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書法筆記》王羲之《筆勢論》原文及白話翻譯 王羲之的家傳之寶,留給兒子的書法秘笈,熟讀熟用的人都是大書法家,資質再普通的人百日也能有所領會

筆勢論封面.png

這是書聖王羲之集畢生所學與體驗,留給兒子王子敬的書法秘笈。

王羲之在《序》中明確告誡兒子,這個筆論是家寶家珍,不要傳播給外人,要秘密地封存收藏,不要給朋友們看。學習後,會在世間享有名譽。

本文共12章,是中國書法界最高的書法理論,是書法愛好者的寶貴指導綱要。

 

告汝子敬:吾察汝書性過人,仍未閑規矩。父不親教,自古有之。今述《筆勢論》一篇,一篇,開汝之悟。

譯文:我告訴你,子敬,我察覺你學書法的悟性超過常人,但還沒有嫺熟於規矩。父親不親自教兒子,自古就有此說法。現在我著述《筆勢論》一篇,來啟發你的悟性。

凡斯字勢,猶有十二章,章有指歸,定其模楷,詳其舛謬,撮其要實,錄此便宜。或變體處多,罕臻其本;轉筆處眾,莫識其源。懸針垂露之蹤,難為體制;揚波騰氣之勢,足可迷人。故辨其所所由,堪愈膏肓之疾。

這裡論到的字勢,總起來有十二章,每一章都有它的意旨,定下它的標準、楷模,詳細指出這方面的錯誤,摘出它最重要、最實際的東西,記錄在這裡方便適用。可能遇到一幅字中多處變體,但很少能觸及書法的根本;因轉角筆的地方屢見,而沒有認識到筆法的來源。懸針垂露的筆跡,難以成為一種體制;而波浪翻空,雲氣蒸騰的勢態,又足以使人迷惑,所以我要辨明書法的原由,能夠治癒那些病入膏肓的俗書。

今書《樂毅論》一本及《筆勢論》一篇,貽爾藏之,勿播於外,緘之秘之,不可示知諸友。窮研篆籀,功省而易成,纂集精專,形彰而勢顯。存意學者,兩月可見其功;無靈性者,百日亦知其本。

現在我寫《樂毅論》一本和《筆勢論》一篇,留給你藏好,不要傳播給外人,秘密地封存收藏,不要給朋友們看。深入地研究篆籀,可以省些功夫而容易成功,編輯各家精品專長,可以讓字形更清晰,體勢更顯著。留心學習的人,兩個月就可以見到他的靈感成功;沒有靈感和悟性的人,一百天也能知道書法的根本。

此之筆論,可謂家寶家珍,學而秘之,世有名譽。筆削久矣,罕有奇者,始克有成,研精覃思,考諸規矩,存其要略,以為斯論。初成之時,同學張伯英欲求見之,吾詐云失矣,蓋自秘之甚,不苟傳也。

這個筆論,可以說是家寶家珍,學習它還要秘藏它,會在世間享有名譽的。筆使用太久了,寫成的字就少有奇絕的,剛剛能有所成就,又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,驗證了各方面的規矩,保留它最簡要的梗概,作成這篇《筆勢論》。剛完成的時候,同學張伯英要求看看,我謊稱丟了,那是自己非常珍秘,不隨便外傳。

mmexport1581032647543.jpg5587584159766530027


創臨章第一

夫紙者陣也,筆者刀矟也,墨者兵甲也,水研者城池也,本領者將軍也,心意者副將也,結構者謀策也,颺筆者吉凶也,也入者號令也。屈折者殺戮也,點畫者磊落也,戈旆者斬斫也,放縱者快利也,著筆者調和也,頓角者蹙捺也。

紙張如同戰陣,筆如同刀、槊等兵器,墨如同盔甲,水與硯如同城池,運筆的本領好像是將軍,結構如同計謀與策略,從筆的揮運中可知順利艱難,筆鋒的出入無不應節聽令,用筆的一曲一折,如同揮刀砍殺,一點一畫,錯落分明。寫一個飛戈,如同斬截斫斷,豪放縱肆之處,愈見峻快鋒利,著筆含蓄,滋潤調和,頓筆的芒角處實際是寫捺一波三折的濃縮。

