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》第93篇:觀世音菩薩能尋聲救苦,要符合三個必要條件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
天臺智者大師把《法華經》的修學分成兩大部分,這當中以大乘的見道位做一個標準,見道位之前,包括名字位、觀行位、相似位,它的修學都叫做般若道,見道位以後就叫方便道。
般若道的核心思想在於斷煩惱、成佛道,那既然我們所面對的,是一個無始劫來所熏習的顛倒妄想,所形成的煩惱。重點都在於內觀真如的自性清淨心,主要修空觀。所以凡夫眾生修學主要是在離相清淨,就是透過讀誦《法華經》,為人說法,或者書寫《法華經》,慢慢慢慢的不斷的憶念: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。把無始劫來所沾染的我相、人相,各式人我是非相狀,慢慢讓它脫落,就做這件事情,就是回歸到自性清淨心。
原則上,要花一大阿僧祇劫,也就是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,都是在佛堂用功的,等到哪一天進入大乘的見道位,破無明證法身,生命就開始改變,修行也開始改變。
從般若道進入方便道,生命已經不是由業力主導的業報身,生命是由願力所主導的清淨法身。
這個時候沒有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的問題,是自在清淨法身的功德力。重點在於學法門、度眾生,開始思考,怎麼樣重新回歸到眾生法界,陪他們成長,然後從這當中,去利益廣大的有情。要做的是從法身開始,變現一個凡夫的果報出來。
果後行因
果,就是我們夢寐以求所成就的法身,那是自受用的,不可能用法身去度眾生,因為度眾生要跟他接觸,必須從法身變成一個應化身。在應化身中,基本上要從因地開始修起。
比方說阿彌陀佛先變現一位法藏比丘,然後開始發願,這就是這一期的修學目標,然後經過長時間點點滴滴的積功累德,等到所發的願圓滿,極樂世界出現了,就是成就修因得果。阿彌陀佛這一期的應化,一定有因地發願,有他修行的過程,有極樂世界出現,然後接引很多眾生到那邊去,最後阿彌陀佛因緣成熟入滅。這一期的應化,修因得果圓滿結束。
觀世音菩薩這一期的因果,又是怎麼回事呢?《法華經》所探討的觀世音菩薩,沒有講他過去的因地,直論他果地的功德,怎麼樣用慈心跟悲心,來度化眾生。
十方諸佛菩薩,一定要先成就法身,才度化眾生,這個法身的功德就是普門。因為法身體性周遍,時空無盡,任何時間、任何空間法身都是永遠存在,這是佛陀〝自受用〞的法身,叫做普門。
那麼佛陀度化眾生,當然不能用普門,他必須要跟眾生感應道交,即所謂的〝他受用〞,隨時跟眾生有一些感應的相狀出現,這個就是圓應。而透過法身跟眾生感應以後,然後現身說法,救拔眾生,叫作普門圓應。
觀世音菩薩是這個法身菩薩這一期應化的,修因得果的一個相貌,叫做觀世音。
為什麼能夠透過音聲來救拔眾生?為什麼不用色塵?
《楞嚴經》講到觀世音菩薩的因地。他以前在因地的時候,修耳根圓通,透過耳根聽聞音聲。凡夫耳根聽到聲音的時候,心是向外,循聲流轉,攀緣音聲。而耳根圓通聽到音聲的時候,是反聞聞自性,開始去觀照,為什麼能夠聽到聲音,從耳根開始觀進去回歸到聞性,最後回歸到,原來能夠觀察音聲的,就是一念的清靜心,從這個地方悟道。
一開始在因地,菩薩就跟聲音結下的法緣,所以果地,他也透過聲音,來救護眾生。他在果地有兩個功德來度化眾生:第一個尋聲救苦,第二個普門示現。
上一品講到妙音菩薩,他強調智慧,他用智慧的來度化眾生,用種種的三昧神通。觀世音菩薩是用慈悲來度化眾生,方向不一樣。但是,諸位有沒有覺得,妙音菩薩也強調音聲,他用美妙的音聲來說法。觀世音菩薩是透過音聲來救眾生。
釋迦牟尼佛是針對娑婆世界說的法,這兩位法身菩薩是模範,理論上,佛菩薩度化眾生,色聲香味觸法都可以,但是對娑婆世界而言,音聲對我們來說,是方便中第一方便,最容易掌控的六塵當中,音聲是最容易讓我們安定,產生專注力,也最容易讓我們相續。
爾時,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合掌向佛,而作是言:世尊,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,名觀世音?
