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 (書一六、一十三、一六七)
圓濤法師譯
原文:
世欲讀書,絕無敬畏。晨起則不加盥漱,登廁則不行洗濯。或置座榻,或作枕頭。夜臥而觀,則與褻衣同聚。對案而讀,則與雜物亂堆。視聖賢之語言,同破壞之故紙。漫不介意,毫無敬容。甚至書香家之婦女,花冊皆是經傅。世祿家之僕隸,揩物悉用文章。種種褻黷。難以枚舉。積弊已久,習矣不察。若不特示禍福,決定難免褻黷。未曾得益,先獲大罪。閔斯無知,須預指陳。(書一六)
白話文:
世間人讀書,沒有一點敬畏之心。早上起來不洗臉刷牙,去廁所也不洗手。有的將經書放到椅子或床上,有的將經書當枕頭用。夜裡躺在床上看經,將書和內衣內褲混放在一塊。在桌子上看經書,與桌子上的雜物亂堆一處。將聖人的語言文字看得如同破紙舊書一樣。漫不經心,毫不介意,毫無恭敬的樣子。甚至書香門第的婦女,放置剪紙的花冊都是經書。世代享俸祿的豪門僕從,擦拭物品都用有文字的紙張。種種褻黷難以枚舉。
這種積習流弊已經流傳很久了,大家習慣了也就不覺察了。如果我不特意說出與禍福相關的事,你也一定難免褻黷經書。還沒有得到佛法的利益,卻先獲得大罪。我非常可憐這些無知的人,必須指出這些弊端。
原文:
念佛一法,乃至簡至易,至廣至大之法。必須懇切志誠之極,方能感應道交,即生親獲實益。若懶惰懈怠,毫無敬畏,雖種遠因,而褻慢之罪,有不堪設想者。縱令得生人天,斷難高預海會。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,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。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,如來法身舍利,亦當作真佛看,不可作紙墨等看。對經像時,當如忠臣之奉聖主,孝子之讀遺囑。能如是,則無業障而不消,無福慧而不足矣。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,然率皆讀其文,解其義,取其供給口頭,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。至於恭敬志誠,依教修持者,誠為難得其人。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,須向恭敬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則消一分罪業,增一分福慧。有十分恭敬,則消十分罪業,增十分福慧。若無恭敬而致褻慢,則罪業愈增,而福慧愈減矣。哀哉。(書一十三)
白話文:
信願念佛,求生極樂,是最簡單最容易,最廣泛最宏大的法門。必須極為懇切志誠,才能感應道交,當生親自獲得念佛的真實利益。
如果懶惰懈怠,毫無敬畏之心,雖然種下未來得度的遠因,而褻慢的罪過真是不堪設想。就算來生能夠得生人天兩道,也很難高遇蓮池海會的菩薩。
至於佛像,應當作真佛看待,不可當作土木銅鐵等看。經典是三世諸佛的老師,如來的法身舍利,也應當作真佛看,不可作紙墨等看。
面對經像時,應當如忠臣面對面地侍奉聖主,孝子讀誦父母的遺囑一樣。能夠做到這樣,則沒有業障不消除,沒有福慧不具足啊。
現今士大夫學佛的人很多,然而全是讀佛經的文句,理解它的義理,作為口頭閒談,來博取一個“大通家”的虛名而已。
至於恭敬志誠,依教修持的人,這樣的人實在非常難得。我常說: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,必須向恭敬心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則消一分罪業,增一分福慧。有十分恭敬,則消十分罪業,增十分福慧。
如果心中毫無恭敬導致褻瀆輕慢,則罪業愈增,而福慧愈減了。可悲啊!
原文:
夫如來滅度,所存者唯經與像。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視作真佛,即能滅業障而破煩惑,證三昧而出生死。若以土木金彩視之,則亦土木金彩而已。又土木金彩,褻之則無過。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像,則其過彌天矣。讀誦佛經祖語,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,不敢稍萌怠忽。能是如者,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,徹證一真。否則是遊戲法門,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,說得了了,一絲不得真實受用,乃道聽途說之能事也。古人於三寶分中,皆存實敬。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。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,況實行乎。(書一六七)
白話文:
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留存在世間的只有經書與佛像。若能將泥土、木頭、金屬、彩繪等做成的佛像視作真佛,就能滅業障而破煩惱,證三昧而出生死。
如果將他們視作泥土、木頭、金屬和彩繪,則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土木金彩而已。是土木金彩,不恭敬也沒有過失。如果褻瀆的並非是土木金彩,而是土木金彩所做成的佛像,那就是彌天大罪!
讀誦佛經祖語,認為佛祖現前為我親自宣說,不敢稍微萌發懈怠輕忽的念頭,能這樣恭恭敬敬的人,我說他一定會在此生高登九品往生西方,徹底證得一真法界。否則,不過是遊戲法門,其利益只是多知多見的佛教術語,說得頭頭是道,可得不到一絲一毫的真實受用,只有道聼塗説的本事,沒有真實體證。
古人在三寶門中,都心存真實的誠敬,不只是泛泛然膚淺地嘴巴說說!現今的人在口頭尚且不肯委曲自己說一句恭敬的話,何況真實地行持呢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