始書之時,不可盡其形勢,一遍正腳手,二遍少得形勢,三遍微微似本,四遍加其遒潤,五遍兼加抽拔。如其生澀,不可便休,兩行三行,創臨惟須滑健,不得計其遍數也。

開始臨寫的時候,不可能一下子就窮盡帖的形勢。第一遍搭好架子把字寫端正,第二遍少許得到帖中字的形勢,第三遍寫得稍微有點像帖,第四遍加以遒麗滋潤,第五遍再加上抽毫跳躍,往來映帶。如果臨寫生澀,不能就此停下來,兩行三行,臨寫只求寫得流利勁健,不要算計臨了多少遍。

重點:不停臨摹,不要去計算到底寫了幾遍,直到駕輕就熟


啟心章第二

夫欲學書之法,先乾研墨,凝神靜慮,預想字形大小、偃仰、平直、振動,則筋脈相連,意在筆前,然後作字。若平直相似,狀如運算元,上下方整,前後齊平,此不是書,但得其點畫耳。昔宋翼(乃鐘繇弟子)。嘗作是書,繇乃叱之,遂三年不敢見繇,即潛心改跡。

學習書法的方法,先要磨好濃墨,集中意念,考慮好字形的大小、偃仰、平直、振動,這樣就會使筆鋒脈絡互相連屬。構思成熟了,然後才可落筆寫字。如筆劃平直呆板,一個字一個字像擺算籌,上下方整,前後齊平,這不是書法,頂多不過會一些點畫的寫法而已。過去,鐘繇的學生宋翼就曾經這樣寫字,鐘繇嚴厲批評了他,使得宋翼三年都不敢見老師,遂即潛心改變筆法。

重點:寫書法不能筆劃平直呆板,一個字一個字像擺算籌,上下方整,前後齊平,這不是書法,只是寫字而已

每作一波,常三過折;每作一豎,常隱鋒而為之;每作一橫畫,如列陣之排雲;每作一戈,如百鈞之弩發;每作一點,如危峰之墜石;每作一趯,屈折如鋼鉤;每作一牽,如萬歲之枯藤;每作一放縱,如足行之趨驟。伏如驚蛇之透水,激楚浪以成文。

每寫一筆平捺,要有三次折筆,每寫一筆豎畫,要隱鋒藏頭;每寫一個橫畫,如同天邊層積的雲彩;每寫一個“戈”,如同拉開百鈞的弓弩發射;每寫一個點,應如從險峰上墜下的石頭;每寫一鉤,其轉折處如鋼鉤堅挺有力;每寫一筆牽絲,要如萬年的枯藤;每寫一個縱捺,應如疾步奔走,形狀好像驚蛇出水,激揚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紋理。

似虯龍之蜿蜒,謂其妙也;若鸞鳳之徘徊,言基勇也。擺撥似驚雷掣電,此乃飛空妙密,頃刻浮沈,統攝鏗鏘,啟發厥意。能使昏迷之輩,漸覺稱心;博識之流,顯然開朗。

書寫像蜿蜒的虯龍,這是比喻它的妙處;像鸞鳳徘徊,這是說它的英勇。運筆左擺右撥就好像驚雷掣電,這就是用筆的空靈神奇,一瞬間筆墨立見沉浮,筆端統攝鏗鏘的力量,這足以啟發人們的意氣。它能使蒙昧的人,逐漸產生同感,使博識的人,更通達開朗。

重點:書寫要千變萬化啟發觀者,使不懂的人感到抒心,使懂得人,感受到書者的意境而豁然開朗


視形章第三

視形象體,變貌猶同,逐勢瞻顏,高低有趣。分均點畫,遠近相須;播布研精,調和筆墨。鋒纖往來,疏密相附,鐵點銀鉤,方圓周整。起筆下筆,忖度尋思,引說蹤由,永傳今古。

觀察字形,擬仿體勢,雖外貌改變,其形質仍然相同,順著筆勢去觀察外貌,高低錯落很有趣味。均勻分佈點畫,使之遠近呼應;點畫的分佈要精心研究,筆墨要滋潤調和。鋒芒牽絲往來引帶,疏密互相配合,一點堅勁如鐵,一鉤精麗如銀,方筆、圓筆周到完整。起筆、下筆要仔細思考。引證古人的學說尋求其來由,使之能長久的流傳。

