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 (書一三六、書一四七、書一十二)

圓濤法師譯

印光大師49.png

原文:

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,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其宏闡淨土,不尚玄妙,唯在真切平實處,教人修持。至於所示專雜二修,其利無窮。專修謂身業專禮,(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,)口業專稱,(凡誦經咒,能志心回向,亦可名專稱,)意業專念。如是則往生西方,萬不漏一。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,回嚮往生。以心不純一,故難得益,則百中希得一二,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。此金口誠言,千古不易之鐵案也。(書一三六)

 

白話文:

善導和尚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他闡揚淨土,不崇尚高深玄妙,只在真實親切,平常實在的地方教人修持。至於他所指示的專修、雜修利益無窮。

專修:就是身業專門禮拜,(凡是圍繞以及一切處,身體不放逸都是。)口業專門稱誦,(凡是誦經誦咒,能夠志心回向,也可以名為專稱。)意業專門憶念。如此修行,往生西方,一萬個人不會漏掉一個。

雜修:就是兼修種種法門,回嚮往生。因為心不純一,所以很難得到利益,那麼一百人當中,希望有一二個,一千人當中希望有三四個往生的。這是金口誠言,千古不變的鐵案啊!

 

原文:
發願文,文雖宏大。然須真實從心而發,方名為願。否則心口相違,何名為願。現世之願,雖亦無妨。欲生福慧子孫,須從大積陰德廣行方便中求。(書一十七)

 

白話文:

你作的發願文,文義雖然宏大。卻必須是真實從內心而發,這才名為願。否則內心與口說相違,如何名為願呢?

現世的願,雖然沒有妨礙。想要生福慧的子孫,必須從大積陰德,廣行方便當中去求。

 

原文:
念佛回向,不可偏廢。回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。然回向宜於夜課畢,及日中念佛誦經畢後行之。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。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,即是常時回向。若夫依儀誦文回向,固不得常常如是。諸大乘經,經經皆令諸眾生直成佛道。但恨人之不誠心念誦,致不得其全益耳。(書一四二)

 

白話文:

念佛、回向,不可偏廢。回向就是用口說出自己的信願。然而回向只適宜在早晚課完畢後,以及平日裡念佛、誦經完畢後去做。

念佛應當從朝至暮不間斷。心中只要具有願生的念頭,就是長時回向了。如果依照儀軌誦念回向,當然不能常常這樣。很多大乘經,經經都讓諸眾生直接成就佛道。只可憐的是人們不誠心念誦,致使不能得到佛經的全體利益。


 

早晚課安排.png

雖則長時念佛,無有間斷。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,先念阿彌陀經一遍。往生咒三遍畢,即念贊佛偈,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。念偈畢,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。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六字,或一千聲,或五百聲,當圍繞念。若不便繞,或跪或坐或立皆可。念至將畢,歸位跪念觀音,勢至,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。然後念淨土文,發願回嚮往生。念淨土文者,令依文義而發心也。若心不依文而發,則成徒設虛文,不得實益矣。淨土文畢,念三歸依,禮拜而退。此為朝時功課,暮亦如之。 (書一二五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