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54.png

《法華經》第54篇:(收藏)詳說三界火宅與三車一車,法華經最精彩的譬喻!

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講記 

妙法蓮華經譬喻品-火宅喻全文

「舍利弗,若國邑聚落,有大長者、其年衰邁,財富無量,多有田宅、及諸僮仆。其家廣大,唯有一門,多諸人眾,一百、二百、乃至五百人、止住其中。堂閣朽故,牆壁隤落,柱根腐敗,梁棟傾危,周匝俱時、欻然火起,焚燒舍宅。長者諸子,若十、二十、或至三十、在此宅中。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,即大驚怖,而作是念:『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、安隱得出,而諸子等,於火宅內、樂著嬉戲,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,火來逼身,苦痛切己,心不厭患,無求出意。』」

 

舍利弗,是長者作是思惟:『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祴、若以幾案、從舍出之。』復更思惟:『是舍、唯有一門,而復狹小。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,戀著戲處,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。我當為說怖畏之事,此舍已燒,宜時疾出,勿令為火之所燒害。』作是念已,如所思惟,具告諸子,汝等速出。父雖憐愍、善言誘喻,而諸子等樂著嬉戲,不肯信受,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。亦復不知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,但東西走戲、視父而已。」

「爾時長者即作是念:『此舍已為大火所燒,我及諸子若不時出,必為所焚,我今當設方便,令諸子等得免斯害。』父知諸子、先心各有所好,種種珍玩奇異之物,情必樂著。而告之言:『汝等所可玩好、稀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。如此種種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。汝等於此火宅、宜速出來,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。』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,適其願故,心各勇銳,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。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,皆於四衢道中、露地而坐,無復障礙,其心泰然,歡喜踴躍。時諸子等各白父言:『父先所許玩好之具,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願時賜與。』」

「舍利弗,爾時長者各賜諸子、等一大車,其車高廣,眾寶莊校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。又於其上、張設幰蓋,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,寶繩交絡,垂諸華纓,重敷婉筵,安置丹枕。駕以白牛,膚色充潔,形體姝好,有大筋力,行步平正,其疾如風。又多僕從、而侍衛之。所以者何。是大長者、財富無量,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。而作是念,我財物無極,不應以下劣小車、與諸子等,今此幼童,皆是吾子,愛無偏党,我有如是七寶大車,其數無量,應當等心、各各與之,不宜差別。所以者何。以我此物、周給一國,猶尚不匱,何況諸子。是時諸子各乘大車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」

「舍利弗,於汝意云何,是長者、等與諸子珍寶大車,寧有虛妄否?」舍利弗言:「不也、世尊,是長者、但令諸子得免火難,全其軀命,非為虛妄。何以故。若全身命,便為已得玩好之具,況復方便,於彼火宅而拔濟之。世尊,若是長者,乃至不與最小一車,猶不虛妄。何以故。是長者先作是意:『我以方便、令子得出。』以是因緣,無虛妄也。何況長者、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等與大車。」


本文重點:

所謂的三界火宅。佛陀用兩段來說明,一個是長行,第二個是重頌。長行的意思主要是講到釋迦牟尼佛跟弟子之間相互的一個互動關係,說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兩套“房子”:一套是真如之宅,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佛性。因地叫做一念心性,果地叫做清淨法身。這個房子不但高大,而且具足功德莊嚴,這是我們原來的家。

另外一套房子就是三界之宅。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,會在三界得一個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,這個是我們現在的家。這個家的特色是,它有快樂,但也有痛苦。我們為了追求快樂,必須受到老病死的折磨。

所以我們基本上就兩個“家”:一個是我們真正的家,一個是我們暫時住的房子。我們凡夫的心態是這樣,我們喜歡在三界之宅待著。為什麼呢?雖然有老病死,但是它有種種的快樂,有種種的遊戲。所以我們雖然受了老病死的折磨,但是我們不怕。這是我們凡夫的心態,只看眼前,不看未來。

所以佛陀慈悲就來到了我們三界之宅,陪著我們成長,陪著我們,告訴我們說,這個房子你別待了,你還是回家吧,家裡面有功德莊嚴。

但對我們凡夫來說,功德莊嚴是比較遙遠的,追求快樂對我們來說是比較貼近的。這是根機的問題。所以佛陀說,好,你享受快樂也沒事,那你就邊享受快樂邊學佛。所以佛陀就施設種種的法門來教導我們如何回家。

佛陀生生世世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來到三界,示現八相成道。而我們就在三界裡面,一方面享受世間的快樂,一方面修學佛法。直到有一天,佛陀離開我們一段時間以後再回到三界,突然間產生了變化,佛陀看到這個三界起火了,這個時候“生大驚怖”。

佛陀一開始都是鼓勵我們直接回家,但是當佛陀看到火以後,他深入地思惟一件事情,說是若但贊佛乘,眾生沒在苦,破法不信故,墜於三惡道”。

當我們的三界果報體從壽命八萬四千歲一直遞減到兩萬歲以內,乃至於到八十歲的時候,這個三惡道的危機出現了。諸位!佛陀可以陪我們成長,但是佛陀畫一條底限,就是你不准給我墮三惡道。這是佛陀的底限。

佛陀看到三惡道的危機出現的時候,就生起大驚怖,然後改變了他的教育策略。佛陀暫時不要我們回家了,佛陀就跟我們說,你不就是要快樂嗎?我的佛法裡面多的是快樂,比方說涅槃寂靜樂。你要是喜歡修小乘法,我們也有,你安住在寂靜當中,身心世界也出現無量的快樂讓你享受;你要是發了菩提心,走大乘佛法,我們也有菩提覺法樂,大乘的法樂讓你修學。所以佛陀不再講“功德莊嚴”這四個字了,開始用快樂來攝受我們。

為什麼?因為時間緊迫,大火已經生起,三惡道危機出現了。諸位弟子們知道我們不用追求功德莊嚴,可以追求快樂,那剛好滿足我們的心願。所以這個法一旦投機,他就會主動地去追求。

所以大家就爭相走出三界之宅,來到了空地。從三界的火宅到真如本性,佛陀設立了一個中間的休息站,就是“我空”的真理。這個地方沒有火,但是也沒有功德莊嚴。所以佛陀的意思怎麼樣?先免除災難,保住不墮三惡道,保住你的善根。

三乘的弟子來到了空地以後,就坐在空地休息,至少沒有火了!他們就跟佛陀說,您當初答應我們的羊車、鹿車、牛車呢?佛陀這個時候從倉庫裡面開出了又高又大的大白牛車。他說你上去坐,我當初答應你的快樂也是有,另外還有功德莊嚴。

佛陀意思就是說,其實享受快樂跟成就功德莊嚴是不衝突的。所以三乘的諸子搭上了大白牛車,就快樂地回家了。這個就是佛陀所謂的兩階段的救拔:第一階段先免除災難,離開三界;第二階段就是等賜大車,直趨佛道。

譬喻品的火宅喻長行文就是在講這個觀念


火宅.jpg

第一喻:三界如火宅

舍利弗!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,其年衰邁,財富無量,多有田宅及諸僮僕。

這整個譬喻當中的主角,就是這個大富長者,所以要把這個長者的情況做一個解釋。佛陀告舍利弗說:若國、邑、聚落。這個長者他同時有三個地方:一個國家,這個國家是比較大,這個比喻實報莊嚴土;邑就是這個國家裡面的某一個縣市,這比喻方便有餘土;聚落比較小,就是一個小鄉村,這個比喻凡聖同居土。

這個長者,就是佛陀的法身遍滿三個國土:實報莊嚴土,教化十地菩薩;方便有餘土,教化二乘人;凡聖同居土,現出丈六比丘相來教授凡夫。那麼,這個長者有三個功德:

第一個,“其年衰邁”。就是這個長者他不是年紀輕,是年高德重,見多識廣,年紀很大了。這個地方從法上來說,是譬喻佛陀的內德,內在的功德,也就是佛陀的實智,真實的智慧,就是一心三觀的中道智慧。“其年衰邁”是指的佛陀智慧。

第二個,“財富無量”,是指的佛陀的外德。佛陀有廣大的福德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無量的功德莊嚴,這個是外德。而且“多有田宅及諸僮僕”,這個田宅是不動產,這表示禪定三昧。你一般人經過田宅可以休息,佛菩薩是用禪定三昧來養息身心,所以就是比喻這個禪定三昧。“及諸僮僕”,僮僕就是方便波羅蜜。佛陀能夠觀機說法,種種的善巧方便。這個田宅跟諸童僕比喻佛陀的權智。

首先先解釋這個譬喻裡面的主角,就是這不是一般人,內有智慧,外有財富,面對眾生又能夠善巧方便。那麼這個地方是要說明什麼事呢?

首先建立一個觀念,告訴所有聲聞人,我今天是準備好了以後才出現於世間的。聲聞人看佛陀,從《阿含經》來看,佛陀跟我一樣。您老人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凡夫,所以您也有煩惱跟業力。所以您老人家也是有生,生了以後,您長大了也是娶妻生子,中間還示現生病,只是您後來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而成佛了。

所以在《阿含經》裡面來看佛陀,如果你其他經典都不要看,就看《阿含經》,你會認為佛陀的生命分兩塊:成佛之前就是一個標準的凡夫;成佛以後就開始成佛,然後死了以後就跟我們一樣入涅槃,入偏空涅槃。

所以,佛陀要說明這個法的特色之前,先把人講清楚,就是我是有資格來施設方便的。就是說,這個三乘的法門,我在沒有成佛之前,我就已經規劃好了,我不是臨時想到的。

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,佛陀是成就中道的實相智慧以後,才示現成佛的。意思就是說,我今天來到人世間來教導你們,我可是準備好了,是這個概念。先把人講清楚。

其家廣大,唯有一門。

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了世界,為了度化眾生,他把廣大莊嚴的報身收起來,而現出丈六的比丘相。就是身高跟我們差不多,長相也跟我們差不多,只是比較莊嚴而已。

他有一個,這個家是三界之家。佛陀是以三界為他的家,就是整個三界都是老人家的教化區。這個家很特別,只有一道門。就是你要進要出,只有一道門。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。

佛陀講三乘法的目的,都是要先出離生死。你修四諦也好,你修十二因緣也好,修六度也好,你要成佛,第一關先了生死再說,所以“三乘共坐解脫床”。那這樣子講應該有三道門才對,因為聲聞有聲聞的門,緣覺有緣覺的門,菩薩有菩薩的門,各有各的門,怎麼說只有一道門呢?

