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,於所住處,於南方清潔之地,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,是中能塑畫,乃至金銀銅鐵,作地藏形像,燒香供養,瞻禮讚歎。是人居處,即得十種利益。何等為十:

  • 一者、土地豐壤;
  • 二者、家宅永安;
  • 三者、先亡生天;
  • 四者、現存益壽;
  • 五者、所求遂意;
  • 六者、無水火災;
  • 七者、虛耗辟除;
  • 八者、杜絕惡夢;
  • 九者、出入神護;
  • 十者、多遇聖因。

<<地藏菩薩本願經>>


我喜歡畫佛菩薩像,不僅是彩畫、白描或是描金,都是讓我心情更平靜,也能感覺到菩薩就在身旁看護著自己

 

這張菩薩像在昵圖網有,需要的人請自行上該網站註冊、下載、印出使用,並請遵守使用規範,圖片網址:http://www.nipic.com/show/21051679.html

 

奉行佛法 善根讓人起死回生

唐鐘山的開善寺有尊地藏菩薩像,高三尺,通光有四尺五寸,很多年了,也不知道是誰塑造的。當時,揚州都督鄧宗,六十一歲的時候,罹患小病就莫明奇妙地死去,但是心窩處還呈現溫暖,所以家人一直沒將他的遺體入斂。過了一日一夜,他突然甦醒了,醒來後悲痛大哭無法說話。

後來,鄧宗精神比較穩定了以後,命令子孫扶著去鐘山開善寺,到了開善寺,他問僧人:「這裡是不是有一尊三尺高,並且全身發光約四尺五寸的地藏菩薩像嗎?我相要去禮拜供養。」全寺的僧眾問來問去,都沒有人知道菩薩像在哪裡,眾人便依照他所說的去四處尋找,果然找到了。

鄧宗恭恭敬敬頂禮菩薩,並要求想將這尊菩薩像請回去供養。僧人心中滿懷疑惑問他,為什麼特地來這裡請這尊菩薩呢?鄧宗就把原尾詳細情況描敘述給大家聽。

前段時間,我瀕死的時候,曾經看見有個四品官員帶著我到閻王面前。

閻王對我說:因為你能夠奉行佛法,所以不應該死,早點回到人間去。不過,為了讓人間能夠了解地獄的可怕,也讓人們能夠起警惕之心,讓你看看地獄,回到陽間把這裡的狀況跟大家宣傳宣傳。

我立刻回答:「我也正想看看。」 

閻王便派一位穿著綠色衣服的官員帶領我出城,向東北方大約走了五六里,看見有座大鐵城,鐵門深深緊閉,漸漸地,我看到那城裡面有兇猛火焰,有無數無量的罪人正在那裡受苦。

這個時候有一位和尚來到地獄內,不但一面防禦猛火,還一面教化這些罪人,我看見在他的神力之下,這些熊熊火焰都暫時熄滅了。我們又繼續往前走,又來到另外一座鐵城,十八層地獄就在裡面,這裡面的罪人所受的苦,簡直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可怕。這時,我定眼一看,那位和尚還在教化罪人,和前一座鐵城一樣。

參觀完一處處一層層的大鐵城後,才又回來閰王這。這個時候,之前見到的和尚也剛從地獄出來。

他遇到我就問:你認識我嗎?

我回答:不認識。

和尚說:我就是開善寺的地藏菩薩。從前有一個沙門智藏法師的弟子智滿法師,為了拯救地獄、餓鬼、畜牲三惡道的眾生,所以雕刻我的形像,以便讓人們供養禮拜,並且求我到三惡道去教化這些受苦難的眾生。我便答應智滿法師的請求,每天用一個時辰,到十八層地獄和無數小地獄中,去進行教化和開導。

惡道眾生中有三種人,
第一種是過去世曾經種過善根、善力比較強的人,只要一發心便能夠馬上脫離罪苦;
第二種是善力比較薄弱的人,僅僅種下出罪苦的因;
而第三種則是沒有善根而邪見特別深重的人,這些人絲毫不覺醒,完全沒有脫離罪苦的心。

假如在人間,善根薄弱的人,還比較容易教化;但是墮落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牲等惡道,連佛力也難以救拔,因為惡業的力量很強,就像是本身就有一樣,完全沒辦法醒悟,只有等到他出離惡道後,過去曾經種的善因才會逐地增強,自覺自發的升起懺悔心,這個時候才有拔救的可能性。由於你奉行佛法,可以免受地獄的苦,早一點回到人間,向大眾普遍宣傳和勸告。 

地藏菩薩說完,我抬頭一望,他身高三尺,頭頂的光明耀眼,還傳授給我兩首偈語: 
若在人間修聖道,闡提有心尚可發, (如果在人間修佛道,菩提心還能夠升起)
若入惡道業已熟,心無分別不可救。 (如果墮落到惡道中,分辨不了善惡,就完全沒有辦法救了)
如衰老人欲行路,若動其足扶易進, (就像老人要走路,還有辦法用扶的前進)
倘臥不動力不及,眾生業定亦復然。 (等老到躺著臥著不能動的時候,一切業障都已經是定局了)

偈語說完,菩薩就不見了。而我雖然在沉睡中,卻牢牢地記住這件事,生怕弄錯或忘記任何一件事,所以一直沒有對別人說。現在看見這尊菩薩像,完全和我見到的一模一樣。因此,我想將菩薩像請回去供養。

所有的僧眾聽鄧宗說完,全部都歡喜讚歎,說這尊菩薩像可以仿造,但你不能請走。於是鄧宗便僱請雕塑能手,仿造一尊一模一樣的,恭請回家中,至心供奉。


願以上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