本品主要是無盡意菩薩提出兩個問題,第一個,問觀世音菩薩本人的功德,這個人有什麼功德啊?第二個,問他度化眾生的法門。問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的方法。問人,觀世音菩薩有什麼特色呢?他能夠尋聲救苦,大悲拔苦,故名觀世音。問法,觀世音菩薩對於善根成熟的眾生,能夠以三昧力,現身說法,大慈與樂,故曰普門。觀世音菩薩的角色就是用慈跟悲。
我們知道,菩薩的名號是不能隨便安立的,安立這個名號,一定是有他的功德,觀世音菩薩這個人,為什麼有資格叫做觀世音呢?他一定有特殊的功德。
佛告無盡意菩薩:善男子,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
為什麼叫觀世音呢?
佛告訴無盡意菩薩,假設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身心世界出現苦惱,在痛苦出現的時候,觀世音菩薩能夠尋聲救拔眾生,但是有三個條件:
第一個,假設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可能是業障,可能是鬼神障,總之,身心世界苦惱現前。
第二個,這個承受痛苦的人,聞是觀世音菩薩,這個聞指的是信解,你對觀音菩薩有信心。而且,你對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有一定程度的瞭解。
第三個,你在痛苦現前的時候,一心稱名,你能夠專注相續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。
在這三件事情現前,苦惱、皈依、專注,觀世音菩薩能透過音聲的感應,使你當下解脫,他有這種力量。
觀世音菩薩認為,娑婆世界的人哪,日子過得差一點,有沒有快樂,眾生不是很在乎,但是痛苦這件事情,不管有沒有福報的人,都很在乎,就是遠離痛苦比成就快樂更重要,更重要。人追求平安就是這樣,為什麼說平安是福呢?有沒有快樂沒關係,我只要沒有痛苦就是最大的福報。尤其年紀大的人更有這種感想。
觀世音菩薩長期跟眾生在一起,觀察眾生最痛苦的需求,所以他的本願,是鎖住眾生的痛苦。有些人平常從佛堂念觀世音菩薩,念了半天也沒感應,因為你這個時候不是在痛苦階段。感應道交一定要順從本願,他感應是怎麼個條件。第一個條件,你必須在痛苦階段。第二個修作,你要能夠聽聞觀世音菩薩,對觀世音菩薩有一定的瞭解和信心。第三個一心稱名。
一心稱名解釋一下,你不能沒有聲相,如果沒有聲相,就是只有意業,沒有口業。一定要靠嘴巴的震動,哪怕是金剛持,也要創造聲相。再把聲音再聽回去,一句佛號念、誦、聽。你能夠把音聲創造出來,再聽回去,那就是一心稱名。
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,設入大火,火不能燒,由是菩薩威神力故。
這個地方特別指災難現前的時候,你能夠想到去受持。起火了,而且這個火不小,燒的非常熾盛。透過聖號,念、誦、聽,聽到你的聲音,於是你進入了觀世音菩薩法身功德的攝受範圍,這個火燒不到你。因為你啟動觀世音菩薩的功德,他生生世世在因地修的六度波羅蜜,就是在加持這個願力。今天跟他感應,等於是啟動他無量劫來因地所修行的六度的功德,直接進入到你的身心世界,去加持你。
若為大水所漂,稱其名號,即得淺處。
如果有人遇到了重大的水災,或者不小心掉到海裡面去,這也是滿足痛苦現前,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,就能夠安全的到達淺處。
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為求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、真珠等寶,入于大海,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飄墮羅刹鬼國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人等,皆得解脫羅刹之難,以是因緣,名觀世音。