蕅益大師解釋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來看,各走各的門;但是佛陀來看,其實這三道門就是一道門,它是重疊的。這三道門雖然有小大的不同,但這三道門就是同一道門。離開這道門沒有其他的門,就是這一道門而已,就是我空的真理。

我不管你是用四念處,我不管你觀十二因緣,還是你修六度法門,總之,你要過三界這一關,你就要知道“照見五蘊皆空”。你要知道五蘊無我,五蘊是不可以主宰的,這個是通關密語。

那麼這個地方的一門,古德用四種差別來說明,就是迷、悟、出、入這四種差別。

迷、悟

凡夫因為迷惑了我空,就什麼事情都想主宰,就是我們對於人生的所有事情都要表達意見。你看,你教小孩子你也想主宰,你的事業你也想主宰。可能運氣好,你成功了;但是你要運氣不好,你沒有那個業力,就失敗了。

其實這些跟主宰都沒有關係。但是凡夫因為主宰,迷於我空之理,所以墮入了輪回當中,這個門消失了。對凡夫來說,找不到這個門,就是迷我空。三乘的聖人因為悟得我空,所以這道門打開了,悟。所以這個門,雖然只是一道門,它有開合的不同。

對凡夫來說這道門是關起來的,外道也一樣。外道不簡單哪,他修了苦行,修了禪定,但是他這道門就出不去。因為他成就禪定的時候,他還想主宰,他要主宰禪定裡面的定境。主宰的結果,就把這個門關起來。所以這個門有開合的不同。這叫迷、悟的一對。

出、入

出、入這個門,它有時候是只可以出去,單向的;有時候是只可以進來。蕅益大師說,你要能夠通達權法,則門可出;通達實法,則這個門可以入。

就是三乘的我空的真理。你知道我空,你就可以出去。但是很多人,你看二乘人他出得去,但他回不來,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。因為他不懂萬法唯是一心,他沒有法空的思想,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的。所以,從三界出來靠我空的智慧,你要回入三界,靠法空的智慧。這個門有進出的差別。

前面講到迷悟的差別,你只要又知權法又知實法,那你這個三界的門就出入自在。簡單地說,以權智的智慧而出,以實智而入。這道門有這麼多的差別,這個門的管控有時候是關,有時候是開;有時候是單向只能出,有時候單向只能入。

佛菩薩是既可出又可入,他可以雙向。這是說明這道門有四種差別。這是說明這個長者住的一個處所。這個房子不可能只有一個長者住,其他的人也跟他一起住。都什麼人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呢?

多諸人眾,一百、二百乃至五百人,止住其中。

這個長者的家很大,所以也住了很多人。有什麼人呢?有五百個人,就是五道眾生。這個地方等於是把阿修羅省略了,阿修羅等於是含攝在人、天、鬼、畜四道當中。就是在人、天、鬼、畜裡面,高慢心比較重,瞋心比較重的,就判作阿修羅,不把他區分出來。就是整個六道眾生就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在這一個廣大的家宅,就在這個裡面。這說明眷屬。

堂閣朽故,牆壁隤落,柱根腐敗,梁棟傾危,周匝俱時欻然火起,焚燒舍宅。

這個長者住的房子出現了一件事情。出現什麼事呢?“堂閣朽故。”這個堂就是他的殿堂,這個殿堂是指的欲界的果報,在一樓;樓閣是指二樓,就是色界、無色界的果報。

這整個三界之宅是有層次的,有些人住在樓上,有些人住在樓下。牆壁隤落。”這個牆壁比喻眾生的色蘊,四大所成的色蘊。這個牆壁是怎麼回事呢?隤落就是敗壞脫落。

為什麼牆壁要比喻色蘊呢?因為色蘊它是一塊一塊的。你看手是手,腳是腳,牆壁也是一樣,這個房子也是靠牆壁把它切成一塊一塊。把身體分成區塊就是色蘊,比喻色蘊。

柱根腐敗。”柱根是支撐整個房子的一個最關鍵的地方,就是我們的命根。命根是指的什麼呢?行蘊跟識蘊。這個“柱根腐敗”就是非常的脆弱而且危險。

梁棟傾危。”這個梁棟指的是什麼呢?就是柱子上面有橫豎的這些橫樑,這比喻我們的六識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識。就是心識的活動,有時候是往左,有時候往右,這個梁棟也是感到傾危,時常有傾倒的危險。

這個地方說明我們的五蘊身心,主要指的是正報,就是色蘊是牆壁,梁棟指的是心識,色心二法。那麼色心二法是靠什麼連接在一起呢?靠這個柱根,靠這個命根。所以這個命根只要斷掉,色心二法一脫離,這個人就死掉了。就是色法、心法跟命根,這三個構成了五蘊身心。

那麼這個五蘊身心後來發生什麼事呢?周匝俱時,欻然火起。”這房子的四周,這個四周就是在身受心法這四個部分,一時之間,突然間生起火。而且這個火還不是局部的,是全方位的焚燒整個舍宅,沒有一個可以倖免。

這段經文是一個重點。這個長者住的地方“欻然火起”。我們先解釋“火起”,再解釋“欻然”。這個房子會起火,按古德的解釋,主要的因素就是太過老舊了,它不是一個新的房子。什麼叫老舊的房子,什麼叫新的房子?我們解釋一下。

增劫與減劫

我們三界的生命是這樣子,它的時間是一個小劫作一個單位。一個小劫是怎麼回事呢?就是一增一減,它的人壽從十歲,每一百年增加一歲,那一直增,增到八萬四千歲,這叫增劫。

佛陀不在增劫出世,因為增劫很難教化。增劫的話是後面的人比前面的人更聰明,福報更大,所以他沒有辦法跟古人學習,因為後後超勝前前,那麼這種人他沒辦法教化。

因為佛陀一教化以後,佛陀的法脈不能流通,佛陀變成古人了,那現代人比古人聰明,所以這樣子的話,佛陀的法沒辦法流通,佛陀沒辦法教化。所以注意,佛陀只在減劫出世,三世諸佛沒有例外。

減劫剛好相反,它從八萬四千歲,每一百年減一歲,一直減一直減,減到十歲。三世諸佛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世。這個房子就是我們的身心果報。注意,在兩萬歲以上這個房子都叫新房子。你今天出生的時候你福報大,人壽剛好是三萬歲,這個房子不容易起火。

但是如果你不幸,像我們現在一出世的時候,人壽是平均大概八十歲,佛世的時候平均一百歲,所以我們差了兩千多年,這個房子的壽命一直減,兩萬歲以後就開始衰老,越老這個房子越容易起火。

因為人壽兩萬歲以後,人的慚愧心慢慢消失了,就是容易累積煩惱跟罪業。今天只要是在兩萬歲以內的人出世,那叫做一個五濁惡世的眾生,他的身受心法往往累積了很多的煩惱業力才得果報。這個五蘊的果報已經老舊了,而且這當中含藏很多火種,就是起火的因種。

雖然它還沒有出現,但是它裡面那個火的因種很深。人壽越少,這個火起的可能性越高,而且燒的火越大。一個老舊的房子是起火的原因。

再看“欻然”,就是起火的助緣。當我們人壽越來越少,進入五濁惡世的時候,雖然我們五蘊含藏了煩惱業力,但是總有人去把它點火。這個“欻然”就是火苗,就是我們跟人事一接觸的時候,那一念的妄動,攀緣心。

這個攀緣心,唯識講出五個重點:第一個,“率爾”。這個率爾就是跟欻然意思一樣,就是突然間。就是根境接觸的時候,第一個念頭開始活動的那一個心叫率爾。率爾以後開始“尋求”,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對我是好是壞。

最後“決定”,把這個事情的好壞決定了。然後生起“染淨”,我應該起貪瞋癡的煩惱,我還是保持正念,就染淨心。最後“等流”,就是相續。

舉一個例子。比方說你到一個人很多的百貨公司。你剛開始進百貨公司的時候,你的心是平靜的,你心中沒有火,雖然有火種,但是沒有火苗。但是你在百貨公司越逛越逛的時候,你人事看多了,你心開始散亂了。

你可能看到某一個人,跟你過去結善緣,你的心開始動;或者你跟他過去結惡緣,你看他這個行為你也開始動。最早那個動叫“率爾”。但是你動的時候,剛開始還沒有決定,你開始在各方的思考“尋求”這個人是怎麼回事。

思考一段時間,“決定”了,這個人是一個我不喜歡的人,這個物品是一個我不喜歡的物品或者我喜歡的物品等等。進入“染淨”,我們喜歡的人事生起貪愛,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生起瞋恚。然後“相續”。

所以,一個人他做完功課去逛百貨公司,剛開始的時候他心中可能只有火種,沒有火苗。但是百貨公司一逛下來,完了,起火燃燒了,“欻然火起”。

當然這個火有小火跟大火,後面會說明。小火就是說,只有你一個人起火,那這個是小火。那如果大家的心都動得很厲害,互相碰撞得很厲害,那麼大家的火都生起,那就是三界的大火了。

所以它有個人的小火跟整個眾生共業的大火。總而言之,就是這個長者他來到這個人世間的時候,他面對的是一個老舊的身心世界,是很容易起火的;然後剛好眾生的攀緣心又重,就把這個火給帶動起來了。

長者諸子,若十、二十,或至三十,在此宅中。

前面講到這個長者他共同居住的人有多少呢?有五百人,跟他一起住的五百人。但是他真正想要去救拔的主要的人,只有三十個人,就是他的兒子。其他的可能不是兒子,可能是遠房的親戚等等。就是跟長者一起住的五百人當中,只有三十個人是他的直系的兒子。

或者說,十,菩薩種性的;二十,就緣覺種性的;三十,就是聲聞種性的,在這個火宅當中。就是說,在這個五百人當中,只有三十個人過去生曾經接受佛陀的教化,而栽培了三乘的善根。這三種人是可以救拔的,就是佛陀這一次來這個世間,只有三十個人是有可能成功的,其他的人只是結緣。

所以這個長者的目標很清楚,他的任務很清楚了,就是他這一次來的目的,是要把這三十個兒子給帶走,把他們救出去,這是他的一個目標。所以這裡面的這個譬喻主要講三件事情:

第一,有一個大威德力的佛陀出世。
第二,出世在什麼環境呢?是一個生起大火的環境,一個五濁惡世。
第三,雖然生起大火,但是在火中還有不同。有些人是有善根的,是可以度化的。有三十個人在大火燃燒當中,他有珍貴的善根是可以度化的。就是講這三件事情。

