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》第91篇:當一個女人不想要再受女身的困擾,受持法華經是最快最好的方法!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
受持法華經功德 比燃指供佛大
宿王華!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能燃手指,乃至足一指,供養佛塔,勝以國城妻子,及三千大千國土,山林河池,諸珍寶物,而供養者。復複有人,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,供養於佛,及大菩薩、辟支佛、阿羅漢,是人所得功德,不如受持此法華經,乃至一四句偈,其福最多。
我們今天要成就廣大的福德來供養佛陀,應該怎麼辦呢?以下提出兩個方法。
第一個,如果你是聖位菩薩,你有各種的三昧神通,三昧神通,你應該發菩提心,燒你的手指或者你的足指,來供養佛塔,就是所謂內財供養。那這樣子的供養超過外財的供養,包括國家、城、妻子,乃至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,包括了山林河池、諸珍寶物而供養佛陀。
第二個,如果你是一個凡位菩薩,怎麼辦呢?那麼你用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的數量,來供養佛陀跟大菩薩,你所得的功德,不如你受持、讀誦、書寫《法華經》,乃至四句偈,其福最多。
這個地方講出兩種殊勝的供養。如果你是聖位菩薩,就三昧力燃身供佛來供養,這真法供養。那如果你是凡位菩薩,你就讀誦《法華經》,因為你讀誦《法華經》也得到燃身供佛的效果。
法華經十種殊勝
宿王華!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,海為第一;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于諸如來所說經中,最為深大。
《法華經》的法體很簡單,就是眾生本具,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為體,所以你依止一念心性,來修習空假中三觀,那麼這個自體跟一般的事修的自體的差別,就是第一個深廣,它能夠深廣包括一切的功德。譬如,在一切的山川流水江河當中,大海是最為深廣的,它容納百川。此《法華經》亦複如是,在諸如來所說經中,它的功德是最為深廣的,這第一個,最為深廣。
又如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、大鐵圍山,及十寶山,眾山之中,須彌山為第一;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于諸經中最為其上。
那麼,《法華經》的一心三觀的思想,這種自體,它是內容最為豐富,也是最為殊勝。比方說,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、大鐵圍山,乃至於《華嚴經》所謂的十寶山,這個寶山含藏了十種的寶物。在眾山當中只有須彌山是最為殊勝,因為它含藏了一切的寶物,其它的山可能涵蓋一個兩個或者十個,只有須彌山裡面的寶物,是涵蓋一切寶物,而且最為高大,所以它高大殊勝。這第二個,最為殊勝。
又如眾星之中,月天子最為第一;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,最為照明。
第三個講到照明,就是他的觀照的智慧能夠照了一切。比方說晚上的時候,眾多的星星當中,月亮是最為殊勝的,那麼此《法華經》亦複如是,在千萬億種諸經當中最為照明。就是說,星星,它某種程度是一閃一閃的,它是生滅的,只有月亮是恒常的相續相,它是不生滅心。第三個,最為照明。
又如日天子,能除諸暗;此經亦復如是,能破一切不善之暗。
比方說太陽能夠破除一切的黑暗,此經亦復如是,能夠破除一切心中的煩惱黑暗。因為斷除煩惱,你只要告訴你自己本來就沒有煩惱,這是從根本上的否定煩惱,這煩惱勢力就薄弱了,第四個,最為除惑。
又如諸小王中,轉輪聖王最為第一;此經亦復如是,於眾經中,最為其尊。
比方說在諸小王中,轉輪聖王是最殊勝的,因為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。那麼《法華經》亦復如是,在諸經中最為其尊。因為《法華經》它能夠,統攝一切的經典,所以它有大威德力。第五個,最為威德。
又如帝釋,於三十三天中王;此經亦復如是,諸經中王。
比方說帝釋,他統領了整個忉利天,作為三十三天的之王,那麼《法華經》亦復如是,在諸經中,它能夠消滅一切的我法二執,得大自在,第六個,最為自在。
又如大梵天王,一切眾生之父;此經亦復如是,一切賢聖、學無學,及發菩薩心者之父。
比方說大梵天王,那麼大梵天王他自己認為,他是一切眾生的父親。那麼此經亦復如是,它是一切賢聖、學無學,乃至發菩提心者根本。就是你要能夠知道,你的打妄想的心,跟佛陀的心,在根本上是有交集的,就是從根本上是不二的,那麼對你來說就是有很大的加持力了,這一切的善根的根本就是信根。第七個,眾生之父。