智者榮身益世,方懷浸潤之深;愚者不俟佳談,如暗塵之視錦。生而知者發憤,學而悟者忘餐。此乃妙中增妙,新中更新。

智慧的人擅長書法,可以得到榮耀,有益社會,這才使人意識到書道影響的深遠;愚笨的人不待談到書法的佳處,猶如在昏暗塵封之處看不到錦帛的光鮮一樣。生而知之者益發勤奮,通過學習而有所悟的人,常常忘記飲食。這才是妙趣中又增加妙趣,新穎中更出新穎。

金書錦字,本領為先,盡說安危,務以平穩為本。分間布白,上下齊平,均其體制,大小尤難。大字促之貴小,小字寬之貴大,自然寬狹得所,不失其宜。橫則正,如孤舟之橫江渚;豎則直,若春筍之抽寒穀。

再華貴的翰墨,用筆的本領為先,說盡字勢的險夷變化,務必先以平穩為本。分間布白,上下齊平,使字的體制在視覺上均勻,處理字的大小更難。大字要約束它貴在寫得小,小字要舒展它貴在寫得大,這樣就自然寬窄各得其所,不失它自然地姿態了。橫畫要寫得正,像孤舟橫靠在江渚邊,豎畫則要直,像春筍破土而出在寒冷的山谷中。

重點:下筆前都要先思考來龍去脈,字勢先求視覺上均勻,點畫遠近呼應,大字小字姿態自然


說點章第四

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,或如蹲鴟,或如科鬥,或如瓜瓣,或如栗子,存若鶚口,尖如鼠屎。如斯之類,各稟其儀,但獲少多,學者開悟。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604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344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059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048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207.jpg

 

每落一點,都要狀碩的像大石塊立在街心,或者要像蹲踞的鴟梟,或者像遊動的蝌蚪,或者像瓜瓣,或者像栗子,落筆處如貓頭鷹的尖嘴,出尖的地方像老鼠屎。寫點要如這些形象,各賦以合適的姿態。不論收穫多少,學習書法的人可以由此開發悟性。

重點:光是一個"點"就具備有各種姿態


處戈章第五

夫斫戈之法,落竿峨峨,如開松之倚溪穀,似欲倒也,復似百鈞之弩初張。處其戈意,妙理難窮。放似弓張箭發,收似虎鬥龍躍,直如臨穀之勁松,曲類懸鉤之釣水。崚嶒切于雲漢,倒載隕於山崖。天門騰而地戶躍,四海謐而五嶽封;玉燭明而日月蔽,繡彩亂而錦紋翻。

下筆斬釘截鐵地寫出戈鉤的方法,如同立起一根高聳的長竿,如同高大的松樹,倒立於溪流峽谷之上,傾斜之勢好像要傾倒,又好像有百鈞之力的弓弩剛剛被拉開。這裡隱有戈的意思,但奧妙的道理是難以說盡的。

 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319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035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730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335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147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0952.jpg

筆鋒抒放好像拉開的弓,射出的箭;收筆處又像猛虎相鬥,蛟龍騰躍;筆劃勁直,如同生長於峽谷之畔的勁松;彎曲,又類似臨水垂釣的魚鉤。筆勢峻拔,如同直插雲端的高峰,險絕又如要傾倒的山崖。筆勢生動,就好像青天之門,祥雲翻騰,大地之戶瑞氣躍動。筆勢靜穆時,同四海靜謐而五嶽肅立;筆法高明猶如四時調和,政治清明,祥光如玉燭比日月更明亮。筆法妍美,彷彿鮮豔的織繡色彩紛呈,錦帛上紋樣活潑飛動。

重點:下筆時要斬釘截鐵地寫出戈鉤傾斜之勢,就好像有百鈞之力的弓弩剛剛被拉開

 


健壯章第六

夫以屈腳之法,彎彎如角弓之張,[鳥]、[焉]、[為]、[烏]之類是也。立人之法,如鳥之在柱首,[彳]、[亻]、之類是也。腕腳之法,如壯士之屈臂,[鳳]、[飛]、[凡]、[氣]之例是也。急引急牽,如雲中之掣電,[日]、[月]、[目]、[因]之例是也。