三界火宅.png

從法上來說,就是釋迦牟尼佛以清淨莊嚴的法報二身,變現一個應化身,來到娑婆世界。佛陀當然先用智慧眼觀察了一下,哪些人過去生有善根。後來他發覺,有三十個人跟他過去生有法緣,可能是釋迦牟尼佛當面教化過;或者是釋迦牟尼佛往生以後,在佛陀的像法、末法的時候蒙受釋迦牟尼佛教化而受益的。

當時釋迦牟尼佛本來的想法是,想要用大乘的功德,讓這些人一次到位,把他們都度化成佛,因為佛陀沒有慳貪。這些人其實都曾經修過大乘的善根,都跟釋迦牟尼佛過去做十六王子的時候學過《法華經》,所以佛陀本來是直接把他們大乘善根啟發起來,讓他們快速成佛。

但是這當中發生了變數。後來佛陀發現,他們雖然有善根,但是起火燃燒了。就是,在凡夫的身、受、心、法都有清淨的珍寶的善根,但是也充滿了大火。這使令佛陀度化眾生的策略產生了改變。

長者見是大火,從四面起,即大驚怖,而作是念: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,安隱得出;而諸子等,於火宅內,樂著嬉戲,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,火來逼身,苦痛切己,心不厭患,無求出意。

這個長者本來要對這個三乘的有善根的人採取行動了,但是正當他要採取行動的時候,後來“長者見是大火”。這個見不是用眼睛,佛陀用的中道的智慧眼,照見凡夫在五蘊身心當中累積了太多的煩惱罪業。

這個遮障太重了,就是這個火已經從身、受、心、法四面而忽然生起了,所以這個時候這個長者生起廣大的驚怖。這個驚怖不是長者內心的害怕,而是大悲心。

他是這樣想:作為一個佛陀,我的應化身的本質安住在清淨法身,所以對我來說,煩惱不能障礙我,業力也不能障礙我。佛陀有四無所畏,佛陀不畏懼任何的煩惱、業力。

所以,我的清淨法身的功德力,可以在這個三界火宅當中的門安穩地出入。但是,這三乘的諸子都是凡夫位,過去生雖然栽培善根,但是都沒有入見道位,所以都是在資糧位這個地方進進退退。那麼這些資糧位的三乘的善根人,“於火宅中”,有兩件事很嚴重

第一個,樂著嬉戲”;第二個,“不覺不知”。就是說,本來起火了就應該感到害怕,但是為什麼他不感到害怕呢?因為火中有快樂。這些人為了貪求快樂,樂著嬉戲(這個嬉戲就是貪著五欲的快樂),所以對於火這件事情,就“不覺不知,不驚不怖”。

其實覺跟知都是一種智慧,它的本質是一樣,只是粗細不同:覺比較粗,知比較細。“不覺”就是沒有聞思的智慧。聞思就是一種觀照力、調伏力。“不知”就是沒有修慧。當然,沒有聞思就沒有修慧,沒有斷惑證真的力量。

因為不覺不知,所以對於這個火對我們產生的結果就不驚不怖。火對我們產生兩種結果:

第一個,破壞我們今生的快樂。無常大火一燒,你所有的快樂終歸於空。所以這三種兒子“不驚”,就是對於火對我們今生快樂的破壞性他沒有覺知。

第二個,火不但是燒掉你今生的快樂,更重要是燒掉你的善根,特別是大乘的善根,讓你退轉。但這三乘的諸子對於來生的傷害、退轉,他也不覺不知。所以,當他追求快樂、跟火接觸的時候,受到火的逼迫而感受到一時的痛苦,他也沒所謂,“心不厭患,無求出意”。

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講到,這個長者本來是要用圓滿的功德把這三個兒子帶走,但是他發現這諸子有兩個問題:第一個,這個三界裡面全面起火了。這個問題還不是很嚴重,更嚴重的是第二個,“樂著嬉戲,不覺不知”。

諸位!你把打火機拿給一個大人跟一個小孩子,大人拿打火機相對安全,因為他知道火的可怕;你拿給小孩子,他拿去沙發裡面一玩,就把整個房子給燒了。所以火的本質雖然可怕,但是更可怕的是:你不知道它的可怕。這個“不覺不知”是最可怕的。

那麼他為什麼不覺不知呢?因為他“樂著嬉戲”,關鍵在這。這個樂著嬉戲是整個核心思想。蕅益大師解釋,就是我見的顛倒

就是這個人他想要去追求一種快樂,而且更重要的是,他追求快樂以後,他要主導這個快樂、掌控這個快樂。這種情況,在唯識學叫做取相惑,他心中有一個相狀。

我們舉一個例子,說明什麼叫取相惑。

過去在唐朝有一個故事叫做黃粱夢。說有一個窮苦潦倒的讀書人,叫盧生,他家裡很貧窮。他覺得唯一能夠脫貧的方式就是博取功名,所以他努力地讀書。考試的時間到了,他就上京去趕考。

路途中,他住進了鄉村的一個小酒店。黃昏的時候,還沒有開晚飯之前,他就到酒店外面的花園中散步。散步的時候遇到了呂洞賓。呂洞賓是八仙過海中的一個仙人。

呂洞賓跟這個盧生就說:“你來幹什麼呢?”
他說:“我來考試。” 兩個就相談甚歡。
呂洞賓一看這個人有修道的善根,就說:“你別考功名了,你來跟我修仙道吧。”
盧生說:“不行,我十年寒窗苦讀,為的就是這一天。我怎麼能夠放棄呢?”
呂洞賓看他心力很堅定,說:“這樣子好了,我不強求你了。現在離吃飯時間還早,要不你到我的房間,我給你看一個寶貴的東西。”

呂洞賓就把盧生帶到他的房間,拿出一個枕頭。他說:“你先在這個枕頭上睡下,休息一下。”這個盧生往枕頭上一躺,就開始發現了一些事情。

他發現他這次考試果然考上了進士。考上進士以後,皇帝就賜給他一個官位,做節度使。唐朝的節度使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縣長、市長這一類。因為他領軍有方,平定了當時很多的禍亂,所以皇帝就給他升官,一直升,升到宰相(你要不是皇上的兒子,做到最高大概就是宰相了,作為一個臣子最高就宰相)。

他不但做宰相,官位順利,還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,幫他生了五個兒子。這五個兒子都有戰功,每一個都做朝廷的大官。他活到八十二歲。正當他榮華富貴的時候,有一天突然間生了重病,躺在了病床上。

他臨死之前生起一念的驚怖,說我不願意死,我不願失去我的榮華富貴,這是我今生努力所得!他那一念的驚怖心就讓他醒過來了。醒過來才發現,原來是一場夢。

這個時候酒店的主人煮那個黃粱,就是小米,小米飯都還沒有煮熟,他就把今生的經歷看過一遍。

後來他就跟呂洞賓學修道了,因為他看清人生,他覺知了。生命的可怕,不是生命本質,而是你不知道它的真相。我們為什麼不知道真相呢?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相狀在引導我們。

你看有些人,他的取相是財富。因為他過去生可能深受貧窮之苦,所以他把這個財富就想得特別的重要。我前生為什麼很多理想抱負不能實踐?就是沒有錢。所以他的取相在金錢。

有些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,博取好的名聲;有些人把感情這個相狀放在心中…… 總之,身為一個凡夫,我們一生經歷了很多老病死的折磨,但是我們一點都不害怕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相狀在引導我們。

這個相狀可能是財富,可能是感情,可能是名聲,各有各的相狀。這個相狀如果不拿掉,不要說成佛了,可能把過去的善根都破壞了。

佛陀出世以後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。嚴重性不是三界起火,而是不覺不知。就是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點,自己的攀緣的追求點;然後,為了追求這個東西他什麼都不怕,你讓他生生世世輪回他都不怕。這個就是人生的盲點。

所以佛陀等於看到了兩件事:第一個,佛陀看到了三界起火了;第二個,他也看到了這些小兒子們為了追求快樂而不覺不知,對火是一點都不害怕。這些兒子不害怕,佛陀開始害怕,“起大驚怖”。

所以,四聖諦第一件事情,“知苦”!它先訓練你,你要看到三界的痛苦。你為什麼要離開三界?這個出離心的生起就是知苦。而這些人不知苦!

當然,這樣子看到了火、看到了眾生不覺不知,對佛陀整個教化眾生的佈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。房子裡面比較珍貴的傢俱,就是茶几,這個就是比喻大乘的法門。“舍幾用車” 就是捨棄大乘法門而用三乘的方便。

舍利弗!是長者作是思惟: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裓,若以幾案,從舍出之。復更思惟:是舍唯有一門,而復陿小。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,戀著戲處,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。

作為一個佛陀,他有無量的功德,他當然希望把所有的功德都給兒子,作為父親不可能把珍寶藏著不給兒子的。所以,他本來是希望能夠透過華嚴的教法,讓諸子們直接承受大乘的功德。他是有這樣的一個擬宜,就是他有這樣的構想,後來卻發覺行不通。我們看這個過程是怎麼回事。

舍利弗!這個長者他看到了前面兩件事:第一個,三界起火了;第二個,這些兒子不覺不知而樂著嬉戲。他說,我可不是一般人,“我身手有力”!這個身”指的佛陀的三昧神通力。佛陀斷德圓滿,佛陀的身體是斷德,他有神通力。這個“手”,雙手是佛陀的智慧力,是指佛陀的智德。

佛陀度化眾生,要麼用神通,要麼用說法,這兩種情況。這兩種對佛陀來說都是非常有力量的,都是佛陀的專長。

那麼,我應該用神通力跟三昧力,或者以衣裓(衣裓就是古代印度盛花的器具,就像是一個布),用這個布把三個兒子給抱出去。或者用茶几,用幾案。這個幾就是小桌子,有四隻腳的叫做幾。這個比喻佛陀的四無所畏。

佛陀入了甚深法性三昧,“諸法從本來,常自寂滅相”,火就變成不是火。就是佛陀用茶几,把小孩子放在茶几上,把他帶出去。或者是案,案就是大桌子,它不是四個腳,它有很多腳,就是佛陀的十力。用四無所畏跟十力的功德力,把小孩子放在這個幾或者案上,把他帶出去。

後來他又想想,這件事行不通。為什麼呢?這個火宅就一個小門,這個門很小,就是這個真理那麼的微妙難知。這個我空的真理這麼微妙難知,而這個小孩子心態不改變,又貪戀五欲的快樂,心中有一個執著的影像。這個影像不拿掉,你把他放在衣裓包起來、放在茶几上帶走,他的心裡面跟這個法不相應,他“戀著戲處,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”。