又如一切凡夫人中,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、辟支佛為第一;此經亦復如是,一切如來所說,若菩薩所說,若聲聞所說,諸經法中,最為第一。有能受持是經典者,亦復如是,于一切眾生中,亦為第一。
這一段講到人、法殊勝。就是在一切凡夫當中,比方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,這些聲聞的果位當中,其實辟支佛最殊勝,因為辟支佛有三個功德:第一個他智慧高,第二個福德大,第三個禪定深。所以,辟支佛是利根的聲聞人。此經亦復如是。人勝。
從法勝來說,一切如來所說的法,或者菩薩所說的法,或者聲聞所說的法,在諸經法中,《法華經》最為殊勝,因為它直接了當,直接契入真如佛性。法勝。
那麼如果是有受持的人,亦復如是,在一切眾生當中他也最殊勝。所以第八個,人、法最勝。
一切聲聞、辟支佛中,菩薩為第一;此經亦復如是,于一切諸經法中,最為第一。
那麼在一切聲聞、辟支佛、菩薩當中,菩薩是最為第一的,此經亦復如是,在一切諸經當中,它成就了一個最殊勝的因地,因為它直接成就成佛的種子。第九個,因地勝。
如佛為諸法王,此經亦復如是,諸經中王。
那麼果地殊勝。只有《法華經》,你坐上這部車子,它直接地超越人天、阿羅漢,直接把你帶到佛道去。所以,這個車子是直接直奔法身而去,所以這個果地殊勝,它不必經過太多的停頓。第十個,果地勝。
受持法華經—能滿一切願
宿王華!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,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,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,充滿其願。
做一個總結。《法華經》能夠救拔一切眾生,它能夠使令一切眾生遠離痛苦。能夠把眾生的自性清淨心啟動起來,來觀察煩惱、業障、報障,它本來就是無生的,本來清淨的,都是因緣所生的。此經能夠大饒益一切眾生,能夠生起種種的善根,能夠滿足你的菩提願,它能夠從根本上斷惡修善。
如清涼池,能滿一切諸渴乏者;如寒者得火,如裸者得衣,如商人得主,如子得母,如渡得船,如病得醫,如暗得燈,如貧得寶,如民得王,如賈客得海,如炬除暗。
《法華經》它像清涼池,能夠滿足一切口渴饑餓者。不管你是修淨土的,你是修人天乘的,你是修菩薩乘的,整個三草二木,《法華經》的法水都能夠滿足你。
如寒者得火。佛陀的智慧火,能夠滅除一切的愚癡的寒冰。
如裸者得衣。《法華經》能夠快速地成就福德忍辱之衣。
如商人得主。商人最重要就是背後要有大財主的支持。《法華經》你在修學當中,你是由自性清淨心跟自性功德力來支持你,所以你後面有兩個大財主。
如子得母。這個兒子需要母親的保護,那麼《法華經》有真如來保護你、來攝受你。
如渡得船。它能夠引導你快速地超越生死海。
如病得醫。它能夠消滅見思的病,也能夠消滅有所得的無明的病。
如暗得燈。這個地方是照了我執的顛倒。
如貧得寶。它能夠引導你成就法身的功德寶。
如民得王。它能夠統攝一切的萬行。
如賈客得海。那麼在外面流浪的這個賈客,他終於找到家了。
如炬除暗。它破除一切有所得的無明的法執。
受持法華經—能離生死之縛
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能令眾生離一切苦、一切病痛,能解一切生死之縛。
此《法華經》亦復如是,能夠令一切眾生遠離一切的煩惱障,一切病痛的業障,也能夠遠離一切生死輪回的報障。一般的滅惡生善,就是從枝末下手,《法華經》的滅惡生善是從根本下手。
若人得聞此法華經,若自書、若使人書,所得功德,以佛智慧、籌量多少,不得其邊。若書是經卷,華香、瓔珞、燒香、末香、塗香,幡蓋、衣服、種種之燈、酥燈、油燈、諸香油燈、瞻蔔油燈、須曼那油燈、波羅羅油燈、婆利師迦油燈、那婆摩利油燈供養,所得功德,亦復無量。
這個地方講到受持《法華經》的兩種功德:第一個,你能夠聽聞佛法以後,去書寫、讀誦,乃至於為人演說,那你這樣子從根本上建立你的大乘善根,所以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。
第二個,誦持《法華經》的時候,你能夠以花香、瓔珞、燒香、末香、塗香,幡蓋、衣服,這個衣服就是你用你的蓋經布,把這個法蓋住,不要有灰塵。那點種種的燈,酥燈、油燈、諸香油燈,瞻蔔油燈就是小黃花,須曼那油燈就是善攝意花,波羅羅油燈就是重生花,婆利師迦油燈就是夏生花,那婆摩利油燈就是雜生花,那麼你這樣子的供養的福德也不可思議。
當你受持《法華經》,一方面增長你理觀智斷的善根,一方面又供養《法華經》,那就是福慧雙修,多善根、多福德,這裡讚歎受持《法華經》的功德。
不受女身
宿王華!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,亦得無量無邊功德。若有女人,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,能受持者,盡是女身,後不復受。
這個地方特別提到說,假設有女人聞持藥王菩薩,每天不斷地讀誦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,盡是女身,後不復受。