屈腳鉤的寫法,如同拉開彎彎的角弓,“鳥”、“焉”、“為”、“烏”字下面的一鉤就是這樣。立人的寫法,像鳥立在柱頭,“彳”、“亻”之類就是這樣。踠腳的寫法像壯士彎曲的胳膊,“鳳”、“飛”、“凡”、“氣”這些字的拋鉤就是這樣。快速的牽引連帶,如同雲中的閃電,“日”、“月”、“目”、“因”這些字就是如此。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507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429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243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538.jpg

腕腳挑斡,上捺下?終始轉折,悉令和韻,勿使蜂腰鶴膝。放縱宜存氣力,視筆取勢。行中廓落,如勇士伸鉤,方剛對敵,麒麟鬥角,虎湊龍牙,筋節拿拳,勇身精健,放法如此,書進有功也。

筆的各種運動,如踠腳挑趯斡旋。剛在上面重按寫捺,又在下面輕撚運行,用筆的起止轉折,都要使它和諧的韻律之中,不讓它忽然輕細得像馬蜂腰,又忽然粗重像鶴的膝關節。

奔縱放肆要節約氣力,看筆劃的形狀取勢。行筆中要寬宏、曠達,如同勇士伸出鉤攮(兵器的一種)剛勇的面對敵人,麒麟以角相鬥,龍虎以牙相爭,像力士一樣,攥緊拳頭而筋節隆起,愈顯勇武,精悍健壯,如果放縱的運筆得到了上述要領,書法就會大大進步而具有功力了。

重點:用筆的起止轉折,都要使它和諧的韻律之中,行筆中要寬宏、曠達

牽引深妙,皎在目前,發動精神,提撕志意,挑剔精思,秘不可傳。夫作右邊折角,疾牽下微開,左畔斡轉,令取登對,勿使腰中傷慢。視筆取勢,直截向下,趣義常存,無不醒悟。

筆劃間的牽連引帶,深奧而微妙,清晰地展現在眼前,而最能振作字的精神,突破沉悶,展現作者的意志,挑趯處精心構思,這其中的精妙屬於不傳之秘。寫右上的折角,要迅速的帶過向下,而筆毫稍微鋪開;寫左下方的轉角“”,要與右上角相互應對,不要讓中腰關鍵處有緩慢的毛病。看筆劃的形態而決定它的動勢,豎畫橫截入筆,隨即向下行筆,筆法的意趣常常就在這裡面。體會到這些,學書的人沒有不醒悟的。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738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544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619.jpg

 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520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909.jpg

 


教悟章第七

凡字處其中畫之法,皆不得倒其左右,右相復宜粗于左畔,橫貴乎纖,豎貴乎粗。分間布白,遠近宜均,上下得所,自然平穩。當須遞相掩蓋,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鋒,輾轉翻筆之處,即宜察而用之。

凡是寫文書處理中畫的方法,都不能傾倒筆毫在筆劃的左右兩邊。左右相同的筆劃(指豎),右邊的應比左邊的粗些。橫畫貴在細,豎畫貴在粗。結構佈局,遠近、上下應均衡得所,自然平穩。應當要依次相互掩映,不可將某一字畫孤立地突出顯露出它的尖鋒來。在輾轉翻筆的地方,便應當細察而運用它。

 

 

 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339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256.jpg

 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033.jpg


觀形章第八

夫臨文用筆之法,復有數勢,并悉不同。或有

作字行文用筆的方法,還有好幾種筆勢,羅列起來都不相同。或有
藏鋒者大(藏鋒在於腹內而起)。

藏鋒的動作大(藏鋒在於從筆劃的中部入筆),
側筆者乏(亦不宜抽細而且緊)。

側鋒用筆雖然粗重但缺乏力(然而也不可提起筆只用中鋒,使筆劃過細而且緊繃),
押筆者入(從腹起而押之。又云:利道而牽,押即合也)