我可以用一個布把他包住,用茶几把他帶出去,但他對我的布、對我的茶几沒有信心,心中想的是他的世間的快樂的影像,這麼一弄,可能在過程當中就墮落,為火所燒。

那麼,在法上的譬喻是指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,作為佛陀,他本來是要把最圓滿的大乘的功德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功德,十地的功德,直接傳授給這些兒子,但是無奈法大機小。

佛陀可以不講三乘的方便,直接講《華嚴經》的一佛乘功德,但是“眾生沒在苦”,眾生心中有火,他煩惱跟罪業太深了。這是第一個,他的遮障太重。第二個,破法不信故”,他的大乘善根薄弱。

五濁的火對小乘的善根而言,他不怕,因為小乘強調出離。其實淨土宗也不怕五濁惡世,越是五濁惡世修淨土的人越多,因為它是出離。五濁惡世障礙的是菩薩道。因為在五濁惡世的時候人人自危,人會變得比較自私,所以五濁惡世第一個傷害的是大乘的善根,就是菩提心發不起來。因為你的災難也很多,我的災難也很多,我自顧不暇。

這些三乘的諸子雖然過去生跟釋迦牟尼佛學過《法華經》,但是經歷五濁惡世以後,這些善根已經傷害到非常薄弱了。所以,你用一佛乘的功德給他,他可能不相信甚至於謗法,反而墮落。

所以你說用神通力、用智慧力,用布把他包出去,這件事行不通。有兩個理由行不通:第一個,他煩惱太重。他老是想要追求三界的快樂,你把他包起來的過程中他就掉下去了。

第二個,他對你的功德力沒有興趣,因為他大乘善根已經退失了,退轉了。所以他變成一種怎麼樣?從大乘的角度來說,他已經是根鈍遮重。所以,你這個時候用大乘的《華嚴經》法門,對他來說已經沒辦法相應了,因為法大機小。

這個地方用功德來引導他。用佛陀的神通力、功德力、智慧力,不行。這是第一個,勸門擬宜不得。佛陀不是真的要做,佛陀是心中有這麼一個想法,叫擬。

我當為說怖畏之事,此舍已燒,宜時疾出,無令為火之所燒害。作是念已,如所思惟,具告諸子,汝等速出。父雖憐湣,善言誘喻,而諸子等樂著嬉戲,不肯信受,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。亦復不知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,但東西走戲,視父而已。

前面佛陀是用大乘的功德來引導他們,說,你們好好修學,有無量的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、十力,這麼多功德你們可以成就、享用。但他們沒有興趣,他們寧可追求五欲的快樂,因為法大機小。

大乘的勸門不行就用誡門,用對治法門。我們大乘也有對治法門。你有煩惱,那沒事,我用大乘的對治法門。佛陀說,用引導的、鼓勵的方式不行,那就講怖畏之事。

佛陀講這個三界的過失,說你這個房子已經燃燒,你現在這個果報不是一個好的果報了,是一個五濁惡世了,雖然有快樂,但是它也有火,你不能老是看到快樂而不看到火。這個火會破壞你的快樂,會障礙你的善根,所以應該怎麼辦呢?“宜時疾出”,馬上就要斷除煩惱。

大乘的對治法門不是要改變環境,它的重點就是“諸法從本來,常自寂滅相”,就當下把煩惱給調下來。他不是說離開三界火宅,他是“宜時”,就是當下就要把煩惱給停下來。思惟煩惱的過失,用一佛乘的止觀,當下調伏煩惱,那你就能夠不會為火所燒。

這個五蘊就是地雷,你少碰為妙

所以,作是想法以後,就把這樣的一種一佛乘的大乘調伏法門告訴諸子,你們趕快出離心中的妄想。所以大乘佛法並沒有改變外境,是改變自己的妄想。

父雖憐湣,善言誘喻。”佛陀用種種的方式,說你要走出你的妄想,不要老是跟著妄想走。但是,“諸子等,樂著嬉戲,不肯信受”。這個法太細,眾生的心太粗,還是一樣追求如夢如幻的快樂,不肯接受大乘的對治法門,而且對於這個三界的火也是一樣,不驚不畏,了無出離之心。

更可怕的是,這當中,不知“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”。我們先說明“何者為舍”。眾生追求五欲,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追求?他就是用五蘊,身、受、心、法,尤其是感受跟想像。

我們凡夫追求快樂是直覺式的。你要讓我追求這個東西,第一個,在我的生命經驗你要給我快樂。他為什麼喜歡追求美好的名聲?他就是曾經在別人讚美當中受到極大的快樂。他有實際的生命經驗,他由感受而產生重大的想像,最後產生執著,就住在這個五蘊的影像裡面。

所以我們是把這種五蘊當作追求快樂的根本。其實,五蘊是痛苦的根本,所以我們叫做苦中作樂。本來進入減劫以後,這個五蘊就充滿了煩惱罪業。

以佛法的意思,其實是少用五蘊、多用一念心性,尤其少用這個感受跟想像。你要脫根、脫塵、脫識,就是離相,其實離的就是五蘊。按照佛法的意思,這個五蘊就是地雷,就是五顆地雷,你少碰為妙。

所以,一個人要往生,到晚年的時候你的感受要淡薄,你的妄想要減少。就是說,你五蘊活動越熾盛,你的業力就越重,這是個指標。所以這個五蘊,對凡夫來說不是好事。但是我們對五蘊不瞭解,不知道是眾苦之本。更嚴重的是,我們不知道“火”。

這個火就是攀緣心。我們要去挑動五蘊,讓這個五蘊的活動更熾盛!我們不知道,這個五蘊一旦起火以後是會破壞善根的。當五蘊起火以後,那叫一個失,就產生了一種墮落三惡道的過失。所以,第一個,我們不知道五蘊裡面有地雷;第二個,我們用火去觸動他,用攀緣心去觸動他,把地雷變成火,最後退失善根,墮落三途。

佛陀曾經想用大乘的調伏法門來調伏他,但是沒有效果。他們只是東西走戲,就是一次一次地生死輪回。雖然眼睛看著佛陀,但是不順從佛陀的教誨。就是對佛陀雖有信心,因為過去生跟佛有緣,但是卻沒辦法接受佛陀的教法。

爾時長者即作是念:此舍已為大火所燒,我及諸子若不時出,必為所焚,我今當設方便,令諸子等得免斯害。

經過了前面的兩個思想以後,長者就想:這個三界的五蘊已經為大火所燒,而且諸子對大火又不覺不知,時間緊迫,“我及諸子”,我跟諸子們如果不馬上出離,“必為所燒”。

為什麼先離開三界是最好的方法,而不是在裡面歷練?

你看大乘的功德也好,大乘的對治法門也好,都不是一生一世的;如果你這樣經常在三界裡面輪回,可能到最後整個善根就破壞掉了。所以,事不宜遲,我要想其他的方法,我要想出些方便。就捨棄了《華嚴經》的大乘的修學,而改用三乘的方便教法,使令他們暫時先免離火災之難,讓他們先離開這個地方。

你說,大乘佛法修學幹嘛要離開生死?我應該生生世世地在娑婆世界歷練!你的觀念是對的,但是你做不到。為什麼?你別忘了,現在叫做五濁惡世。

如果你生長在一個五清的時代,如果你人壽是五萬年、八萬年甚至於八萬四千歲,你可以說:沒事,大乘佛法本來就是“猶如蓮華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”,離一切相,還得即一切法,我們應該合乎中道。

合乎中道,從五濁惡世的角度不適用。不是這個法不好,而是我們善根薄弱,煩惱粗重。所以,現在的問題就是怎麼樣?離開它是最好的方法。佛陀先用車子把他們帶走,而不是在裡面歷練。因為在裡面的後果就是我及諸子必為所焚

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。三乘的諸子,如果你不把他帶出去,在生生世世輪回中為煩惱罪業之火給燒了,那這個是合理的;佛陀怎麼也燒了呢?我們解釋一下。

這個“我”指的是佛陀的應化身。三乘的諸子不出去,為什麼佛陀應化身會被燒?這個三乘人不是一般人,是佛陀的兒子。佛陀到娑婆世界來了八千多次,好不容易就培養了這三十個兒子。也就是說,當釋迦牟尼佛因緣結束了以後,未來要繼承佛陀階位的就是這些繼承人。

蕅益大師說,這個三乘人如果沒有馬上及時離開三界,繼續輪回下去的後果,那可能全軍覆沒,整個大乘善根全部破壞。大乘善根一旦破壞,就沒有人在娑婆世界再成佛了。沒有人可以成佛了,就是以後只剩下聲聞人了。

小乘善根不怕火,因為有火反而激發他的出離。所以,火燒掉的是大乘善根;而這些三乘人如果不出來,他大乘善根一旦全部燒掉,這個娑婆世界就沒有人可以修大乘法。也就是說,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示現成佛了,所以應身佛也沒了。是這樣子來的。

所以諸位!你不要以為佛陀把他們帶出來只是保護他的小乘善根,佛陀是保護他的內心深處那個大乘善根,所以先證得阿羅漢果是一個方便。因為先證得阿羅漢果,先遠離火宅,然後再說《法華經》,再啟動他內心深處的大乘善根,這個是佛陀的佈局。

因為火燒得太厲害了,咱們沒有時間等。這就是佛陀當時的情況。所以說,“此舍已為大火所燒”,我如果不趕快出去,可能佛陀的應化身跟三乘的這些人的大乘善根全部燒毀了!所以我趕快要想辦法,用車子先讓他們離開三界,這是唯一的方法。

父知諸子,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,情必樂著。

那麼,這怎麼辦呢?他就想出一個辦法。父知諸子”。作為父親,他先前已經知道這些兒子的根性,知道他過去是什麼樣的善根;還有,由這個根性,經過長時間的人生經驗,他心中有一些他所希望的東西,各有各的希望。這些希望的東西讓他產生好樂,他才有辦法努力地去修學。

你用這種大乘的功德他不生好樂,所以他必須要生起好樂。這個“情必樂著”,蕅益大師解釋說,這千二百聲聞人,為什麼看到佛陀就能夠跟佛陀出家?你看迦葉尊者,迦葉尊者的家庭。他是獨生子,他爸爸的財富是富可敵國,他爸爸比當時的國王還有錢,但是一看到佛陀他就受不了,就出家了。就是生生世世跟佛陀有緣。

也就是說,佛陀對他們是瞭若指掌,知道他們心中“情必樂著”。什麼叫情必樂著呢?蕅益大師用四個字,叫做“小強大弱”,小乘的善根強,大乘的善根弱

其實他們剛開始,大乘的善根佛陀栽培得好好的,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輪回,我們說過,五濁障大不障小,這個火燒來燒去,每一生都這樣,今天你起煩惱,後天他起煩惱,人跟人之間互相碰撞以後,這菩提心整沒了。但是小乘善根它不怕火。

禪定的寂靜樂跟二乘的涅槃寂靜樂有什麼差別?