羅刹是一種很兇惡的鬼神。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為了要能夠得到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、真珠等七寶,要去遠方做生意,就坐船入海,在乘船的過程中,遭遇到颱風,吹壞了船而失去動力,乃至於失去方向,隨著水流飄墮到羅刹鬼國,這個島有很多吃人肉的惡鬼。
這整個船當中,只要有一個人,能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這是一種共業,印光大師說,這個救拔的過程,雖然是一個人念,但是其他人也要聞聲隨喜。
有人問印光大師說,「我做早課,楞嚴咒我也不會持,那怎麼辦呢?做早課沒有意義了。」
印光大師說,「你可以把別人的念的聲音,用耳根去聽,讓別人的聲音進入你的身心,然後產生隨喜也可以,效果幾乎等同於自己念。」
當同船的人聞聲隨喜,那麼整船的人,皆能解脫羅刹之難。這種用音聲救拔的功德力,叫做觀世音。他能夠救拔你,不只火災、水難,也能夠救拔羅刹之難。
若復有人,臨當被害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彼所持刀杖,尋段段壞,而得解說。
假設有人,被盜賊所抓,或在戰爭當中被俘,也是苦難現前。只要能夠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,這個加害的人,他所執的刀杖,馬上斷成數塊,無法再加害他。就能夠從刀杖的災難中得到解脫。
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夜叉、羅刹,欲來惱人,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,況復加害。
假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某一個國土,有很多的鬼神,包括飛行夜叉,或者地行的羅刹,這麼多惡鬼要來惱人,如果有人在這個惡鬼的災難當中,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,這些鬼就惡心消滅,升起敬畏之心,不敢再去加害他。一般來說稱念佛菩薩聖號,相對於業障來說,對鬼神障的效果特別快。
設復有人,若有罪、若無罪,杻械枷鎖檢繫其身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皆悉斷壞,即得解脫。
假設有一個人,被關起來了,可能是真的是違犯刑法的,也可能是無罪,或是被冤枉的,不管有罪無罪,總而言之,手上手銬。腳上也被扣起來。脖子也夾起來。這麼多刑具把他的身體給控制住,那怎麼辦呢?只要他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這三種刑具立馬斷壞,當下得到解脫。
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怨賊,有一商主,將諸商人,齎持重寶,經過險路,其中一人作是唱言:諸善男子,勿得恐怖,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,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,汝等若稱名者,於此怨賊當得解脫。眾商人聞,俱發聲言:南無觀世音菩薩。稱其名故,即得解脫。
前面的救拔偏重在天災、鬼神障礙,以下講到人禍,也就是盜賊的傷害。木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某一個地方,有很多特別兇惡盜賊,其中一位大商人,領導大家攜帶很多珍貴的寶物,要經過充滿盜賊的道路。怎麼辦呢?