蕅益大師說,女人身見尤重,今苦行捨身功德,能拔之也。
貪愛色身沒有其它的方法,就是用痛苦去刺激它,讓你知道身本是苦,你越貪愛它,它對你的障礙就越大;你越不把它當一回事,它對你的障礙就越小。
多讀藥王菩薩本事品,前面的事蹟,他透過苦行破除身見反思,所以,身見一旦破壞,就不再招感女身了,也就是轉變女身。
受持法華經—轉變業報
若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中,若有女人,聞是經典,如說修行,於此命終,即往安樂世界,阿彌陀佛、大菩薩眾,圍繞住處,生蓮華中,寶座之上,不復為貪欲所惱,亦復不為嗔恚愚癡所惱,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,得菩薩神通,無生法忍。得是忍已,眼根清淨,以是清淨眼根,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,恒河沙等諸佛如來。
如果在如來滅後,第五個五百歲,真正進入末法時代。在這末法時代當中,煩惱邪見特別重。假設有一個女人,能夠聞是經典,如說修行,當然這個地方指的是整部《法華經》。還要配合憶佛念佛,內觀真如、外順彌陀,命終以後,就能往生極樂世界。
在極樂世界中,阿彌陀佛、諸大菩薩,於圍繞住處,諸善聚會。在蓮花中受生於寶座之上,這時成就三不退,內心受外面勝妙五塵的攝受,沒有貪煩惱、沒有嗔煩惱、沒有愚癡煩惱,也沒有憍慢嫉妒的煩惱,成就大神通,最終成就無生法忍。六根清淨,以是清淨的眼根,能夠親見十方諸佛。
這一段解釋說,你修學《法華經》為淨土因,與十六觀經、大小阿彌陀經等,無二無別。你今天修《法華經》,當然成就大乘善根,而這個大乘善根也正是往生的善根。你一個生死凡夫,就是用神通,都飛不到十萬億佛土去,當然是佛力攝受。現在關鍵是你臨命終的時候,怎麼轉阿彌陀佛的功德力,你怎麼能夠透過感應道交,把彌陀的功德力加持到你的身上?
關鍵在於自他不二。諸位記住,臨終我不跟你談因緣法,不要再回憶過去,把你的心和佛陀的心帶回家,倆個是一家人。只有一種情況,就是把因緣所生法放下。你要落入因緣的思考,你就跟阿彌陀佛沒辦法感應道交了。往生的根本在於自他不二,自他不二來自於內觀真如,你才有辦法跟佛陀無縫接軌。
受持法華經—諸佛守護、得常樂我淨
是時諸佛遙共贊言: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,受持讀誦,思惟是經,為他人說,所得福德,無量無邊,火不能焚,水不能漂,汝之功德,千佛共說,不能令盡。汝今已能破諸魔賊,壞生死軍,諸餘怨敵,皆悉摧滅。善男子!百千諸佛,以神通力,共守護汝,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,無如汝者,惟除如來,其諸聲聞、辟支佛,乃至菩薩,智慧禪定,無有與汝等者。
宿王華!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。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,能隨喜贊善者,是人現世口中,常出青蓮華香,身毛孔中,常出牛頭栴檀之香,所得功德,如上所說。
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就共同的讚歎,善哉!善哉!善男子,你能夠在釋迦牟尼佛法當中,來受持讀誦思惟《法華經》,乃至於為他人說,成就五種法師,你成就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,而這樣以下的常樂我淨的法身功德,是你在凡夫名字位就有得到少分的相應。
第一個、常德。火不能焚,水不能漂。因為你跟法身相應,你跟不生滅心相應,這成就常德。而汝之功德,千佛共說,不能令盡,因為你安住不生滅心,所以這些外在的逆境它不能干擾你。
第二個、淨德。你有一種清淨無漏的力量,汝今已能破除煩惱魔、破壞生死輪回的果報,乃至於一切有漏的善業,因為你安住這個不生滅心,它有一種自性的清淨的力量來攝受你。
第三個、樂德。成就廣大的安樂。善男子!百千諸佛,以神通力共守護汝,那麼你能夠有這種功德的加持,樂德。
第四個、我德,得大自在。你在一切世間天人當中,無如汝者,惟除如來,其他的諸聲聞眾、辟支佛,乃至菩薩,智慧禪定,無有與汝等者。
這是諸佛的讚歎,你能夠成就常樂我淨的法身四德。那麼,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的讚歎。宿王華,你受持《法華經》的人,你就成就前面所說的常樂我淨的功德,就把它做一個總結。這以下強調受持本品的功德。
若有人能夠聞是藥王菩薩為法滅身的精神,能夠產生一念的隨喜,那麼這個人的今生當中的口中,常出青蓮華香,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,所得到的果報亦如前面所說,常樂我淨四德。
《法華經》的事修,它最大的一個精神就是,我不愛身命,但惜無上道。就是當你成就理觀以後,其實你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色身的問題了,因為你整個六根的依止處就是色身。