我們可以從這一點看得出來。諸位,幾乎佛陀所有的大弟子,沒有出家之前都做過外道。外道都喜歡修禪定,喜歡冥想。喜歡禪定的人,就是喜歡寂靜。

其實禪定的寂靜樂,跟二乘的涅槃寂靜樂非常接近。差就差在,禪定的快樂是可以破壞的,因為他的“我”沒有消失掉,他還知道“我” 在享受禪定,他那個我執還在;涅槃是沒有“我”,它就是一片寂靜,沒有一個“我”在掌控這個寂靜。就差在我空,但是他那個寂靜的快樂所現的相狀很像。

所以,這些人小乘善根強!你看佛陀沒有出生之前,他們都是修外道,所以這些人是喜歡寂靜的。其實外道也是不簡單,他也看不上快樂。我們凡夫喜歡快樂,外道是看不上痛苦,但也看不上快樂。他覺得快樂是有過失的,他們好樂寂靜。所以佛陀就因勢利導,好!你喜歡寂靜,那我就創造一個涅槃寂靜樂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來引導你。

三車一車譬喻

而告之言:汝等所可玩好,稀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。如此種種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。汝等於此火宅,宜速出來,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。

佛陀經歷過前面的一個過程以後,終於要採取方便了。他就說,“汝等所可玩好,稀有難得”,我現在有你們喜歡的東西,就是三乘的道果。這些道果比你所追求五欲的快樂、比你過去所修的禪定的三昧樂更為稀有難得。如果你不修學,以後會後悔。

什麼樣的三車呢?有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。

羊車比喻聲聞的道果,就是四諦法。為什麼羊車比喻聲聞人呢?因為聲聞人,他是根性比較遲鈍。你看聲聞,他經常要跟隨佛陀,就跟羊一樣。羊多附人,羊大部分都是有人在照顧,在引導的,所以羊車就比喻聲聞法。

鹿車比喻緣覺,因為鹿喜寂靜。鹿是不受管制的,它不喜歡被別人圈養,它喜歡自己跑來跑去,喜歡獨自一個人寂靜,就是比喻緣覺乘。

牛車比喻菩薩,因為牛能夠堪負重任。菩薩的忍力,他能夠荷負眾生。那麼這三種車子在哪裡呢?在三界火宅之外。你們如果得到以後,就可以自在遊戲。你不就是喜歡遊戲嗎?追求三界的遊戲,結果你被火所燒。我現在給你這個遊戲,沒有火所燒,你得到更好的快樂而且沒有過失。

所以汝等於此三界火宅,要趕快出來,因為這三部車就在外面等你。你出來以後就能夠“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”。你喜歡寂靜有寂靜,你喜歡功德有功德。總之,這三個東西我準備好,就在外面等著你來取。就施設三乘的方便。

爾時,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,適其願故,心各勇銳,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。

佛陀施設了三乘方便以後,結果“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”,佛陀大大地讚歎三乘的道果,聲聞、緣覺的涅槃寂靜,菩薩除了涅槃寂靜還有種種六度的功德。講完以後,“適其願故”,剛好滿足他們的願望,特別是滿足二乘人的願望。

因為二乘人小乘善根強,就是好樂寂靜。這個寂靜比快樂更好,它更持久,而且它沒有過失,而且它給你的快樂也不少,涅槃寂靜樂。所以他寧可追求一個沒有過失的快樂,這是他可以接受的。適其願故”,這個地方是聞慧。他聽聞這個法以後,信解歡喜,接受了,他終於接受了。不像前面的大乘的道果,他沒辦法接受。

第二個,“心各勇銳”,開始努力精進,思慧。他不是只有今天修,他每一天想到以後就開始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,因為他心中有一個目標。他以前的目標是追求快樂,現在的目標是追求涅槃。有一個目標以後,這個人就叫做主動積極。

修行就是要主動積極,勇猛精進,就是指的思慧。互相推排”,這個“推”指的是智慧的觀照,“排”就是調伏煩惱。他每一次的觀察四聖諦,觀察四念處〝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〞,用這個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來觀察他的身心世界,他的智慧,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四種智慧就越來越堅固,那麼它所帶動的煩惱罪業就慢慢排斥掉了。

智慧生,一切法不生。聞思修,這個地方指的是修慧。競共馳走”,這個是指初果見道位。最後“爭出火宅”,就證得阿羅漢的無學位。

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釋迦牟尼佛到此所施設的三乘的教法成功了。諸位!我們看這段經文,表面上,佛陀用三乘的教法,或者是說二乘的教法,把聲聞人帶出來,好像是在成就他小乘的道果。

其實按佛陀的意思,佛陀是暗中保護他大乘的善根。因為你不把他們救出來,他大乘的善根就破壞。我們前面說過,五濁障大不障小,其實煩惱、業力它不障礙小乘法。

你看獨覺,獨覺都不需要佛陀,他一個人在山中,“春觀百花開,秋睹黃葉落”,他就能夠成就我空的真理。但是,你要成佛,對不起,你一定要跟佛陀學習。大乘法這個善根很難栽培,很容易退轉。但是你要成佛,沒有它又不行。

所以佛陀不得已:既然三界火宅環境這麼糟糕,那你先離開它。你沒辦法在三界裡面歷練,先離開它。離開它,至少你到了涅槃的情況,我再來做二次的教化。佛陀先把他們帶到涅槃,再跟他講《法華經》,啟發他大乘的善根。

是時,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,皆於四衢道中,露地而坐,無復障礙,其心泰然。歡喜踴躍。

是時”,就是在這些諸子經過努力修學離開三界火宅那個時候,剛剛離開那個時候。長者看到三乘的諸子安穩得出,就是終於離開了三界火宅了。那麼離開以後到了哪裡去呢?

皆於四衢道中,露地而坐。”在這個四聖諦的智慧的引導之下(四聖諦本來是四個智慧,但是你慢慢修了以後,就開出了四個安全之道)而離開了火宅。這是四個智慧產生的四個通道。這個通道到了哪裡去呢?“露地而坐。”到了一片沒有火的空地,這三個人就坐下去了。

“露地”這個“地”,我們解釋一下。這個地,有兩種解釋。從聲聞人來看,他自己認為這個地是我空的涅槃,就是涅槃寂靜樂,這個是一個地。那麼從實法,就是佛陀來看,其實聲聞人就是安住在實際理地,就是一念心性裡面的“即空”。

其實他的我空,跟“一念心性當體即空”那個我空,跟那個“即空”是相應的。所以佛陀的看法是,他就是安住在真如本性的空性裡面。聲聞人自己認為我是在偏空的一個涅槃裡面。當然這兩個沒有衝突,一個是實法,一個權法。“無復障礙”,身心沒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。“其心泰然”,內心生安穩快樂之想。這個地方是說明諸子的情況。那麼長者看到以後是怎麼回事呢?“歡喜踴躍”,佛陀的方便門成功了。

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特別提出來,這個“露地而坐”,為什麼用“坐”這個字?你到了空地,應該跑來跑去,跑東跑西,應該很自在。它這個地方是特別形容聲聞人住果不進,他不走了。所以諸位!修行除了智慧,還跟你發的願有關係,你的願不能發得太小。如果發得太小,你到了那個願以後,你自己會停下來。

因為聲聞人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就是離開三界,所以他離開三界以後就覺得大事已辦了。這個地方如果佛陀不出手,這個二乘人是有可能會就在空地裡面坐下去了。

所以佛陀知道,這個地方必須要改變法門了,從四聖諦的無常、無我帶出來以後,是時候該“開權顯實”了。因為他已經怎麼樣?在那個地方坐下去了,不想動了。

時諸子等各白父言:父先所許玩好之具,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願時賜與。

這個“索車”就是說,諸子離開三界火宅以後就坐在地上,跟父親說,您老人家還記得嗎?之前在三界火宅裡面,您答應我們的,只要我們放棄了三界的快樂,您會給我們珍貴美好的車具,比方說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。您給我們這種車子,到了三界的火宅以外可以自在地遊戲。所以,“願時賜與”,希望您老人家馬上把這三種車送給我們,讓我們能夠自在遊戲。

諸位!法是要眾生來啟請的。所以佛陀雖然看到他們露地而坐,佛陀要等待他們來索車。這個索車很關鍵,你們要來請法!所以佛陀他是這樣子。

蕅益大師解釋說,他們為什麼索車?表示他們沒看到車。按說,如果說三界以外有三部車,這諸子一出去應該馬上就看到三部車,結果他在空地裡面坐著,什麼車也沒有。這表示什麼?這有兩層意思:

第一個意思,佛陀說的這個三車是一個過程,其實你已經得到了。我問你,你修四念處的時候,你觀察你的身心世界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,你是不是有一種寂靜的快樂?這個就是涅槃寂靜樂。

這個三車是一種權法,就是其實你過程都已經有了,你現在就是涅槃寂靜樂了,哪有什麼車子、哪有什麼結果呢?那麼為什麼有一個車呢?

第二個是讓你索車。索車以後,佛陀會給你另外一個大白牛車。所以諸位!三乘的諸子離開三界以後,沒有羊車,也沒有鹿車,也沒有牛車。就是因為沒有,他們才需要索車,跟佛陀要。

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又做了三種的說明。他說,其實,這個三乘人索車就是怎麼樣?他們準備要換跑道了,要回小向大了。他說這個索車,其實三種情況都有索車:

第一個,方等時。方等時聲聞人叫做“機索”,根機的機。佛陀把大乘的功德跟小乘一對比,小乘人得到很大的刺激。其實這個時候某種程度已經刺激他內心深處的大乘善根,叫做機索,他的根機已經觸動了,所以他才生起疑惑,于方等生疑。這第一個,機索。

第二個,般若時,叫做“情索”,心情的情。到了般若會上,佛陀讚歎菩薩的六度,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而且更重要的是跟菩薩授記,廣談大乘的因地修學。那麼這個時候,諸子們聽到以後好樂大乘!只是一時法執太重,改不過來。所以在般若會上產生“情索”,就是他在感情上已經對大乘生起好樂了,只是沒有付諸行動。

第三個,到了法華會,上叫做“口索”,嘴巴的口索,那叫親自索,索車。這個人願意索車,就表示這個人大乘善根得度的因緣成熟了。這個“口索”,祖師解釋就是,舍利弗尊者前面的殷勤三請就是口索。也就是說,三乘諸子離開三界以後開始索車。索車意思就是說,沒有三種車。那跟佛陀索車,結果佛陀給他什麼車呢?