用押筆法入筆(從筆劃的中部入筆,用筆毫的一面觸紙重按稱為押筆。又可以說,正好借上一筆的余勢自然地帶入,這種用押筆就對了)。

結筆者撮(漸次相就,必始然矣。參乎妙理,察其徑趣)。

收筆處用撮筆法(要使筆毫慢慢地收攏,必須讓它如當初入筆時一樣尖挺,參透這奧妙的道理,察覺它的門徑和趣味)。
憩筆者俟失(憩筆之勢,視其長短,俟失,右腳須欠也)。

憩筆的方法是俟失(憩筆的筆勢,要看它的長短,俟失,右邊的捺腳一定要好像缺失,即缺波。)

息筆者逼逐(息止之勢向上,久久而緊抽也)。

息筆就是促使筆鋒儘快離紙(息筆要用息止的筆勢運筆向上,慢慢的收緊。即指寫挑)

蹙筆者將(蹙,即捺角也;將,謂劣盡也。緩下筆,要得所,不宜長宜短也)。

蹙筆的方法是將。(蹙,就是捺的尖角;將,是指筆常在重壓後散破而又要盡勢收斂到捺腳。寫捺,要慢下筆,要得位置,捺腳要短不要長。)

戰筆者合(戰,陣也;合,葉也。緩不宜長及短也)。

戰筆的方法就是要合。(戰,指戰鬥陣形;合,指相互策應,配合默契,從容的運筆,不要在此時還考慮是長是短了)。

厥筆者成機(促抽上勿使傷長。厥,謂其美也,視形勢成機,是臨事而成最妙處)。

厥筆能成為美妙的關鍵所在。(提筆收毫而上行,不要讓筆劃太長。厥,是說這一筆很美,要看筆劃的形式。隨機運筆讓它成為最具妙趣的地方)。

帶筆者盡(細抽勿賒也。帶是回轉走入之類,裝束身體,字含鮮潔,起下筆之勢,法有輕重也。盡為其著而後反筆抽之)。

帶筆的方法要盡。(帶筆要提筆輕行,不要重按,而使筆劃粗重。帶,是回轉筆鋒自然運筆一類的方法,因為提筆而行,筆毫似乎裹束著。筆跡滋潤光潔,起落筆的力度、筆法有輕有重。盡,就是著紙之後,返回執筆出峰。按:這種帶筆不可拖出,結束時一定要逆行收鋒)。
翻筆者先然(翻轉筆勢,急而疾也,亦不宜長腰短項)。

翻筆的方法是用在前面(翻轉筆勢,速度要快,也不可入筆太遠,造成筆劃中很長一段粗肥-長腰。更不可翻轉的動作太小,造成入筆生硬,與行筆脫節-短項)。
疊筆者時劣(緩不宜垂)。

折疊筆處時常出破鋒,(所以運筆要緩,不要動作太大)。
起筆者不下(於腹內舉,勿使露筆,起止取勢,令不失節)。

起筆處不要直下,(要從筆劃中部開始入筆,不要露鋒,起筆住筆要把握筆勢,不要讓其失去節制)。
打筆者廣度(打廣而就狹,廣謂快健,又不宜遲及修補也)。

打筆的方法要快而重,(落筆廣而行筆漸狹。廣,就是說快而有力,而且不能遲緩和修補)。

【補充資料:黃簡講書法-單一筆勢】

單-點.jpg

單-橫豎.jpg

單-撇捺.jpg

 


開要章第九

夫作字之勢,飭甚為難,鋒銛來去之則,反復還往之法,在乎精熟尋察,然後下筆。作"ノ"字不宜遲,"乀"不宜緩,而腳尖不宜賒,腹不宜促,又不宜斜角,不宜峻,不用作其棱角。二字合體,並不宜闊,重不宜長,單不宜小,復不宜大,密勝乎疏,短勝乎長。

寫字的筆勢,很難準確地概括出來。筆鋒來去的法則,反復往回的方法,在於先精熟明察,然後下筆。寫ノ的用筆不能慢,乀的行筆不可松緩,而捺腳更不要太寬太重,捺的腹部不能太細瘦,捺腳不宜上挑出斜角,不要太尖利,不用故作棱角。兩部分構成的合體字,並排的不要太寬,上下疊放的不要太長,獨體字不要太小,多個部首構成的字也不能太大,茂密勝於凋疏,字形扁勝於字形長。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439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2333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622.jpg

