就很難達到解脫之道。

世尊!我用心聞,分別眾生所有知見,若于他方恒沙界外,有一眾生,心中發明普賢行者,我于爾時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皆至其處,縱彼障深未得見我,我與其人暗中摩頂,擁護安慰令其成就。

這一段蕅益大師的意思,是屬於一個菩薩果地的妙用,他成就以後一種利他的妙用。普賢菩薩說:我用「心聞」,這個地方的“心”已經不是我們一般的意識分別心,我們一般人是用耳識來聽聞,由耳根去接觸聲塵的時候,產生一種生滅變化的耳識;這個耳識它是從根塵的接觸而起的,所以會受到根塵的障礙。

普賢菩薩是把根塵識的假相破壞了,我們講「破妄顯真」,他把這假相破壞以後,開顯出一種眾生本俱,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。這是我們一般說的「不生滅心為本修因」,他就是依止不生滅的一念心性來聽聞。

他聽聞什麼東西呢?分別眾生所有知見,他依止他的一念心性生起假觀,來分別一切眾生的內心當中的一種,善惡邪正的種種的思想,跟眾生種種差別的願望,他就專門在聽聞這件事情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在他方的恒河沙世界之外,假設有一個眾生,他聽聞的地方很廣,我們說過,我們如果依止耳識,那你這個聽聞是有限量,因為你一定經過根塵的碰撞才有識出來。但是普賢菩薩的聽聞,他是依止那一念清淨本然,周徧法界的心性,所以你看他聽聞的範圍是什麼呢?「恒河沙世界之外」。

你看我們從這個地方到極樂世界才十萬億佛土,他這個是恒河沙的佛土,這當中有任何一個眾生,他心中能夠發明普賢之行,他能夠真實的了達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,稱性起修十大願王,這時「我于爾時,乘六牙象,分身百千,皆至其處」。

“爾時”指的是眾生的心跟菩賢菩薩的心相應的時候感應道交,普賢菩薩就乘六牙白象,分身百千;分身百千也不一定說是百千,而是說只要有一個眾生,就分身一處,乃至有百千眾生就分身百千處,到這個修行人的處所當中,到他的佛堂去。

縱然這個人的業障深重,不能見到普賢菩薩的現前,但是普賢菩薩實際上一定會到達。到達以後在暗中來摩頂、來加持這修行者,使令他災障消除乃至於擁護安慰。

“擁護安慰”是指他遠離一切的鬼神障,使令他所修的菩賢之德能夠圓滿成就。也就是說,你能夠依止普賢之德來修學,就能夠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、擁護、安慰,這樣的一種破除障礙的加持力。

佛問圓通,我說本因,心聞發明,分別自在,斯為第一。」

佛陀問我圓通的法門,我說到我最初的因地,是依止一念心性,來聽聞十方世界,來分別眾生種種的知見,而成就一種自在的功德,這個是斯為第一。」這個地方我們值得一說的就是:所有的菩薩大概你要行菩薩道,你就要成就一種功德就是「分別眾生,所有知見」。

我們剛開始在成就自利的時候,我們的所觀境都是觀察自己的五蘊身心世界,它是無常、是苦、是無我的,大概你的心的活動範圍都是自己的身心世界。

當然剛開始這樣子是可以理解,因為你必須要去調伏你對五蘊的執取。但是菩薩道就不同,你開始要去注意眾生世界,你瞭解眾生在想什麼,你要開始去分別眾生的所有知見。

你看我們有一個大企家王永慶先生往生,很多人懷念它的功德。我看到其中有一段:有一個人說,王永慶先生有一種很特殊的功德,他身為一個企業家,比方說,他跟人家做買賣,人家跟他訂一個產品,當時的定價是一百塊,結果三個月交貨的時候,這產品降到八十塊,王永慶先生等於占了二十塊的價差,王先生他一定把二十塊的價差如數的還你,他不占你這個便宜。

也就是說,王永慶先生他那明瞭的心,會站在眾生的角度來思惟事情,分別眾生所有知見。我們一般人是完全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看世界,以自我為中心,所以我們的功德會很狹隘就是這樣子!

就如懺公師父說的,我們一定要「學吃虧」,你要站在眾生的角度來思惟事情。我們開始要行菩薩道的時候,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變,否則你菩薩道沒辦法做。

你要試著去自他交換,你要站在眾生的角度,他需要什麼,而不是我需要什麼,他需要什麼,他的想法是什麼?我們儘量滿足眾生的願望,分別眾生所有知見,依止這個出發點來行菩薩道,這就是我們在十大願王裡面的「恒順眾生」。

當然現在諸位還不可能有這樣的功德,但是總有一天你會達到這樣的意境,分別眾生所有知見,來做眾生的種種加持。

圖片1.png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願生西方淨土中  上品蓮花為父母
花開見佛悟無生  不退菩薩為伴侶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