舍利弗!爾時長者,各賜諸子,等一大車。

好,既然你索車,佛陀就有機會來開導他了。他說:“舍利弗!爾時長者。”那麼這個長者就怎麼樣呢?“各賜諸子,等一大車。”各,就是依止他們過去差別的習性,就是過去生修四諦的叫聲聞人,修十二因緣的是緣覺,修六度的是菩薩。根據他過去三乘的習性,然後等賜大車,平等地給與眾生本具、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的大白牛車。

蕅益大師解釋這段經文的時候,他把兩個重點提出來:一個叫做“各”,一個叫做“等”。我們說明一下。佛陀度化眾生就是二字訣,先“各”後“等”。佛陀在三界裡面度化眾生叫做“各”,差別。我們看經典可以知道,所有的度化眾生裡面,最困難、最複雜的,就是凡夫最難度化了。

一般度化凡夫都是佛陀親自出馬,因為凡夫的差別相太多了。他喜歡佈施,這個人喜歡持戒,這個人喜歡做義工,這個喜歡拜懺,那叫一個“各”。就是說,三界的凡夫為什麼難度呢?一句話講完了,根鈍遮重。你講道理沒有用的,你要先讓他高興;他心情不高興,你講再妙的法都沒有用。

凡夫為什麼難度?你看初地菩薩很好度。初地菩薩來供養佛陀,佛陀跟他講法門,他回去就如實修學,就進步了。凡夫他必須怎麼樣呢?你要先隨順他的根機,就是這個法跟根機要完全配得好好的。

所以佛陀先怎麼樣?“各”,就是滿足你的需求。好,你喜歡修苦諦,佛陀為你講四諦法,你這個人出離心重;你這個緣覺個性,對因緣觀特別深,佛陀講十二因緣;那麼有些人,他不要太多的對治煩惱,他只要修六度,他一修下去煩惱就淡薄,他廣修六度。

所以佛陀在度凡夫眾生的時候是怎麼樣?那叫一個“各”,差別。等到離開三界以後,叫做“等”。因為他已經不是處理煩惱問題了,而是心性。

你以前喜歡佈施,那是一個因緣的作用,你的真如本性跟喜歡持戒的真如本性是一樣的。你喜歡拜懺,他喜歡打坐,那是因緣的功能不一樣,但是你們兩個回歸一念心性的時候,你們幾個人只要入佛堂一打坐,回觀一念心性,每一個人就進入平等性了。

當然從佛堂一出去又變成“各”了。也就是說,由“各”入“等”,就是佛陀一開始是用權法,滿足眾生差別的需要,等到離開三界以後,開始入平等性了。

不管你以前是怎麼樣,那是過去的因緣;現在離開三界以後,只有一部車,叫做真如本性,就是大白牛車。這個就是所謂的“由各入等”,叫“各賜諸子,等一大車”。先滿足你這個各,最後其實三車離開三界就沒有用了,只有一台車,大白牛車。

大白牛車很重要,整個《法華經》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部車子。因為這個經文的結構有點複雜。車有運載的功能。三乘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也可以說是車,只是這個車是一個階段性的,因為它只能夠把你帶出三界,它自己就消失掉了。所以我們離開三界以後就看不到車了。

因為這個車已經怎麼樣?滿足階段性的任務。那麼三車離開三界以後,對接就是大白牛車了。你只有一台車了,就大白牛車。這台車可以讓你從阿羅漢到初地,從初地到十地、到成佛。後面只有一台車可以坐了,就是大白牛車。

大白牛車.jpg

其車高廣。

這個車子的特性有兩個重點:一個高,一個廣。高是指時間,就是這個大白牛車豎窮三際;廣指的是空間,橫遍十方。也就是說這部車子是超越時空,等於是超越因緣所生法。

這部車子它不是修來的,修來的東西沒有什麼超越時空的。比如說,富貴是修來的吧,所以你在受用富貴的時候,它有時間相、空間相,可能你的富貴是在諸天或者是在哪裡,比如大富長者。它一定有一定的空間,你不可能同時又是諸天又是大富長者,你沒這本事。所以,“其車高廣”表示它是本具的,你只是把它開顯出來,它不是有為造作。這是第一個。

成佛的因地是非常關鍵。《楞嚴經》上說,你因地找錯了,你怎麼修都沒有用。諸位!我再講一次,解脫道跟菩提道的操作不一樣。解脫道你不用找到真如本性,你愛修什麼都可以。你喜歡佈施,你就修佈施,你喜歡持戒就修持戒,你只要把我空放進去就好了,所以三乘的解脫要求不高。

但是,成佛只有一種情況,你找不到真如你就不可能成佛了。這部車你沒找到,你就是心外求法。所以這部車,唯一成佛的只有這部車而已,就是成佛之道只有這部車,沒有什麼三車。這部車是既高又廣,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。就是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,這個就是這部車。

眾寶莊校,周匝欄楯,四面懸鈴,又于其上張設幰蓋,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,寶繩交絡,垂諸華纓,重敷婉筵,安置丹枕。

我們先看車子上的設備。這就是講到這個車子的福德資糧。眾寶莊校”,這是一個總說。就是這部車它有各式各樣的珍寶,它不是一般的木頭或者是鐵做的,是各式各樣的七寶拼裝起來的。“眾寶莊校”,就表示菩薩在操作這大白牛車的時候,他一心所起的六度萬行,它具足萬德。這是說明這個車子的結構。

在這個眾寶所成的車子上面,有七種功德:

(一)周匝欄楯

周匝欄楯表的是陀羅尼。陀羅尼是大乘的三昧所成就的一種總持,它能夠攝一切善法不失,遮一切惡法不起。這個欄杆是保護作用。你看這部車子,它沒有欄杆的話,四周沒有一格一格的方格子,可能石頭一飛過來就打到裡面的人。

所以它必須怎麼樣?四邊有一個欄杆,有很多的方格,把這個車子裡面的人加以保護。就比喻說,一個人只要安住真如本性,他能夠遮惡不起、攝善不失。

所以在菩薩戒有說,說一個人受了菩薩戒,如果戒體堅固以後,即便他來生忘失了菩薩戒體,但是他跟一般人不一樣,“雖作惡業,速疾能悔;若墮惡道,終不久留。”

這個人他以前學過《法華經》,對大白牛車產生信解,雖然後來一時的疏忽沒有往生淨土,他跟一般人還不一樣,因為他在真如所栽培的善根是非常堅固的。

因為真如是本具的,不是修來的,所以,他這種對真如的理解以後,信解以後,他對惡法有一種排斥效果。就像佛陀比喻說,“譬如大海,不受死屍”。你在大海裡面丟死屍下去,它遲早一定會把它沖到岸上,它不能夠包容死屍的。

(二)四面懸鈴

這個鈴就是四無礙辯才,因為音聲很美妙。所以這個安住真如本性的人,學過《法華經》的人,他的思想比較圓融。對空、有、佈施、持戒,他看事情不像有法執的人那麼單向。他的面向比較圓融,所以他的辯才是比較沒有障礙的,說法無障礙。

(三)張設幰蓋

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這個車子不但是四邊有欄杆,更重要的是,它上面有一個寶蓋,遮太陽、遮雨等等。整部車子最高的就是那個寶蓋。那個寶蓋表示什麼呢?大悲心,大慈悲心

整個真如本性的修學,從福德資糧來看,就是以大悲為指導。我們以前凡夫修善法,往往是為了追求善業,去追求來生的快樂。但菩薩度化眾生是以大悲為引導的,所以他大悲放在最上面,車頂的最上。

(四)寶繩交絡

這個幰蓋下面四周有寶繩,把它交互地綁在一起。這個寶繩表示什麼呢?四弘誓願。這個寶蓋你要不把它綁好,風一吹就可能搖動,可能就掉落了。就是以誓願力來堅定我們的大悲心,用四弘誓願來堅定我們大悲心,就是“寶繩交絡”。

(五)垂諸華纓

它四邊不但是有欄杆,四邊欄杆有很多的香花瓔珞。表示菩薩的四攝,用瓔珞、用香花來攝受眾生。

(六)重敷婉筵

在這個車子的底部放了一層一層柔軟舒適的墊子,這是給菩薩休息的。菩薩廣修六度,修學福德資糧的時候,可以透過真如三昧稍作休息,三昧力,大乘的三昧來休息。

(七)安置丹枕

這是菩薩的智慧力。這個“丹枕”就是一個紅色的枕頭,表示菩薩入無所得。就是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,不但是大悲心、四攝法等等,他有時候成功,有時候失敗。他怎麼辦呢?他入無分別智,觀察無所得。那麼這個時候就拿一個枕頭,讓菩薩得到最好的休息。

這整個大白牛車,它不是只有福德。你看它有欄杆,它能夠攝善不失,遮惡不起;它有寶蓋,大悲善巧;有鋪墊,能夠得到養息。這個就是大白牛車的一個福德的相貌。

當然,你要操作大白牛車,請你先瞭解什麼是大白牛車。

駕以白牛,膚色充潔,形體姝好,有大筋力,行步平正,其疾如風,又多僕從而侍衛之。

前面的車子的資具是一種大悲成就的福德資糧,這以下是智慧,一心三觀的智慧來成就增上。駕以白牛”,這個駕就是安住的意思。所有的要成佛之道的人,第一件事情,安住一念的清淨心。他這個清淨心能夠不為煩惱所染汙,他能夠離一切相,所以叫做白牛。

大白牛六種智慧資糧

第一個,“膚色充潔”。這只牛它的皮膚,“充”,就是特別的圓潤而潔白,就比喻一念心性裡面當體即空。其實在離開三界以後,他還是要繼續修空觀,因為他還有俱生的我法二執,所以他還是要修我空觀、法空觀,遠離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的對立。

他沒有像三界那個“我”那麼嚴重,那是要主宰,是非常嚴重的掌控;界外的“我”,那種俱生的,它只是一種對立分別而已,這個比較微細了。所以他入一切法空的時候,他的膚色是充潔的、是潔白的,他離相。

第二個,“形體姝好”。這個是重點,修假觀。這個菩薩到了界外修假觀。其實淨土宗也修假觀。淨土宗,有莊嚴想、功德想、成就想。淨土宗,你不修假觀你沒辦法欣求極樂的。

所以有些人你看他念佛念了半天,他說往生極樂世界,但極樂世界長什麼樣他完全不知道。所以,你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,從因緣所生法的角度,你跟極樂世界完全無緣,因為你對極樂世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。