WeChat 圖片_20200724111200.jpg

【補充資料:黃簡講書法-複合筆勢】

nfpC_800.jpg

nfpS_800.jpg

nfpb_800.jpg

nfpK_800.jpg


節制章第十

夫學書作字之體,須遵正法。字之形勢不得上寬下窄(如是則是頭輕尾重,不相勝任)。不宜傷密,密則似屙瘵纏身(不舒展也),複不宜傷疏,疏則似溺水之禽(諸處傷慢)。不宜傷長,長則似死蛇掛樹(腰枝無力)。不宜傷短,短則似踏死蛤蟆(言其闊也)。此乃大忌,可不慎歟!

學書作字的根本,必須遵守正確的法則。字的形勢不能上寬下窄。不宜傷於密,密了就像有病纏身,不舒展;又不應當傷於疏,疏了就像溺水的禽鳥,到鬆垮不緊;不要傷於長,長了就像死蛇掛在樹上,腰肢無力;不能傷於短,短了就像踏死的蛤蟆一樣扁闊。這些是學習書法的大忌,難道可以不謹慎嗎?

重點:字的形勢不能上寬下窄,不宜過密,不應過疏,不要太長,不能太短


察論章第十一

臨書安貼之方,至妙無窮。或有回鸞返鵲之飾,變體則於行中;或有生成臨谷之戈,放龍箋於紙上。徹筆則峰煙雲起,如萬劍之相成;落紙則碑盾施張,蹙踏江波之錦。若不端嚴手指,無以表記心靈,吾務斯道,廢寢忘餐,懸曆歲年,乃今稍稱矣。

臨摹得以入帖的方法,最有無窮妙趣。或者有彩鸞迴旋,喜鵲往返一樣的優美字形,改變體勢法則出現在一行之中;或者有像臨深谷而生的長松一樣的戈法,放筆龍騰一般地寫在紙上。

爽健的運筆如同烽煙雲起,像萬柄霜劍形成豪壯的氣氛,筆墨落在紙上則像軍中的酒宴,酒器列陳,持盾之士環立,踏皺了織有江波紋樣的彩錦。如果不是端正嚴格的執筆,無法表達記錄作者的心靈。我從事臨帖之道,廢寢忘食,不懈地經歷多年,到現在稍覺稱意了。

重點:「臨帖」要持之恆,不能懈怠


譬成章第十二

凡學書之道,有多種焉。初業書要類乎本,緩筆定其形勢,忙則失其規矩。若擬目前要急之用,厥理難成,但取形質快健,手腕輕便,方圓大小各不相犯。莫以字小易,而忙行筆勢;莫以字大難,而慢展毫頭。如是則筋骨不等,生死相混。倘一點失所,若美人之病一目;一國失節,如壯士之折一肱。予《樂毅論》一本,書為家寶,學此得成,自外咸就,勿以難學而自惰焉。

學習書法的要點有許多條。最初學書要學得像範本,緩動筆,把握好字的形勢,急急忙忙就會失去規矩。如果只為眼前的急用,書理就很難掌握了。只要把握字的形質,迅速勁健,手腕要輕鬆靈便,字形大小協調統一而不相互抵觸。

不要以為字小容易寫,而輕率行筆,不要以為字大難寫,而行筆太慢,不能迅速使筆毫展開。這些都會使字的筋骨不協調,生動的筆劃、死板的筆劃相雜在一起,如果一點位置不恰當,就好像美人一個眼睛有毛病,一畫寫得不好,就像壯士斷了一隻胳膊。

重點:初學者要求學帖學得像,不緩不急,小字不可急,大字不可緩,

給你《樂毅論》一本,是我所書,為家傳之寶,學這個能得到成功,自然以外各體也就容易學到了。不要以為難學而自己懶惰起來。

推薦閱讀

《書法筆記》王羲之《書論》原文及白話翻譯  什麼是意在筆先?下筆如何像將軍布陣?且看王羲之一句一句教你

《書法筆記》衛夫人《筆陣圖》原文及白話翻譯 王羲之書法啟蒙老師那幾年教了什麼?讓王成為千古書聖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