你不斷地受持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,隨喜它的功德,冥冥當中你就能夠慢慢把色身的執著給放下。年輕可能還感覺不到,你年紀大就知道了,就是這個老病死的問題,你的心會跟色身就越咬越緊、越咬越緊。
當然,它會給你快樂,因為你所有的快樂、善業,都是透過色身傳遞。但老的時候,它會給你創造很多的障礙:第一個病痛,第二個死亡。你要達到臨終的正念,色身的障礙這一關的突破是關鍵。你是能夠很灑脫地脫離色身,還是在那個地方非常糾結,這個關鍵就在於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。
受持法華經—魔不得侵
是故宿王華!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,囑累於汝。我滅度後,後五百歲中,廣宣流布于閻浮提,無令斷絕,惡魔、魔民、諸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,得其便也。
在我滅度之後,後五百歲就進入末法時代的時候,你應該在這種五濁惡世、煩惱邪見熾盛的時候,把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流通後世,無令斷絕。這樣子一切外在的干擾,魔王、魔民、諸天、龍類、夜叉,夜叉就是飛行的鬼神,鳩槃荼,鳩槃荼就是魘寐鬼,不得其便也。
《楞嚴經》上說,外面的魔王鬼神要干擾你,必須是你內心燥動不安,你一定有所執著、有所畏懼,它才會找你最畏懼的地方去下手。如果你能夠不斷讀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,為法滅身,我不愛身命,但惜無上道,第一你不怕痛苦,第二你不怕死亡。當你內心安穩,魔王跟鬼神,它根本就不得其門而入。
受持法華經—無諸病痛
宿王華!汝當以神通之力,守護是經。所以者何?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。若人有病,得聞是經,病即消滅,不老不死。
宿王華,汝當以神通之力,守護此經,所以者何?此經則為閻浮提一切病痛的良藥。若人有病,得聞是經,這個地方得聞是經,特別指的是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,病即消滅,不老不死。
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,不是說你誦了《法華經》你就不生病了,不是這個意思了。聞經得常樂之解,坦然無畏,三惑病消也。就是你看藥王菩薩這種為法滅身的精神,你內心會產生常樂的理解。
你慢慢地對色身的死亡就不執著了,那你不執著死亡就是常;你對色身的病痛快樂,也不執著了,那就是快樂。所以有病痛、有死亡,對你來說你不住在上面,起碼做到不隨妄轉,就是坦然無畏。
宿王華!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,應以青蓮花盛滿末香,供散其上,散已,作是念言: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,破諸魔軍,當吹法螺,擊大法鼓,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。是故求佛道者,見有受持是經典人,應當如是生恭敬心。
宿王華,假設你能夠在末法當中,看到有人受持整部《法華經》的,你應該用青蓮花來盛種種的沉香、末香,來供散其上。一方面心念口言,這個修行者,不久當取草坐於菩提道場,能夠破除一切的內外的魔軍。而且從利他的角度,能夠吹法螺,使令眾生生善;擊法鼓,使令眾生破惡,而廣度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。是故求佛道者,見有受持經典者,應當生起如是的恭敬供養,就有恭敬供養。
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,八萬四千菩薩,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。
佛陀說《藥王菩薩本事品》的時候,與會大眾八萬四千菩薩,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,就成就法身了。
聽聞本品的利益,最重要的重點就是破除身見,成就法身。
多寶如來于寶塔中,贊宿王華菩薩言:善哉!善哉!宿王華!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,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,利益無量一切眾生。
這個時候多寶如來在寶塔的當中,就讚歎宿王華菩薩說,善哉!善哉!宿王華,你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,而來請問釋迦牟尼佛,有關藥王菩薩燒身燒臂供佛的,這些種種的事蹟,來廣利一切的末法眾生。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