因緣果報的啟動,它必須有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;還有潛在的功能:如是力、如是作;還有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。你對極樂世界的相狀,你說我也沒作蓮花想、宮殿想、七寶樹想、壽命長久想,你什麼都沒想。什麼都沒想,就是什麼因緣都沒有,就是空白你就是以空性為相產生的空性的因果。

念佛跟往生其實是兩碼事。念佛的所緣境是皈依,你念佛的相是佛陀,往生的相是淨土。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的淨土,相狀是不一樣的,這是兩種不同的因緣。

當然,往生要靠佛力的攝受,這是事實,所以你兩種因緣都要修。你要對阿彌陀佛修皈依,對阿彌陀佛修信心;對極樂世界修願力,好樂。所以,形體姝好,你這個時候要開始修假觀,觀想佛菩薩的功德相,來引導自己發菩提心。

第三個,“有大筋力”。這個地方是說明真如本性啟動以後,它的這種滅惡生善的功能,五根、五力(五根強調生善,五力破惡),速度特別快。

所以人的根機真的是有差。你看有些人,他學佛兩年三年,改變很快;有些人他學佛十幾年,好像你也看不出有什麼差別,除了他法會出現以外。就是這個人的理觀薄弱。

你這個人的智慧,就看你是不是有內觀真如,去啟動自性功德力的加持。佛法是這樣:煩惱不是問題,生死業力也不是問題,關鍵是你的智慧夠不夠,因為光明能夠破除黑暗。

你不要說,你這個黑暗比較黑,他的比較不黑。那都不是重點。太陽出來,所有黑暗都可以破壞。所以,一個人的善根力決定他的進步。就是這個大白牛車跟前面的車不同,“有大筋力”,他那個腳力特別快,跑得特別快,所以他的進步特別快。

第四,“行步平正,定慧均等”。他有時候要休息。菩薩要是休息的時候基本上入三昧禪定來休息,增上的時候要修智慧,所以他必須在寂靜跟大悲當中達到平衡點。

第五,“其疾如風”。這個風表示來去自如。你看風在空氣裡面跑來跑去,就表示這個菩薩有無功用道,他能夠動靜自在,他又是動又是靜,他能夠動靜自如。

第六,“又多僕從而侍衛之”。這個僕從,就是他的神通三昧跟方便波羅蜜,來幫助一心三觀。有各式各樣的方便。這個地方指的是大白牛車的智慧的觀照。

所以者何?是大長者財富無量,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。

那麼,這個大富長者他怎麼就能夠等賜這些三乘的諸子,每一個人都賜他一部大白牛車呢?他憑什麼呢?因為這個大富長者家中“財富無量,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”。

他的庫藏裡面這種大白牛車多得很。其實就是眾生本具的了,也可以這樣講。這個“諸藏”,蕅益大師解釋,它有理藏跟事藏。理藏透過理觀來啟動,事藏就是透過事修來啟動。

大白牛車有沒有?你可以說它有,也可以說沒有。為什麼呢?為什麼說沒有呢?因為這個大白牛車它放在庫房裡面,你一個小孩子,你不知道你家庫房有這部車,你就放著,對你來說就是沒有,那有跟沒有是一樣的。

你不啟動它,你也不知道庫房裡面有這部車,那對你來說就沒有,所以你還是只活在妄想。那怎麼辦呢?啟動它,這是關鍵!你啟動它,對你來說就有。

三車一車.png

怎麼啟動這大白牛車?

首先我們說明,凡夫位有沒有可能提前啟動?有沒有可能?說我現在還在解脫道,我一方面憶佛念佛,我一方面啟動大白牛車,理觀、事修,可不可以?我們先講一個公案,再說明可不可以。

說有一個懷讓禪師,這個懷讓禪師學過唯識,學過天臺,學過很多教觀的。他親近六祖大師。古時候的人謙卑,這個老參,他只要有進步的因緣,他能夠拉下面子親近善知識。

六祖大師是什麼教理都沒有學過,但是他開悟了,聖者!所以懷讓禪師就去頂禮六祖大師。六祖大師說:你從什麼地方來?禪宗他不跟你說太多客氣話的,單刀直入,看你這個人大白牛車啟沒啟動,你從什麼地方來?

南嶽禪師回答不出來。一個經常向外修法的人、沒有習慣內觀的人,這句話他回答不出來。他就很謙卑地向六祖大師學習。學了多久?做他的侍者,做了八年。

後來八年後他就跟和尚說,我心中已有悟處。六祖大師說,你有什麼悟處?他說:“說似一物即不中。”就回答剛開始他的提問:你從什麼地方來?就是,我從離相的清淨心而來,我從本來無一物而來。

“說似一物即不中”,就這個東西是離一切相的,叫一個清淨本然、周遍法界。諸位!從今以後,請你不要再說你的根性怎麼樣,說你煩惱很重、業障很重。其實這個都是後來的。你一開始你記得嗎?你從什麼地方來?其實你一開始是清淨本然的,這是你要知道的。所有的東西都是你一念妄動以後產生如夢如幻的作用。

但僅僅安住一念心性,這個還不是重點。六祖大師畢竟是高手,他講到下面那句話:“還有修證否?”這個重點了。就是說,你回到了清淨心,是你本具的,這個東西可以修證嗎?

修,就是你會進步。它有一種進步的空間嗎?這個不要落入偏空了。他說:“染汙即不得,修證即不無。”可以修證,這個很重要!很多人產生錯覺:大白牛車我本來具足,我只要知道就好!

有些人讀了《楞嚴經》以後,好像覺得他大事已辦了,就等著大白牛車直接把他帶到成佛就好了。執理廢事!記住:“修證即不無!” 諸位!你今天的大白牛車跟明天的大白牛車,可以說是一樣,也可以說不一樣。

我解釋一下,它是可修證性的。所以,佛法那種中道難就難在它有不變性,它又有隨緣性。如果大白牛車修不修都一樣,那誰去修呢?那你就變自然外道了,我就等大白牛車自己開就好了,幹嘛憶佛念佛呢?

蕅益大師講一句話,他說,能念的心不可思議,所念的佛不可思議,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就是說,你以前不懂大白牛車,所以你只好怎麼樣?心外求法。我業障深重,阿彌陀佛萬德莊嚴,我等待佛陀的救拔。你把修行的整個成敗訴諸佛力的攝受,也可以。

但是你對阿彌陀佛的皈依心要很強,要百分之百。這個是幾乎要百分之百,因為你自己業障深重。但是你仰仗佛力的攝受,這個可能會有問題,因為你煩惱不能太重。一般來說,完全靠佛力攝受的人,那種皈依的心要百分之百。而透過大白牛車修學,就是說,你念佛的時候是兩種力量:一個佛力不可思議。

第二個,你要知道,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議。業障深重是如夢如幻的,我把業障深重撥開來,我的心是“如”,我本來就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。我只是怎麼樣?“托彼名號,顯我自性。”以自性功德力跟佛力的攝受加持在一起。

就是蕅益大師說的信他、信自。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,我們回顧我們今生的過去,可能自己有做善事,有做惡事,但是你只要不落入因緣所生法,你只要迴光返照,記住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”,你馬上能夠保持正念。

所以大白牛車的好處就是,它會讓你快速地從因緣所生法裡面回歸你一念的本性,你不用在過程裡面去對治說:這個妄想是假的。都不需要!你只要告訴你自己: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”,你就有自性力了。

諸位!你心外求法,仰仗佛力,是一種力量的攝受;你明白《楞嚴經》《法華經》,啟動大白牛車再來念佛,你是兩種力量。佛力不可思議,還有一個心力不可思議,能念的心不可思議,兩種力量來攝受你。

宇宙間兩個強大的力量,一個是佛力,一個是內在心靈的力量。蕅祖為什麼說能念的心不可思議,所念的佛不可思議?也就是說,大白牛車雖然本具,但是它是可修證性,就是六而常即、即而常六。

我們說過,你不要以為大白牛車雖然本具,你就什麼事都不想做,你要去操作它。你越操作它,它越明顯,它的功能越強。是這個概念。這所謂的“種種諸藏,悉皆充溢”,你必須由理觀、事修去啟動它,才不會執理廢事。

而作是念:我財物無極,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,今此幼童皆是吾子,愛無偏黨,我有如是七寶大車,其數無量,應當等心,各各與之,不宜差別。所以者何?以我此物,周給一國,猶尚不匱,何況諸子。

這個長者就作是念,說“我財物無極”。作為一個佛陀,他有內德外德,內有智慧,外有福報,所以“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”。我不可能把這個三乘的小車給他們,只是達到解脫道然後就不管他們了。

今此幼童皆是吾子”,這些三乘的兒子,是我來到娑婆世界八千次,好不容易點點滴滴把他們栽培起來,雖然他們善根有小乘大乘的差別。一般我們說,大乘是佛陀的長子,聲聞是佛陀的庶子,小兒子。不管是大兒子、小兒子,在佛陀看來,“愛無偏黨”,我沒有私心,可能過程有差別,但是要培養他們繼承家位、成佛的心,這一塊是沒有差別的。

那麼,既然我有如此七寶大車,而且其數無量,我應該等心來各各與之,不宜差別。為什麼這樣講呢?因為這個大白牛車就算給整個三界火宅的眾生,“猶尚不匱”。就是你不管是造五逆十惡,還是修人天的五戒十善,每一個人都有真如本性,何況是出世間的三乘善根之人呢?

這個地方,蕅益大師對於“各各與之,不宜差別”,他做一個說明。他有一段很重要的話,說佛陀度化眾生,叫做“不移本習,而示真實”。什麼叫“不移本習”呢?就是佛陀面對生死凡夫,他不會想改變你的習氣。

比方目犍連尊者喜歡神通,舍利弗尊者喜歡智慧,優波離尊者喜歡持戒,那麼佛陀對他們的教育,“不移本習”:你喜歡神通那就修神通吧,智慧也可以,持戒也好。

那麼怎麼樣從不移本習而示真實呢?蕅益大師就引用天臺的教觀,叫做一切法趣”。這句話很重要,不容易理解,但是你把它聽懂以後,對你操作很有幫助。什麼叫“一切法趣”?

真如有不變性,但是它有隨緣性。比方說你佈施,操作佈施的時候,如果你不懂大白牛車,那就是修佈施的“法”,要修這個法。如果你知道怎麼樣操作大白牛車,修理觀,回歸到一念心性,知道能念的心、能思的心不可思議,那麼這個時候大白牛車就是“佈施為法界,一切法趣佈施”。就是說,你在佈施當中,你的真如全體不變,全體隨緣,已經跑到佈施這個法去了。這樣懂嗎?