整個團隊當中,只要有一個人,提出一個倡議,他說,「大家不要怕,雖然很多盜賊,我們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。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夠在痛苦中,救拔眾生,消除眾生心中的畏懼。只要大家稱名,就能在兇惡的盜賊傷害當中解脫。」
大家聽到這個人的話,並且相信他而產生皈依心,至誠懇切的稱念,南無觀世音菩薩,那所有人對盜賊的傷害就解脫了。
無盡意!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威神之力,巍巍如是。
觀世音菩薩能夠成就這樣的果地功德,是因為因地時的願力,跟六度功德所產生廣大無邊的加持力,使眾生能解脫這七種災難。
顯應與冥應-加持力的效果
我們解釋一下加持力的效果。既然是因緣所生法,當然就有些人效果明顯,叫顯應。有些人在痛苦的時候,也稱念觀世音菩薩,但效果不明顯,叫做冥應。取決於兩個條件:
第一個,你本身罪業的輕重
痛苦怎麼來的?當然是跟罪業有關係,不可能善業去招感痛苦,罪業有重業的定業,有輕業的不定業。比方說,身體有病痛,當然是殺生而來。有些人殺生是數數現行,都無慚愧,深生好樂,特別是從事殺生業的,每天殺雞殺習慣了,殺到已經沒有慚愧心,甚至認為,殺的越多,賺的錢越多,就是數數現行,深生好樂。
殺業得果報的時候,業力特別堅固。就是你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,效果也不是那麼明顯,因為那個業太重了。
如果是輕罪,這個人偶爾殺一隻小螞蟻,殺完以後馬上慚愧心,雖作惡業,速疾能悔。可能來生也有病痛,但是念幾聲觀世音菩薩就好了。
第二個,你今生修行的機感強弱
我上輩子的罪很重,從小就病痛很多,但是今生下了死功夫來修行,對觀世音菩薩有強烈的皈依心,深深相信觀世音菩薩,一定可以救拔我。古德講一句話,叫做通身靠倒。
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,心沒有真正的靠上去,邊念的時候還邊打妄想說,觀世音菩薩真的會救我嗎?你的心打的妄想,跟你嘴巴念的觀世音菩薩是兩條路,就是口念聖號,然後心散亂,這個機感就比較羸弱了。如果你今生只是悠悠泛泛,皈依心也不夠,專注力也不強,那感應力量就薄弱。
觀世音菩薩的救拔,基本上是一個增上緣,它考慮的因素還有你自己的罪業輕重,跟你自己修行的功力,兩個加起來,決定最後的效果。
若有眾生多於婬欲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;若多嗔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瞋;若多愚癡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癡。
如何透過修學觀音法門來調伏煩惱?
假設有一位眾生,過去多生多劫的習氣,婬欲心重,怎麼辦呢?一方面口業,不斷去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;一方面意業,能夠至誠的恭敬皈依觀世音菩薩。慢慢慢慢內心的欲望就能夠淡薄,得到調伏。瞋心重也是一樣,口業稱念觀世音菩薩,意業恭敬皈依觀世音菩薩,也能夠慢慢把瞋心調伏。
有些人特別愚癡,在佛法說這個人情感、情執、攀緣心比較重,喜歡心外求法。怎麼辦呢?也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,內心表達對觀世音菩薩的恭敬皈依。
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,多所饒益,是故眾生常應心念。
把前面的遠離三毒做一個總結,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的大威德力,這個地方大威德力,指的是意業的能夠調伏煩惱,對於調伏煩惱能夠多所饒益。所以結勸,是故眾生應當心念。
若有女人,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。設欲求女,便生端正有相之女,宿植德本,眾人愛敬。
假設有一個女人,希望能夠生個兒子,古時候傳宗接代,生個兒子是很重要的,決定你在整個家族的地位。怎麼辦呢?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透過身業的禮拜,口業的稱念,乃至種種香花燈燭供養,就可以生出福德智慧之男。
如果喜歡生個女的,一樣身業禮拜,口業稱念,乃至於意業的供養,香花燈燭,就能夠生出端正、具足莊嚴之相的女孩。你能夠招感有福德的人,來做你的兒子,做你的女兒。
身業的機感跟前面的口業不一樣,口業是因為痛苦現前,一時的稱念,這個坎就邁過去了。生男生女不是一時,它要有一段長時間的積累,要當作功課。比方說,你追求考試能夠考得好,要去應聘工作,身業的禮拜,包括供養,都是要有一段時間積累,不是一時稱念而已。
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。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福不唐捐。
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身口意三業的加持力。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福不唐捐。有些人也是禮拜,但是後來沒有得到男也沒得到女,為什麼呢?唯有機淺,故所求未遂。可能你禮拜恭敬的機感,力量太薄弱了。但是今生禮拜恭敬,是你的機感力量不夠,所以沒有生出來。這個力量對你來生是有加持力,它不會失掉的。
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。
修觀音法門強調兩個重點:一個是持名,一個是供養。那麼為什麼強調持名呢?因為透過音聲對我們來說,我們前面說過,是方便中第一方便,它下手易,成就高,持名一法,三根普被,淺者見淺,深者見深,托彼名號,顯我自性。
無盡意,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,復盡形供養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,於汝意云何?是男子善、善女人,功德多不?無盡意言:甚多,世尊。
如果有人能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號,每一個名號都是佛菩薩的功德,多名號、多福田,不但受持,還盡形壽供養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,于汝意云何?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功德多不?無盡意回答說,甚多,世尊!