我再講一次,“佈施為法界,一切法趣佈施”,就是說,真如本性本來是遍滿的,你不修的時候它是清淨本然、周遍法界,但是你一動,開始修佈施的時候,它這個大白牛車就跑到佈施,來加持你的佈施這個法。

當你在持戒的時候,持戒為法界,一切法趣持戒”。就是真如是清淨,但是它又隨緣。你在持戒的過程中,他跑到持戒的法去,幫助你持戒的法。也就是說,你的佈施跟你的持戒和別人不一樣。

別人的佈施、持戒只有法力,你多一個自性功德力的加持,你有兩種力量,因為真如的加持力跑到那邊去了。所以你的佈施更加堅固不容易退轉;第二個,更加圓滿、廣大。

不懂真如本性,你不會真正懂得佛號的力量

所以,這個真如的操作好就好在哪裡呢?它有差別習性,它也有平等性。就是你不修的時候它是“一切法如”,你開始修的時候叫做“不移本習”,它不改變你本來的習氣,“而示真實”。你看我們念佛也是一樣,“念佛為法界,一切法趣佛號”。

說是“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”,讚歎自性功德力。自性功德力,沒有提佛號的時候它是圓滿的,但是你念佛的時候,“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”。當你念佛的時候,所有的真如跑到這句佛號去了,去啟動這句佛號。

蕅益大師不是說嗎?一個人,你不懂真如本性,你不會真正懂得佛號的力量;你沒有用佛號的力量來幫助你,你也不可能開顯真如本性。也就是說,你整天打妄想在念佛,你把無量光、無量壽念成有量光、有量壽,因為你的心態太狹隘了。但如果你今天透過理觀的智慧來念佛,那就不一樣,那是“佛號為法界,一切法趣佛號”。

佛號裡面有你的大白牛車的力量,真如全體不變、全體隨緣,隨佛號的因緣而顯現出來。這個佛號就是,你念的佛號有你的自性功德力在裡面,就在這裡,就是所謂的不移本習,而示真實”。

是時諸子各乘大車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

三乘的諸子本來心中是要三車,結果佛陀給他一個大白牛車,可以說是“得未曾有”,內心感到歡喜。那麼為什麼“得未曾有”?因為“非本所望”,就是超乎他心中的期待。諸位!諸子為什麼離開三界?他們可不是奔著成佛去的,他們只是想要離開三界火宅,沒想到佛陀給他成佛之道,所以說是“非本所望”,超越他的期待。那這樣講,佛陀先施設三乘的方便,然後再給他一佛乘的成佛之道,這樣子佛陀是不是有虛妄的問題呢?

舍利弗!于汝意云何?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,寧有虛妄不?

佛陀就問舍利弗,說:“舍利弗!于汝意云何?”你的意思怎麼樣?這個長者最後沒有給他們三車,而是平等給予諸子一個珍寶的莊嚴的大白牛車,那麼這樣子這個長者難道是虛誑妄語嗎?

你一開始說給三車,結果給他一個大白牛車,那這樣子是不是有妄語的問題呢?看這個意思佛陀不適合自己回答,佛陀必須要由舍利弗,由當機眾自己回答。我們看舍利弗怎麼來回答這個問題。

舍利弗言:不也!世尊!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,全其軀命,非為虛妄。何以故?若全身命,便為已得玩好之具,況復方便,於彼火宅而拔濟之。世尊!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,猶不虛妄。何以故?是長者先作是意,我以方便令子得出,以是因緣,無虛妄也。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等與大車。

第一個,免難不虛。我們看經文的說明,看舍利弗怎麼回答。舍利弗言:不也!世尊!”舍利弗說,在我看來,這個長者他沒有打妄語。他提出三個理由:第一個理由,他說這個長者能夠使令諸子得免火災之難,而保全他的法身慧命,這個就不虛妄。

因為他對我有好處,雖然是用三車來引導我,而結果沒有三車,但是重點是他讓我免難了。重點是,我要不出來,我就被三界火宅所燒,就把大乘善根給燒沒了,那對我傷害太大。所以,我能夠免除這個災難,對我來說,這個長者不虛妄。“若全身命,便為已得玩好之具,況復方便,於彼火宅而拔濟之。”這是說明第一個理由,免難不虛。

第二個,不乖本心故不虛。他並沒有違背當初的心意。說這個長者離開三界以後,乃至不給羊車、鹿車這種小車,他尚且不虛妄,何以故?因為長者一開始就有這樣的作意,所以他沒有欺誑心。他一開始就是這樣想的:“我以方便令子得出,以是因緣,無虛妄也。”

諸位!我們說過,離開三界,一定要滿足他的希望。那個時候長者跟現在的長者對你的態度當然不一樣。現在你離開了三界,經過三乘教法的調教,此一時也,彼一時也。但是請你回想一下你當初的心境,如果佛陀一開始給你講大白牛車,你會接受嗎?你有這種胸量格局,會接受嗎?

就像我們極樂世界,我們讀《阿彌陀經》,極樂世界有七寶池、八功德水。我們自己理解一種極樂世界,但是你認為你到了極樂世界看到的,會跟你在《阿彌陀經》看到的完全一樣嗎?可能說一樣,也可以說有差別,常同常別。因為到了極樂世界的你跟現在的你不一樣,想法不一樣。

也就是說,作為一個長者,面對一個火宅那麼急迫的情況,他必須先施設方便,所以他本身一開始就是有這樣的作意,所以他不乖違他當初本來的想法。不乖本心,故不虛妄。

第三個,過本所望,這是最重要。“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等與大車”,他給你一個更好的車子。那麼這三種,免難不虛、不乖本心故不虛,跟這個所謂的過本所望不虛,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來總結,叫做“以重奪輕故不虛”。

輕就是佛陀本來給你一個小乘的涅槃,小乘涅槃他只能自受用。結果,佛陀給你一個大乘的法身!諸位你想想看,是大白牛車這個大乘的法身的功德好,還是小乘涅槃好呢?當然是大乘涅槃好。

因為你小乘涅槃有的我都有,涅槃寂靜對我來說只是心中的一個影像。你看大白牛車,它車子上面是可以休息的,他是有床墊可以休息的,所以菩薩在疲勞的時候可以在真如本性裡面入甚深真如三昧,他就可以出現涅槃寂靜了。以重奪輕,就是佛陀給他一個更好的東西,所以就這一點來說不虛妄。

比方說,有一個小孩子他老是哭鬧不停。他媽媽說,你別哭,你站在這裡面有問題,這裡面很危險,你趕快出來,我給你一個巧克力吃,給你巧克力蛋糕吃。這小孩子一聽到巧克力蛋糕,跑出來。結果媽媽沒有給他巧克力蛋糕,卻給他一個巧克力工廠。你覺得這個母親有說妄語嗎?

你這個工廠隨時就可以創造各式各樣的巧克力,草莓的、什麼都可以做。但是,以這個小孩子當初的胸量,你給他一個巧克力工廠,他可能聽不懂。就是佛陀要先講你能夠理解的東西,讓你受益;等到你受益以後,佛陀才會講更清楚的東西給你,讓你理解。

佛陀教化眾生是一步一步的,所以蕅益大師說,以重奪輕故不虛。因為佛陀給你的大白牛車裡面,涵蓋你小乘的涅槃寂靜,你有的都有了,所以當然是不虛妄。

憑什麼菩薩修佈施叫做佈施波羅蜜,凡夫修佈施叫做得到佈施的果報?

因為菩薩有大白牛車,而你只是執著那個佈施的法,你沒有把你的心力放進去,你沒有發菩提願,你又沒觀照。

為什麼菩薩要受戒?他就是一個觀照力、一個誓願力放進去。所以,你在持菩薩戒的時候,每一條戒法都會變成波羅蜜,它有理觀,還有願力在裡面。當然,它那個大白牛車啟動有三個重點:信解、觀照、發願

自性功德力,它不可思議,很難信解。我們凡夫只相信自己的妄想,這是很糟糕的,就把我們弄得格局很小。那你現在就必須要把妄想放開來,迴光返照,找到你的本來面目:你從什麼地方來?就是信解。

我們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學《法華經》?就是不斷地熏習,告訴你,妄想跟你沒關係,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念心。不斷地串習,幹什麼?建立信解。

因為你信解才會生起觀照,觀照心,觀心。先相信它,然後再觀照它,最後就是發願,你願意成就。

諸位!有些人的佛號,因緣的佛號力,陪你到往生以後這個佛號就消失掉,因為他只是為了往生而念佛。

這個人念佛,這輩子念了一百萬聲。他說,我到了極樂世界,我因地的佛號就把我帶到極樂世界!結果呢?結果沒了。因為他一開始念佛的操作就是讓他解脫用的。就像這個諸子,他就是為了解脫而修四聖諦。你別忘了,一佛乘的菩薩在因地修四聖諦,他四聖諦可以一直幫助他成佛之道。

為什麼有些人在凡夫的時候所念的佛號到了極樂世界還在加持他?因為他一開始這個佛號就是大白牛車。大白牛車可不只是把你帶到淨土,它是讓你成佛用的。

你現在的修行,多一分的用心,你這個力量,不管是佈施也好,持戒也好,念佛也好,你把你的自性功德力放進去,它可能一開始會給你差別果報,“近果說差別”,但是後半段,“究竟歸一乘”。

這個佛號在你成佛之道照樣加持你,它不會停止的,大白牛車只有走到成佛才會停止的。所以,啟動大白牛車就是先有個相狀,它要借相修心。你如果什麼都沒有相狀,大白牛車就放在那裡,就放在倉庫裡面。大白牛車你要不斷地去開它,用事修來表現。

所以有人說,學《楞嚴經》,因為《楞嚴經》它是回歸一念心性,它是強調萬法回歸一心,所以好像覺得什麼事都不需要做了,因為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都是虛妄的,《楞嚴經》強調達妄本空。學《法華經》剛好相反,它要稱性起修。

要真的沒有事,拿個掃把掃掃地都好,掃掃地就是假借掃地的相狀來體現你的大白牛車。如是相、如是性,你就是從掃地當中去發願、去觀照:我為什麼能夠掃地呢?就是我有一念的真如本性我才會掃地。那我掃地也要有個成佛的願。那麼你這樣子掃地就是成佛的十如是。

其實《法華經》跟淨土宗非常接近。如果你會操作,你把《法華經》的觀念用來操作念佛,那就是相得益彰。只是《法華經》的相狀可能更多的偏重在菩提道,六度,而我們淨土宗的這個如是相,是用佛號跟淨土的相狀來操作。《法華經》開始借相修心,《楞嚴經》是偏重離相清淨,這個地方不太一樣。
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
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

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達仁筆記 的頭像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

    達仁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