佛言: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乃至一時禮拜供養,是二人福,正等無異,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。
佛陀回答說,假設有一個人,他只修一個法門,就是專心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,再配合他一時的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那麼這個人的功德跟前面那個人一樣,也是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。
所有佛菩薩功德都來自於法身,所以基本上互含互攝,這個時候專一就很重要,你口渴要去掘井,不可以說,今天這個地方掘井,明天在那個地方,永遠掘不到井,如果鎖定一個地方,不斷的深入,泉水才會出來。
第一個,為什麼強調一尊聖號能夠強過六十二億聖號?對凡夫來說,專一相續很重要,三昧易成。
第二個,因緣殊勝。觀世音菩薩過去生因地的時候,跟我們娑婆世界因緣深、廣結善緣,你跟他有緣的時候,容易成就。所以從因緣力、專注力來說,佛陀要我們受持一個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。
無盡意,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。
到這裡為止,佛陀在回答尋聲救苦。佛菩薩的福德力是可以跟眾生分享。
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可以消滅我的痛苦呢?
因為痛苦屬於福德的範圍,福報大的,痛苦自然就能夠減弱,當然這包括理觀跟事修兩個之間的配合。接下來講到善根力,佛菩薩就沒辦法分享了。是你自己要有一定的條件,才有辦法讓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。
無盡意菩薩白佛言:世尊,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?云何而為眾生說法?方便之力,其事云何?
無盡意菩薩他提出了三個問題,第一個,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於娑婆世界?講到觀世音菩薩在說法的時候,他的身業的功德,第一個現身的問題。第二個,他是如何說法?云何為眾生說法,口業的功德。第三個,方便之力,他是怎麼跟眾生感應道交的?觀世音菩薩的意業功德。
佛告無盡意菩薩:善男子,若有國土眾生,應以佛身得度者,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;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,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;應以聲聞身得度者,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;
現聖人相
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個應化身,分成八大類。先看第一大類,顯出清淨莊嚴的聖人相。第一個,應以佛身得度者,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。有些人,你要現出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的應化身,他才能夠接受的,所以菩薩就現佛身說法。有些人,喜歡在山中修行,好樂寂靜,觀世音菩薩就現辟支佛身來為他說法。有些人喜歡出家眾,就現聲聞身來為他說法。那麼為什麼少了菩薩身呢?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的身相就是等覺菩薩,所以就不需要變身。
現天人身
應以梵王身得度者,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;應以帝釋身得度者,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;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,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;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,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。
第二類講到現天人身。這個人必須要現出大梵天王,以尊貴威德的身相來說法,或者現帝釋身,帝釋身屬於欲界的天主。或以自在天身,自在天身就是化樂天,欲界的第五天。或者以大自在天,大自在天就是色界之頂。或者是以天大將軍身,就是我們說的金剛,大金剛力士。或者以毘沙門身,就是四大天王,北方的四大天王。要現出諸天的大福德相。
現貴族身
應以小王身得度者,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;應以長者身得度者,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;應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;應以宰官身得度者,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;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,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;
第三類現貴族身,假設是以人間的小國王身得度者,就現小王身。應以長者身,就是德高望重為人所敬重的長者身,那麼就現長者身。應以居士身,就是少欲知足在家修行的居土。那麼宰官身就是文武百官;婆羅門身等於是一個宗教法師,也是貴族。這個地方是講到,有福德、有權勢的尊貴相來說法。
現四眾弟子身
應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身得度者,即現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身而為說法;
第四類,有些人可能希望能夠現出這種四眾弟子的清淨相,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來說法。
現婦女身
應以長者、居士、宰官、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,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;
第五類,前面的長者、居士跟宰官、婆羅門,都是偏重男眾的身相,這以下是講到的長者、居士、宰官、婆羅門是婦女身,現出母性的慈悲相。
現童男、童女身
應以童男、童女身得度者,即現童男、童女身而為說法;
第六類,指的是年輕未婚的童男、童女來說法。
現八部鬼神身
應以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身得度者,即皆現之而為說法;
第七類,這裡的八部鬼神,種類很複雜,有天、有畜生、有鬼神等等。八部鬼神分成兩類:有一種可以用神通力,變成人的身相,叫做人,有些沒有那個神通力和福德力,變成人的身相的,就是非人。總而言之,這八部都是佛教的護法神。有些人喜歡護法神來教化他,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現八部鬼神來說法。
現金剛神身
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,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。
第八類,有些人希望大力金剛神,現出威猛的身相來說法,那麼菩薩就現執金剛神來說法。
觀世音菩薩的現身說法,跟妙音菩薩的說法,沒有太大差別的。但是這裡有個地方,值得我們注意,在身口意三業裡面,我們要注意「意業的功德」,也就是感應這一塊,佛菩薩現身說法,一定要經過感應的過程,要看他因地所發的本願,比方說,阿彌陀佛整個四十八願裡,講到感應的就是第十八願: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以阿彌陀佛的殊勝,不但是他在極樂世界的現身說法,更重要的是他的感應,他的感應條件特別低,不管你是凡夫,是聖人,乃至於造了罪業,只要臨命終的時候,能夠至心信樂,信願持名,乃至於十念。
觀世音菩薩也是,重點在於他的感應力量,他攝受的物件也特別大。法身菩薩的時候,除了尋聲救苦以外,主要還是現身說法。妙音菩薩只講《法華經》,他標準定得高,強調善根,不論業報,就算福報差一點,妙音菩薩照樣跟你感應,就算是卑賤的宮女,畜生道,都沒關係,只要有善根,就可以現身說法。
觀世音菩薩的說法,並沒有強調一定講《法華經》。不過諸位要知道,佛菩薩一旦現身說法,一定講三乘法門,不會講人天乘。所以說,不管感應力量多低,起碼是三乘的善根。
淨土宗往生,臨命終時要招感阿彌陀佛現身說法,基本條件要出離心,你可以有煩惱,可以有生死業力,但起碼對娑婆世界是厭離的。
無盡意,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,以種種形,游諸國土,度脫眾生。
觀世音菩薩成就前面所說的身口意的功德,能夠以十法界的身形,遊諸國土,度脫眾生。
感應的過程,有兩個重點:
第一個不護;不護指的是慈悲心,佛菩薩在感應的時候,不生作意,不起分別。
基本上佛菩薩因地發了願以後,他就不動念頭了,那到底佛菩薩攝受誰、感應誰,就完全依止他所發願的條件,理論上,佛菩薩面對眾生是平等的,沒有鎖定哪一個目標,不生作意的。
第二個不失。一旦感應啟動以後,就產生智慧了,就契理契機,無錯無失。一定會讓你受益的。第一個就是慈悲,那慈悲啟動以後,第二個就是智慧。
是故汝等應當,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,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於怖畏急難之中,能施無畏,是故此娑婆世界,皆號之為施無畏者。
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,供養當然包括身業的禮拜,口業的稱念跟意業的皈依,外在的供養,香花燈燭等等。為什麼要供養呢?因為觀世音菩薩于怖畏急難之中,能施無畏。第一個尋聲救苦,第二個普門示現。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。機感相應,除了有善根力以外,你平常跟諸佛菩薩也要有一定的因緣力,這個因緣力對這個機感才是有效果的。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莊嚴,佛陀就勸勉我們,應該要供養觀世音菩薩,因為他是一個大福田。
無盡意菩薩白佛言:世尊,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。即解頸眾寶珠瓔珞,價值百千兩金,而以與之,作是言:仁者,受此法施珍寶瓔珞。
這時候,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,就向世尊白告說:我今當奉命來供養觀世音菩薩。然後把脖子上,用眾寶珠所串成的瓔珞,價值百千兩金,供養觀世音菩薩。供養的時候,他說「仁者,受此法施珍寶瓔珞。」
財供養如何變法供養?
這個地方有個問題,珍寶瓔珞是財物,怎麼就成為法供養呢?蕅益大師說,無盡意菩薩在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時候,內心安住在一心三觀的妙智,他觀想現前一念心性,他的心陷入一種真空妙有的無分別智,於法平等,於財亦等。如此的佈施,就是法佈施。本來是財供養,因為他內心當中,安住在一心三觀的妙法,所以他整個供養變成法供養。
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。
這樣的供養,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。他覺得不適合接受。
為什麼不適合呢?兩個理由。既然你是用真如三昧的妙法來供養我,從跡門來說,他示現的是極樂世界,輔佐阿彌陀佛的一位等覺菩薩。對真如三昧的妙法,只是分證,還沒有圓證,認為自己還有所不足。
從本門來說,與會當中有兩尊佛現前,一位是釋迦牟尼佛,一位是多寶佛。,從真如的妙法來說,這兩尊佛都是圓滿的。有佛在一旁,自己就不適合接受這個法供養。
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:仁者,湣我等故,受此瓔珞。
無盡意菩薩又再一次說,仁者,湣我等礦,受此瓔珞。之前的供養叫做法供養,於法平等,於財平等,所以能所雙亡,唯是一心。現在說,湣我等故,我們現在不談真如三昧,就著因緣所生法,湣念我等眾生,來接受供養,站在眾生的假相,以慈悲的角度,來接受供養。
爾時,佛告觀世音菩薩: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非人等故,受是瓔珞。
這時,佛陀告訴觀世音菩薩說,仁者,你應該湣念無盡意菩薩,跟與會的大眾,天龍、夜叉、乾達婆等等八部鬼神,來接受瓔珞的供養。如果無盡意菩薩用真如三昧的角度來供養,那麼觀世音菩薩是不肯受之,但如果回到因緣所生法,無盡意菩薩為了眾生佈施,那麼觀世音菩薩也是為了眾生而接受。
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,及于天龍人非人等,受其瓔珞,分作二分,一分奉釋迦牟尼佛,一分奉多寶佛塔。
觀世音菩薩接受珍寶瓔珞供養以後,為了悲湣與會的眾生,希望讓這個供養的福田,更加增長廣大,所以他就把這個珍寶瓔珞,分成兩份,一份供養釋迦牟尼佛,另外一份供養在座的多寶佛塔。
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,游於娑婆世界。
佛陀做個總結,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自在神力,而游於娑婆世界。法身菩薩的功德,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,就是自在神力。法身菩薩的功德圓滿,只有安住在一念清淨心的時候叫圓滿。但只要從理性變現成因緣所生法,變成一位菩薩的相狀,有菩薩的功德,就不圓滿,這時你有特色,救拔痛苦,所以叫自在神力,包括意業的感應,身業的現身,跟口業的說法,就是感應、現身、說法。
我們說過,度化眾生是要落入因緣所生法,你可以自在的發願,但發了願以後,就有你的一個假名假相假用的特色了,你有你感應的因緣,你有你現身的因緣,你有你說法的因緣,就形成自在神力。包括尋聲救苦,包括普門示現,這麼一個自在神力。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